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2020年政策變化預測及評審最新標準(重點)
1、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知識產權不予計分,知識產權獲得要有延續性,如企業所有知識產權獲證的時間都是同一時間段,會被質疑為臨時包裝,不被認可或分數極低。
2、企業系統填報的軟件著作權,區級組織現場考察時要求企業必須進行演示操作,所演示的功能需與系統提交的軟著申請表中描述的功能一致。演示人員必須是參與本項目的研發人員。部分地區要求對軟件的源碼進行修改,及功能確認。
3、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
4、企業核心高新技術產品(服務),須提供對應的合同、發票、知識產權證明。
5、產學研協議的簽訂時間需在2017-2019年,申報當年簽訂的不予計分,且需提供產學研合作的記錄證明(如項目支出的發票及憑證等)。
6、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整體的邏輯性要求越來越嚴格:專家評審、國家備案過程中,重點考核提交資料中是否體現“研發項目-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品-知識產權-技術領域”之間的相關性。
7、成果轉化、組織管理水平部分考核越趨嚴格:2019年高企網絡評審結果顯示,成果轉化和組織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只是簡單提供產品合同發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產學研合作、自建性質的研發機構,都不能獲取專家的認可,或評分較低。
二、如何規劃?(重點)
1、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數量至少5件以上、Ⅰ類知識產權至少1件以上):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雙達標。知識產權是高企申報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審的主要得分項。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轉讓、受讓)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本年度內完成。
2、科技人員(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于10%)①科技人員名單,盡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②科技人員必須入職繳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③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所設置崗位、職務清楚得當、安排合理。
3、研發費用(收入在5000萬以下的,占比5%以上;5000萬-2億之間的,占比4%以上;2億以上的,占比3%)①研發費用結構合理,對于不同技術領域的研發活動結構明細特征各有不同。②研發輔助賬或專賬規范合理,在年度審計報告、匯算清繳報告中進行披露,所披露數據保持一致。
4、高新技術產品收入①高新產品名稱、合同發票規范,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②高新技術產品(PS表)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指標、競爭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突出,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價值。③高新產品的佐證資料,除合同、發票建議提供第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5、科技成果轉化能力①由技術專家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②科技成果轉化的計算是按照一個成果對應一個轉化,要想獲得高分必須產生15個不同的科技成果,盡量多申請相關知識產權等;每個成果確認轉化為不同的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檢測、查新、試用等證明。
6、研發組織管理水平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
7、成長性評價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凈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于成長性低于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專家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8、領域選擇2016年國家四部委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調整,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三、高新技術企業評分細則
企業創新能力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四項指標分值結構如下:
01知識產權(30分)
Ⅰ類: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Ⅱ類: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不含商標)
0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形式:自行投資、向他人轉讓、許可他人使用、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以及其他協商確定的方式。依據: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證明材料要全面、多樣、專業、清晰。
03研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04企業成長性(≤20分)
2020年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要求將會升高,審查機制也會越發嚴格。小編提醒各企業:要確保申報成功率,必須提前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劃,前期準備越充分,找對服務機構,申報成功率越高。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公司注冊時間滿一年 評分標準 1、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 (1個發明專利或8個實用新型或8個軟著(3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可以混搭),數量越多,加分越多) 2、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也就是說目前咱們的技術又沒有轉化為產品,或者樣品,或者是銷售合同等等) 3、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20分 (公司目前人員大概有多少人?有沒有交社保,研發人員有多少?3到5個研發人員就行) 4、成長性指標:20分 (也就是說咱們公司近三年的財務報告,有沒有形成逐年遞增,如果說有的話肯定是最好,不是硬性指標) 總分100分,70分通過! 希望采納!
···································^^····································
高新技術企業可以說是科技項目中條件最多,要求最精確的一個,具體如下:1、企業境內注冊滿一個會計年度2、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3、企業的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4、企業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5、企業近三年的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五千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五千萬元至二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二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歲末年初,不少企業已對2017年的申報工作做好了總結歸檔,也對2018年申報工作有了規劃。但是面對老板突然襲擊,要你分析下公司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還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你是否有所準備呢?別擔心,小編來幫您!
我們都知道,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兩個不同的認證。認定的標準不同,享受的政策也不同。下面一起來了解下這2個不同的政策吧。
一、什么叫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依托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取得自主知識產權并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
二、高新技術企業是什么?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的居民企業。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享受的政策
根據財稅〔2017〕34號,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的政策
自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頒發之日所在年度起,減按15%的優惠稅費征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三年,三年后重新認定)。
除了可以享受15%優惠稅費外,企業還可申請最高250萬研發經費補助、各區政府10-25萬一次性補貼及落戶支持,還有市科技計劃的政策傾斜等等。
一、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條件
就是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上述條件同時滿足)的科技型企業。
二、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
企業注冊成立一年以上;擁有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符合申報要求。下面有表格來看一下:
(點擊直接看大圖)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指標具體包括:科研人員(20分)、研發投入(50分)、科技成果(30分)三類,滿分100分。各指標占比如下:
企業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所得分值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員指標得分不得為0分。
二、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對企業的創新能力有具體的評價指標。具體包括知識產權(30分)、科技成果(30分)、研發管理(20分)、企業成長性(20分),滿分100分。各指標占比如下:
其中,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分值70分以上)為符合認定要求。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網站:www.innofund.gov.cn。
二、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網站:www.innocom.gov.cn。
資金申報專員
小編,據我所知,企業擁有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可直接被確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那這2者有區別嗎?
小編
當然有區別。為讓大家更清楚這兩者的關系,下面一起來看下吧。
1、科技型中小企業有規模限制,求職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上述條件同時滿足),而高新技術企業沒有此項要求。
也就是說,如果突破此項評價標準,高新技術企業不一定是科技型中小企業。
2、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而科技型中小企業沒有此項評價要求,科技型中小企業只要產品含有科技元素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企業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不一定就是高新技術企業。
(一)如果企業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那么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
財稅〔2017〕34號文規定,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如果企業是非科技型中小企業,那么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50%在稅前加計扣除:
財稅[2015]119號文規定,對于適用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
也就是說,如果高新技術企業不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那么它的研發費就只能是按實際發生額的50%在稅前加計扣除。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
目前正在申報中,申報時間: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
二、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時間一般開始于每年的3月份。符合條件的企業現在就可以準備申報資料了。同時,還未達到申報條件的企業也可先關注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備案。
小編
:
最后提醒企業:應根據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申請適合該階段的政策;同時,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也應該積極申報,爭取獲得更多政策扶持。希望今天的政策有給大家帶來幫助!
來源:中小企業在線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