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鄉想回去建設家鄉,看到貴陽轟轟烈烈的大數據戰役,頓時熱血沸騰,終于可以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而且英雄也能有用武之地。 英雄小A,在北京某知名IT公司從事數據挖掘。...
如何評價貴陽轟轟烈烈的大數據戰役?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幾個老鄉想回去建設家鄉,看到貴陽轟轟烈烈的大數據戰役,頓時熱血沸騰,終于可以為自己的家鄉出一份力,而且英雄也能有用武之地。
英雄小A,在北京某知名IT公司從事數據挖掘。他是惠水人,家距離貴陽一個多小時車程,看到貴州大數據上了新聞聯播,第二天找到主管,陳述各種理想與抱負,終于打動主管火急火燎趕回貴陽。他在貴陽找了一個月的工作,灰頭土臉地回了北京。
英雄小B,遵義桐梓人,在杭州某科技公司做數據分析,也想回去建設家鄉。他比較理性,騎驢找馬,只要有貴陽的大數據公司給offer,他就辭職,哪怕薪資低一半也干。這一找,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拿到offer。此時,杭州恰逢G20過后,房價飛漲,這更堅定了他回鄉的念頭。但是直到過年,他還是沒找到貴陽的新東家。他決定,趁著回家過年,好好實地考察下貴陽的大數據。
凡人小C,貴州人,具體地址忘記了,上海某互金公司從事反洗錢業務的大數據建模,名校畢業,早在研一的時候就是我好友,每每聊到家鄉的建設與發展還是非常激動。家鄉確實在大變樣,尤其是基建,發展速度很快,當然房價也坐火箭一樣,據說貴陽已經快到了無房可賣的程度。他開始還一心想回家鄉發展,苦于網上找相關職位特別少或者說沒有。研二研三分別到了滴滴和華為實習,學習能力很強。經常問我要不要回去,后來,在我的苦勸之下,留在了上海。其實,我不是不想讓他回家鄉效力,都是一個國家,在哪里效力不是為國家貢獻嘛,而且,在北上廣這樣的城市,人才發揮的空間肯定更大,創作的價值也更多,不是嗎?
+++
19.4.1補更
17年國考沒考上,18年一月去了長三角幾個月又回來,4月回到貴陽斷斷續續換了幾份工作,9月拿到華為的offer,沒有去。現在國考已上岸。最近幾天會更新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原答案如下
17屆本科某985計算機專業的遵義人。也是覺得省城大數據是一個風口,而且以后肯定會回來。晚回不如早回,于是畢業沒有去三方合同上的公司,還在畢業離校之前已經預約好了好幾家公司面試。結果7月4號開始找工作找了接近20天,拿到了4-5家offer工資普遍4-5k。
后面去了個創業型小公司,3個月轉正,轉正后工資6k。但公司實在太小,加上我總共5人,就我跟老板搞技術,其余3個是文員,而且屬于混吃等死那種文員,感覺公司搞成功也與他們也無關。老板每晚搞到4-5點,下午3點才回公司,沒時間與精力監督員工,那三個文員就每天早上打打王者榮耀,打了6一早上就去吃午飯,還讓我跟他們一起打。后來因為家里有事,得回家照顧家里,一個月不到辭職了。目前在準備國考,考完后準備溫習一下以前的專業知識以及學一下python(編程主要以c與Java為主),考起了就好,沒考起估計就讓同專業的師兄推薦一下,去廣州深圳謀發展。
一個本科生,在貴陽感覺技術再好也就這個樣,技術好不如資源好,有點技術在貴陽只能年薪上二十萬,很少有三十萬的。面試了這么多家公司,外包公司與培訓機構太多。很多公司模式就是樓上培訓機構樓下外包公司。有資源通過資源接一個大型外包項目搞不好就凈賺幾十萬,所以貴陽這么多外包公司不是沒有原因的。
找工作期間通過與前前后后這么多HR和項目經理以及前公司老板(39歲的程序員,3年前開始自學編程,南京某高校飛行器專業畢業)交流的情況,大數據宣傳過度,而且他們對貴州某個著名的IT企業都嗤之以鼻。與一個上研去了清華大學的老鄉師兄(暑假曾在貴州實習調研,去過省大數據中心,其相關負責人是清華大學的),他說政府也想把這搞好,而且也在努力的搞,但比起貴陽數博會的這個規模來說差距太大。貴州這些年大修路,資金方面不是特別充足,要是能有個幾十個億吸引人才,大數據怎么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在深圳落戶還能有幾千的補助呢。
-------------分割線--------------
12.29日更新
由于最近公務員考得還算理想,雖然分數還沒出來,但估計前三進面試沒問題(小地方啦),面試自然更有信心了。能進面試估計面試結束之前都會在貴州,等面試結束后看結果打算找點相關事情做。
之前提到準備自學Python,想學學爬蟲相關的。于是自學第一步,打開幾個招聘app,搜了一下Python職位。發現貴陽的Python崗位很少。拉鉤上直接沒有。我又換了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關鍵字,都還是很少。這是雷聲大雨點小的鐵證了。拿什么愛你,我的大貴州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