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我們首先要知道是:
凡是被人類創造出來的,都可以歸屬于知識產權。
比如說一個小孩子畫了一副話,如果家長愿意的話,可以申請版權。
有的人為了提高效率,從而創造出了一種技術或者工具,這時就可以申請專利了。
因此,人類利用自己智慧,寫了一款軟件,這當然屬于知識產權了。
為什么會有知識產權的出現呢?
當然是為了保護那些創造人的利益了。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還真挺重要的。最近,滬上流行起一個新時尚——“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新鮮事嗎?其實并不是。差不多20年前開始,各種顏色的垃圾分類箱就在街頭擺放了,但因為前中后端環節脫節,誰也沒太當回事,混合的垃圾該怎么扔還怎么扔。但這一回,魔都開始玩真的了。從7 月1 日起,上海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小區撤走了原先的垃圾桶,扔垃圾必須“定時定點”,現場甚至還有專人破袋檢查。呃,沒錯,就是這么嚴格。 垃圾分類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6月6日,住建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在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基礎上,決定自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明確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繼上海打響第一槍之后,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開始摩拳擦掌,已經有相關領導表態 “上海最高可罰200元,北京不會低于這個數”,吃瓜群眾完全可以猜測,垃圾分類政策落地也就是時間問題了。垃圾分類事關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帶來了固廢處理行業的一系列變革。本文準備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類有關的新生意。 垃圾處理器:消費新風尚 消費者這頭,“懶人經濟”首當其沖。剛剛過去的618,作為廚衛家電的黑馬明星,廚余垃圾處理器占盡風頭。這個接在廚房下水道上的小設備能把餐廚垃圾打碎,通過下水道直接處理,不用再進行分類投放,非常契合大眾需求。根據蘇寧大數據,6月1日至13日,垃圾處理器銷售全渠道同比增長612.85%,上海、南京、廣州三地對該產品需求量最大,其中上海地區同比增長991.96%。在618期間更是格外走俏,同比增長1139%,貝克巴斯、愛迪生、唯斯特姆最受歡迎,其中上海地區銷量翻50倍。 廚余垃圾處理器(Food Waste Disposer)自1927年在美國發明以來,于2000年左右進入我國家裝市場。雖然在國外發展時間較長,但幾十年下來,除美國以外,其滲透率也并不高,主要原因是食物垃圾經廚余垃圾處理器處理后進入排水系統,一定程度上會帶來污水管網堵塞風險,以及提升污水處理廠的進水量、污染物濃度等指標,所以在日本、歐洲的部分國家,并不鼓勵甚至明令禁止使用。 我國可以用廚余垃圾處理器嗎?目前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有學者研究表明,廚余垃圾處理器對城市污水排放總量影響極小,不會給當地的污水處理帶來額外負擔,且主要增加的COD、BOD等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污水的脫氮除磷。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對此也持鼓勵態度。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拉動環保產品及再生產品消費,推廣家庭廚余垃圾處理器等產品”,北京、上海、廈門、深圳等地均出臺相應的法規導則推廣符合標準的廚余垃圾處理器。不過,各大城市在推廣廚余垃圾處理器的時候還是要謹慎而行,畢竟咱們這下水管道是否會堵塞、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改變程度及污水處理廠的產能承受能力,都是有待實踐檢驗的問題。 智能回收:硬科技春天是否到來? 智能回收垃圾桶出現的初衷,也是為了配合和引導垃圾分類。早期進入智能回收領域的代表企業盈創回收,是中國領先的“智能固廢回收自助機具及回收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運營商和提供商。盈創回收是原國家衛生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核的可以生產食品級再生原料的高科技企業,頭頂全國高新企業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和北京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首批龍頭企業之一、中關村瞪鈴企業等多項榮譽。盈創回收擁有國內外專利及軟件著作權證書80余項,“盈創再生瓶級聚酯切片”是經過評估,國內唯一能夠達到國標GB13114及GB17931原生瓶級聚酯切片標準的再生原料,被允許用于國內食品包裝容器。簡單的說,盈創回收可以使塑料瓶實現“從瓶到瓶”的閉式循環。 盡管擁有多項行業領先技術且諸多國家級榮譽,盈創回收卻并沒有像當初預想的那樣闊步發展。一是消費者培育和市場形成需要時間,垃圾分類還未像現在這樣深入人心;二是智能回收機本身存在著成本高、投放難、運營難的痛點,所以早期多是賺了吆喝,賠了買賣。因為跟“拾荒大軍”和廢品收購站比起來,智能回收機既不實惠,也不親民,80后、90后或許還有興趣試用一下,大爺大媽們肯定覺得不如賣給收廢品的簡單劃算。 不過,現在看來,垃圾分類既已成必然趨勢,“智能時代”也一定會到來。隨著數字時代原住民的長大,隨著一線城市中“拾荒大軍”和廢品收購站的消失,隨著智能回收機在產品本身和運營模式的改進,智能回收機的春天或許就真的到來了。 線上扔垃圾:流量經濟新入口? 在線上“扔垃圾”其實也不新鮮,但目前可以在線上扔的其實還是具有較高價值的可回收商品,如手機、家電、家具這一類二手商品。從事線上二手商品流轉的主要包括兩類玩家,一類是如愛回收、一桶收、小黃狗、村口科技、我愛收等專業從事“互聯網+”回收的創業企業,近年這些企業屢屢獲得風投資本的垂青。另一類玩家是阿里、京東、微信等行業巨頭。對于巨頭而言,開通二手回收平臺并沒有帶來明顯的賺錢效應,但由于“扔垃圾”是一個高頻、剛性的需求,其帶來的巨大流量效應不容忽視,這才是最吸引巨頭的地方。不論哪類玩家,強制垃圾分類無疑將會是這些企業發展的機遇。前不久,剛剛傳出創業明星“小黃狗”破產清算的消息。 “定時定點”的垃圾分類措施或將帶來全量垃圾線上扔的產業機會。“定時定點”指的是在規定的時間(一般為早上7~9 點,晚上6~8 點),規定的地點(垃圾站、垃圾箱)投放正確分類的各類垃圾。“定時定點”是推行垃圾分類落地的殺手锏,不得不令人感嘆魔都到底是動真格的了。對于“996”的上班族來說,由于其上班時間“完美”錯過了垃圾投放時間,智能回收、上門回收將成為一種必然需求。未來,面向全品類的上門回收垃圾服務必然會悄悄地興起,基于社區互助服務的社群模式或將成為一個低成本、可操作的實現方式,由此帶來新的社群經濟流量入口。小區里拉個群,幫忙扔個垃圾、買個菜、接下孩子、遛遛狗、收下快遞……,有沒有可能呢?似乎完全有可能。 全程分類:裝備升級新風口 除了廚衛處理器以外,618還有一類商品熱賣,就是這種大容量的家庭分類垃圾桶,因其設計方便,外觀簡潔高大上,特別是有說明清晰的貼紙,特別受到滬上家庭的歡迎。 在前一輪垃圾分類推行失敗的教訓中,有一條就是“先分后混”,雖然在前端放置了垃圾分類箱,但是中后端都是混著收、混著處理的,因此導致垃圾分類不了了之。這一次,上海明確提出,將實行徹底、完整的全程分類,落實定點以桶換桶、駁運后定點收運、箱房分類直運等模式,全市干垃圾、濕垃圾收運徹底分開。 在垃圾分類制度推行下,全國環衛設備投資將迎來一輪升級換代潮。以上海為例,上海市計劃用三年時間,結合各區進度,全市完成17000余座分類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輛濕垃圾專用收運車、16輛有害垃圾專用收運車的規范配置,41 座大型中轉設施的分類中轉改造、8000個兩網融合回收點建設及點、站、場體系建設,7000噸/日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和3.28萬噸/日垃圾綜合處理能力。測算表明,如果2020 年46 個重點城市可以按規劃要求順利完成垃圾分類體系的建設,則2019-2020年潛在的環衛設備投資需求約為100億元。 再生資源:行業格局新氣象 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我國統計的主要再生資源包括廢鋼鐵、廢有色金屬、 塑料、廢紙、廢論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和廢電池(鉛酸除外)。2017 年中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2.82 億噸,同比增長10%,回收價值7550.7億元,同比增長27.92%,全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數量為9 萬多家,回收行業從業人員約為1200 萬人。 過去,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發展不盡如人意,一個主要原因是符合環境規范的正規軍由于成本劣勢,收不到足夠的廢舊物資,“吃不飽”,產能閑置,效益不佳;而大量廢舊資源通過地下渠道流到了“小作坊”手里,通過非常粗放的加工方式再次進入流通市場,典型的例子如餐廚垃圾的處理,一方面從事餐廚垃圾處理的正規軍屢屢虧損,另一方面是“地溝油”屢禁不止。垃圾分類制度下,拾荒者的角色將逐漸被政府或前面提到的新業態從事分類的企業替代,由此,“小作坊”的供給將越來越少,資源再生行業逐漸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以上海為例,經過垃圾分類后,上海濕垃圾分類處理量要從2018年3480噸/日增加到2020年的6300噸/日以上,可回收物資源回收利用量要從2018年的660噸/日以上增加到2020年的1100噸/日以上。以此擴大到全國主要城市測算,餐廚垃圾處理和再生資源處理行業將獲得良好的增長空間。 怎么處理垃圾,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的發達和文明程度。上海此次引領的“垃圾分類”風尚,不僅將重塑散亂的固廢處理行業,也將深刻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扔垃圾這件事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從學會扔垃圾開始,開啟一個城市的新文明時代,或許這才是正在全力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上海所真正追求的目標。不僅僅上海,這也應該成為全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全社會共建生態文明所追求的目標。
···································^^····································
作為改革開放的第一窗口,廣州已經在垃圾分類處理方面走在了這個領域的前面,我們沒有理由無視這些先進的舉措,我們需要向政府表達我們的心聲,以期盼滯后的理念得以更新。整個市場要素以及物質流通環節的各個環節都要承擔起責任來。而這個責任必須要有利益的陪襯,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利益下的市場互動機制以及和諧的管理措施,垃圾才會逐漸的消失。這個垃圾分類理念既不能站在政府的角度上,也不能站在市場的角度上,關鍵是要站在環境的利益上和未來的利益上。這樣才能夠公正。 zzz綠色拓荒團隊
···································^^····································
國內的就捷順,富士,冠軍,紅門幾個品牌,其他的不敢相信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轉載、分享的內容、圖文均來源于各政府職能部門官方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系本公眾號刪除。
01
民 事 類
(一)一般合同糾紛
1. 指導案例1號:上海中原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訴陶德華居間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房屋買賣居間合同中關于禁止買方利用中介公司提供的房源信息卻繞開該中介公司與賣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約定合法有效。但是,當賣方將同一房屋通過多個中介公司掛牌出售時,買方通過其他公眾可以獲知的正當途徑獲得相同房源信息的,買方有權選擇報價低、服務好的中介公司促成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其行為并沒有利用先前與之簽約中介公司的房源信息,故不構成違約。
(2009)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1508號
2. 指導案例72號:湯龍、劉新龍、馬忠太、王洪剛訴新疆鄂爾多斯彥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經協商一致,終止借款合同關系,建立商品房買賣合同關系,將借款本金及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并經對賬清算的,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禁止的情形,該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目的,亦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擔保”。在不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情況下,該商品房買賣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對轉化為已付購房款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數額,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款合同等證據予以審查,以防止當事人將超出法律規定保護限額的高額利息轉化為已付購房款。
(2015)最高法民一終字第180號
3. 指導案例107號:中化國際(新加坡)有限公司訴蒂森克虜伯冶金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當事各方所在國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締約國,應優先適用公約的規定,公約沒有規定的內容,適用合同中約定適用的法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當事人明確排除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則不應適用該公約。2.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賣方交付的貨物雖然存在缺陷,但只要買方經過合理努力就能使用貨物或轉售貨物,不應視為構成《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的根本違約的情形。
(2013)最高法民四終字第35號
4. 指導案例17號:張莉訴北京合力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1.為家庭生活消費需要購買汽車,發生欺詐糾紛的,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處理。2.汽車銷售者承諾向消費者出售沒有使用或維修過的新車,消費者購買后發現系使用或維修過的汽車,銷售者不能證明已履行告知義務且得到消費者認可的,構成銷售欺詐,消費者要求銷售者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008)京二中民終字第00453號
5. 指導案例23號:孫銀山訴南京歐尚超市有限公司江寧店買賣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要求銷售者或者生產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賠償的,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
(2012)江寧開民初字第646號
6. 指導案例33號:瑞士嘉吉國際公司訴福建金石制油有限公司等確認合同無效糾紛案
裁判要點:1.債務人將主要財產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給其關聯公司,關聯公司在明知債務人欠債的情況下,未實際支付對價的,可以認定債務人與其關聯公司惡意串通、損害債權人利益,與此相關的財產轉讓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適用于第三人為財產所有權人的情形,在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普通債權的情況下,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判令因無效合同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原財產所有人,而不能根據第五十九條規定直接判令債務人的關聯公司因“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返還給債權人。
(2012)最高法民四終字第1號
7. 指導案例51號:阿卜杜勒·瓦希德訴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客運輸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1.對航空旅客運輸實際承運人提起的訴訟,可以選擇對實際承運人或締約承運人提起訴訟,也可以同時對實際承運人和締約承運人提起訴訟。被訴承運人申請追加另一方承運人參加訴訟的,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準許。2.當不可抗力造成航班延誤,致使航空公司不能將換乘其他航班的旅客按時運抵目的地時,航空公司有義務及時向換乘的旅客明確告知到達目的地后是否提供轉簽服務,以及在不能提供轉簽服務時旅客如何辦理旅行手續。航空公司未履行該項義務,給換乘旅客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3.航空公司在打折機票上注明“不得退票,不得轉簽”,只是限制購買打折機票的旅客由于自身原因而不得退票和轉簽,不能據此剝奪旅客在支付票款后享有的乘坐航班按時抵達目的地的權利。
(2006)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609號
8.指導案例64號:劉超捷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電信服務合同糾紛案
裁判要點:1.經營者在格式合同中未明確規定對某項商品或服務的限制條件,且未能證明在訂立合同時已將該限制條件明確告知消費者并獲得消費者同意的,該限制條件對消費者不產生效力。2.電信服務企業在訂立合同時未向消費者告知某項服務設定了有效期限限制,在合同履行中又以該項服務超過有效期限為由限制或停止對消費者服務的,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2011)泉商初字第240號
(二)物權糾紛
1. 指導案例65號:上海市虹口區久樂大廈小區業主大會訴上海環亞實業總公司業主共有權糾紛案
裁判要點:專項維修資金是專門用于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屬于全體業主共有。繳納專項維修資金是業主為維護建筑物的長期安全使用而應承擔的一項法定義務。業主拒絕繳納專項維修資金,并以訴訟時效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1)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1908號
(三)侵權責任糾紛
1. 指導案例19號:趙春明等訴煙臺市福山區汽車運輸公司、衛德平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
裁判要點: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將機動車號牌出借他人套牌使用,或者明知他人套牌使用其機動車號牌不予制止,套牌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與套牌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2010)滬二中民一(民)終字第1353號
2. 指導案例98號:張慶福、張殿凱訴朱振彪生命權糾紛案
裁判要點:行為人非因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實施阻止不法侵害者逃逸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見義勇為。
(2018)冀02民終2730號
3. 指導案例99號:葛長生訴洪振快名譽權、榮譽權糾紛案
裁判要點:1.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等行為,英雄烈士的近親屬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2.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等受法律保護。人民法院審理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等案件,不僅要依法保護相關個人權益,還應發揮司法彰顯公共價值功能,維護社會公共利益。3.任何組織和個人以細節考據、觀點爭鳴等名義對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進行污蔑和貶損,屬于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行為,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2016)京02民終6272號
4.指導案例140號:李秋月等訴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村民委員會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案(第25批)
裁判要點: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的安全保障義務,應限于合理限度范圍內,與其管理和控制能力相適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私自攀爬景區內果樹采摘果實而不慎跌落致其自身損害,主張經營管理者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9)粵01民再273號
5. 指導案例141號:支某1等訴北京市永定河管理處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第25批)
裁判要點:消力池屬于禁止公眾進入的水利工程設施,不屬于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公共場所”。消力池的管理人和所有人采取了合理的安全提示和防護措施,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擅自進入造成自身損害,請求管理人和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9)京02民終4755號
6.指導案例第142號:劉明蓮、郭麗麗、郭雙雙訴孫偉、河南蘭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信陽分公司生命權糾紛案(第25批)
裁判要點:行為人為了維護因碰撞而受傷害一方的合法權益,勸阻另一方不要離開碰撞現場且沒有超過合理限度的,屬于合法行為。被勸阻人因自身疾病發生猝死,其近親屬請求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9)豫1503民初8878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