預測市場是一個用來預測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從準確預測中賺錢的系統。大約有十幾個市場已經存在并向公眾開放,包括科普預測交易所、TradeSports、愛荷華電子市場、NewsFutures、Bet2Give、好萊塢證券交易所、simExc...
預測市場是一個用來預測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并從準確預測中賺錢的系統。大約有十幾個市場已經存在并向公眾開放,包括科普預測交易所、TradeSports、愛荷華電子市場、NewsFutures、Bet2Give、好萊塢證券交易所、simExchange、Intrade,和Betfair。它們通常圍繞著一個預測的一般領域,如政治、電影、技術和未來主義。預測市場的其他名稱包括決策市場、信息市場、想法期貨、事件衍生品和虛擬市場。
![]()
商人豎起大拇指預測市場的概念是,更準確的預測將從集體的賭博活動中產生,集體賭博通過贏來獎勵準確的預測,通過損失懲罰不準確的預測。然而,許多預測市場使用的是假想貨幣,而不是真錢,有證據表明,使用虛擬貨幣的預測市場可以成功地做出準確的預測。一項研究比較了使用虛擬貨幣預測市場和真實貨幣預測市場對整個賽季的NFL預測,發現后者的預測力并不比前者強這是一段重要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當時人們押注于哪個政客會贏得某場競選。然而,直到1990年第一個企業預測市場誕生,由軟件公司元上都項目的羅賓·漢森(Robin Hanson)所著。這個預測市場被用來押注當時的科學爭議,例如冷聚變是否可行。隨后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其他預測市場也出現了這種情況,當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預測市場的概念也越來越廣為人知如今,人們對預測市場的有效性,甚至是否道德存在爭議,比如前面提到的羅賓·漢森(Robin Hanson)試圖利用公共資金建立一個預測市場,在9/11事件發生后不久,這一觀點很快就被那些認為整個想法不道德的人駁倒了。學者們發表了一些論文,認為只有當事件發生的概率接近1或0時,預測市場才是有用的。對于預測市場來說,要證明它們在真實中的有效性面對更廣泛的受眾,他們需要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