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中政人合知識產權 軟件著作權專欄】
手機APP如何申請軟件著作權?
隨著移動智能的發展,手機APP也成了大家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游覽新聞、看天氣、網上購物、看股票、玩游戲、找應用等等,眾多手機APP融入了我們整個生活。海量的手機APP被開發出來,一批批公司也進入到這一新興行業。但是,模仿、盜用、侵權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當發生時,企業或者個人維權十分困難,無法提供足夠有力地證據。保護手機APP,離不開版權登記,就是軟件著作權登記。但是問題來了,手機APP如何申請軟件著作權?
手機APP軟件著作權登記要哪些資料
手機APP軟件著作權登記要多久
手機APP軟件著作權登記什么樣的流程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流程大致有5步:第一步是填表,需要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網站填寫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申請表,申請表填寫完成后會生成受理號,您需要將申請表打印出來,并蓋章或者簽字。第二步是提交書面材料,需要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申請文件,申請文件包括:蓋章的申請表、申請人的主體資格證明資料、計算機軟件源代碼的前30頁和后30頁如果不足60頁的,應當全部提交以及權屬證明材料。第三步是受理,著作權登記文件初步審查通過后,版權保護中心會受理,根據目前的政策,國家是免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費用的。第四部是審查,版權保護中心會根據《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的規定進行審查,審查通過的,予以登記;不符合規定的,發放補正通知。第五步是領取證書,審查通過后大概需要30到60日的時間,您就可以領取著作權登記證書。
···································^^····································
1。作品登記 根據國家版權局《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凡作者、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和專有權的所有人及其代理人,均可申請作品登記。 2。作品登記范圍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 戲劇、 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筑作品; (5)攝影作品;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計算機軟件;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作品。 3。作品登記的必要性 著作權登記工作是為貫徹著作權法的實施,適應著作權人和有關權利人的實際需要而設立的,這些工作在明確著作權人的合法權利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權利人可將已登記的事項作為擁有權利的初步證明,在人民法院或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處理著作權糾紛案件時,登記證書可作為證據使用。 3。提交材料 申請人在提出申請時,應按《作品自愿登記試行辦法》的規定提交有關證明和材料: 1、 填寫作品登記申請書、作品登記表、權利保證書各一份,提交作品原件及復印件、作品說明書(說明創作構思、作品主要特點及內容等)各一份; 2、申請人身份證明; 3、委托創作作品申請登記的,著作權人還應提交著作權人及創作者的身份證復印件(著作權人或創作者是單位的,應提交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的復印件、法人代表的身份證復印件)、委托創作合同或協議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4、合作作品申請登記的,還應提交合作作者的身份證復印件(合作作者是單位的,應提交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的復印件、法人代表的身份證復印件)、合作創作合同或協議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5、職務作品申請登記的,應提交作者的身份證復印件、著作權人或專有使用權人的營業執照或法人代碼證的復印件、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聘用合同及著作權歸屬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6、美術作品或攝影作品申請登記的,申請人除按上述情況提交有關材料外,還需提交作品照片兩張(不大于3r,可電腦打印),一張貼在“作品登記申請書”左下方空白處,并在上面蓋騎縫章,另一張隨材料提交。
···································^^····································
一、基本流程: 1. 確認想要申請的軟件產品符合軟件著作權的條件。 2. 登陸“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網站,注冊登記填報好信息,打印申請表。 3.向當地工商局提交申請材料,符合受理條件,當日即可拿到受理通知書。經補正仍不符合《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二十一條有關規定的,登記機構將不予登記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4.待當地工商局審核通過后,領取著作權登記證。 二、所需材料: 1、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加蓋單位公章); 2、軟件的鑒別材料:包括源程序代碼及軟件說明書; 3、申請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4、其他證明材料。 擴展資料: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指軟件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于軟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于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征。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件經過登記后,軟件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今天,中共中央組織部在華中科技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邵新宇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路鋼不再擔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職務。
邵新宇
邵新宇出生于1968年,江蘇人,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他還是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團隊帶頭人。由此,華中科技大學歷任掌門人中,又多了一位“機械人”。
邵新宇簡介:
1986年8月于江蘇靖江縣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并被免試保送華中工學院機制專業,大學期間擔任全國學聯副主席、湖北省學聯副主席、校學生會主席。
1990年被免試推薦攻讀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1992年9月直攻博士。
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于美國密西根大學(Dearborn)工業制造與系統工程系聯合培養,合作開發了福特汽車公司先進制造技術中心“發動機曲軸加工工藝及工裝設計系統”,負責開發了知識工程部“HVAC注塑模公差設計系統”。1998年10月獲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1998年10月起歷任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制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網絡與虛擬制造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機械學院副院長。
2002年9月至2009年3月,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院長,其間主持申報成功“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1月當選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委員。
2008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
2011年5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品學兼優
一路保送的“邵帥”
高中時,邵新宇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保送至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大學期間,他學習成績優異,積極參與各類活動,曾擔任全國學聯副主席、湖北省學聯副主席、校學生會主席。
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88級校友陳鋒時任校學生會宣傳部部長,他回憶道:“大學期間,邵新宇就表現出了超越同齡人的成熟穩重。思考問題深入,不輕易發表意見,但是說出來的話總是令人信服。他有很好的大局觀,組織能力強,當時學生活動遍地開花,作為校學生會主席的邵新宇思路開闊,把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每一次活動都是快樂的體驗,那段經歷成了我最難忘的華工記憶。”
之后憑借良好的綜合素質,邵新宇又被保送機械工程研究生,并在碩士期間直攻博士。1995年1月至1998年8月,于美國密歇根大學(Dearborn)工業制造與系統工程系聯合培養, 1998年10月獲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學位。
回國后,邵新宇歷任原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制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網絡與虛擬制造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機械學院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院長、副校長、常務副校長(正廳級)。
近20年的華科大工作生涯,邵新宇從基層做起,崗位涉及普通大學老師、院系主要負責人,高校學科建設、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學等多個方面。
先進制造領域的“領軍人”
1995年至1998年,邵新宇作為聯合培養的國際交換生,參與開發了福特汽車公司先進制造技術中心“發動機曲軸加工工藝及工裝設計系統”,并深入到美國資深實驗室及汽車企業學習先進制造工藝及管理方法。
對于邵新宇的專業技術能力,其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段正澄院士談到:“20多年前,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管理能力,國內的先進制造業都和國外差距巨大,因此,邵新宇在學習先進技術的同時還要學習外企的先進管理方法,這種綜合素質對他回國后主導國內汽車產業生產線全方位革新奠定了基礎。”
歸國后的邵新宇回到了見證他成長的華科大機械學院,長期從事數字化裝備與工藝方向的研究、開發與應用。
截至目前,邵新宇還擔任了國家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重大裝備與工藝技術”主題專家組召集人、支撐計劃“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專家組組長、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5年擔任教育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團隊負責人、2011年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高性能數字制造裝備的基礎研究”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邵新宇團隊研發的拼焊機組
2015年,他擔任組長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更是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是華科大時隔30年再次獲得此項殊榮。
邵新宇教授團隊的項目是2015年國家獎一等獎第一完成單位中唯一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是湖北省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首個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團隊先后獲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軟件著作權2項,地方和企業標準3項,SCI論文23篇,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用戶認為“主要性能指標國際先進,部分優于國外”。
作為項目負責人,邵新宇教授深有感觸。他認為,該項目從起步到今天,成績背后的秘訣可以用“問題導向,格物窮理,團隊協作,持之以恒”十六字來總結,即: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深度交叉融合各學科力量,把研究搞透徹,克服各種困難始終堅持往下走。
被《人民日報》贊為
“全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典型代表”
在智能制造的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作為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院長,邵新宇帶領整個研究院在創新驅動制造業方面不斷突破瓶頸,被《人民日報》《焦點訪談》等媒體贊為“全國新型研發機構的典型代表”。
2017年11月27日,以邵新宇為項目負責人的“移動終端金屬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驗收會在東莞市舉行,驗收組的國內外制造領域學術泰斗以及專家紛紛表示,該項目建立了“產學研用金介”相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形成了大批量混流生產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并開展了推廣應用,對區域智能化建設帶來顯著的推動作用。
“機械化部隊”又添“新掌門人”
機械學院一直被稱為華中科大的“王牌”,實力占據了其前身--華中工學院的半壁江山。而邵新宇從本科開始便一直在機械學院成長,可謂“根正苗紅”的機械人,而他也是該院走出的又一位華中科大“掌門人”。
記者梳理發現,若將華中科大機械大門類所有專業都算上,那么該校機械大門類已走出8位兩院院士,5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含原華中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其中,楊叔子院士、周濟院士、黃樹槐教授、朱玉泉教授、李培根院士等機械學院專家都曾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或黨委書記。而在楊叔子、熊有倫、周濟、李培根、段正澄、丁漢、崔崑、李德群等院士的帶領下,學院已打造出了一批“自強不息、團結協作、快速反應、盡職盡責”的專業研究梯隊。
今年9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都赫然在列,在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制造業搞好,當前特別要抓好創新驅動,掌握和運用好關鍵技術。而以邵新宇為代表的華中科大人能否抓住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時代契機,扛起華科大的大旗?扛起國內智能制造創新的大旗?我們拭目以待。
除華中科技大學,今年教育部在漢高校中的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也相繼換了一把手。
高翅任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12月22日,高翅任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高翅,男,1965年2月生,1986年3月入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教授。2002年12月任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
欒永玉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6月2日,欒永玉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欒永玉,1962年8月出生,漢族,河南項城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4年畢業于湖南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6-1997年赴日本學習。湖南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2005年7月擔任湖南大學副校長,2008年3月任湖南大學黨委副書記,2012年11月任湖南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17年6月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3月21日,信思金同志任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1986年在武漢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本科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95任 武漢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教師、黨總支副書記。2008任武漢理工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處長。2016任武漢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2016至今年3月任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黨委常委。
黃曉玫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3月21日,黃曉玫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黃曉玫,女,漢族,1963年10月出生,湖北襄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研究員。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7月于華中師范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后留校參加工作,先后在黨委組織部、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訓中心、管理學院工作。歷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黨委組織部部長兼黨校常務副校長、校長助理。2009年11月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4年1月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任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訓中心主任。2017年2月任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何光彩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
3月20日,何光彩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
何光彩,男,漢族,1969年10月出生,湖北浠水人,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本科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英語專業,1990年-1995年在江蘇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外語系任教,1995年-1998年攻讀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98年-2010年任教育部財務司干部、副處長、處長;2003年-2004年在職攻讀荷蘭萊頓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2010年12月任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長。2017年3月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
以邵新宇為代表的華科大人能否抓住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時代契機,扛起華科大的大旗?扛起國內智能制造創新的大旗?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楊佳峰 綜合長江日報 湖北日報
出品:長江日報融媒體中心 編輯:蔡欣星 校對:彭艷 童永忠
投稿:cjrb027@qq.com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