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老板:現在稅收監控越來越緊了,省點錢也不容易。聽說拿到高新企業資質后節稅又有補貼拿,這一批我們也搭個末班車申請一下吧,你抓緊準備材料!Q&A財務:我只負責財務工作,這也太復雜了吧,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
老板:沒那么難的,你看我們公司也符合要求啊,成立好幾年了,研發人員很多,專利也有,你就把公司產品和項目編一編做個美化,肯定行的!Q&A財務:(硬著頭皮)好吧。。。
兩個月后
財務:我白忙一場了,申報材料沒通過。。。Q&A老板:真可惜,我們到底缺了什么呀?
很多企業在申報高企之前,對于材料的準備不甚了解。今日我們詳細來看一下:申報高企從準備材料開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高企材料,“編一編”就行了?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做長期而有效的準備工作,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提高認定成功率,必須提前布局,早作準備哦!
都知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有很多好處,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行高新企業技術認定。在進行高新企業技術認定越早越好,而且申請后都需要準備什么材料呢?
企業對照《辦法》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向認定機構提出相關認定申請。
申請時提交下列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相關注冊登記證件;
3、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科研項目立項證明、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等相關材料;
4、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相關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相關材料;
5、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情況說明材料;
6、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相關材料;
7、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
每逢高企申報期,評審專家都需要審核堆疊成山的高企申報材料,可別以為隨便編一編的材料就能瞞過他們的雙眼。
特別是涉及到稅收問題,要求高度和細致程度超乎想象,也許您覺得完美無缺的申報材料,在專家那里卻是槽點滿滿:
專家A:這企業的研發內容太簡單,技術水平層次太低,材料缺乏專業性,胡編亂造,生搬硬套。
專家B:項目研發工作在去年展開,研發費用卻在三年前就開始大量投入了,這不匹配啊。
專家C:僅闡述專利技術原理,未對該技術與同類、同行業比較,也未對效果作用進行說明,這是體現不出核心技術先進性的。
專家D:審計報告披露的收入、總資產信息與報備信息存在出入,我們可比企業財務人員想象中嚴謹哦!
專家E:部分申報企業資料上傳不清晰、次序混亂、重要信息模糊,如何過關?
2、高企認定需要做哪些前期準備工作?
一、盡早獲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有Ⅰ類和Ⅱ類知識產權之分。這是,2016年制定的新政策的規定,明確了分類與評分細則。
其中,企業擁有的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新藥、軟件著作權等屬于Ⅰ類核心知識產權,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首要和必須條件,在高企認定中也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此外,一些非核心知識產權:商標權、域名權、數據庫特別權、商業秘密和科技成果等,對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知識產權。
但總的來說,自主知識產權的獲取都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例如Ⅰ類中的發明專利,從申請到授權,時間短則1年半,長則2-3年。對于財務成長性不太好的企業,Ⅰ類知識產權的獲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提前歸集財務費用、建立科技財務體系
「高企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同時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
而如果企業在前期并沒有將研發費用單列到項目甚至沒有在賬內單獨列支研發費用,那么必然導致企業財務人員在申報高企認定時,才臨時按照「指引」要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認定,工作量非常大,有時甚至都是在做無用功。因此,提前歸集財務費用是十分重要的準備環節。
此外,認定條件還要求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要求。因此,企業前期對每一個研發項目在財務上設專帳管理,形成規范的科技財務管理體系、建立完善企業科技財務風險評價體系便十分重要了。如果沒有相應的財務體系構架,很難證明企業正在健康、快速發展,自然也會提高企業申請科研項目資金的難度與風險。
三、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
認定條件要求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這就要求企業要建立人力資源體系,要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規劃,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
四、預先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硬件、軟件、工藝、方法、服務等,副成果一般有標準、專利、論文、圖紙、著作、報告等。科技轉化成果,是高企認定的認定條件中另一項高分項,因此,在這一項做好工作,是直接可以提升高企認定成功率的。
因此,企業要在前期做好項目規劃與定位,做好立項評估,注重立項管理,建立制度保障使風險可控;同時還可以借助外力,突破技術難題,以此推動企業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才能使其在評分中拿到高分。
五、及時建立研發機構,規范組織管理體系
「高企認定工作指引」指出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評分占比20%,這就要求企業在日常研發過程中對研發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執行、獎勵政策的體現都要明確規范。
高企申報雖然一年不止一批,但也是不宜拖延的。一次次無果的申報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還會錯過最佳申報時機:2016年的高企認定新政策豐富了認定所需提交材料,評審更加細致和嚴格,今后的評審條件還會越來越嚴苛,況且企業的一些報表、專利資質也有時效性。
所以,精心準備申報材料,爭取一次通過是很重要的。如果您的企業早已達到高企的條件,千萬別讓一份不合格的材料拖了后腿;如果企業還欠火候,一份符合規范、有理有據的申報材料會給你大大加分。
3、準備一份合格的高企材料絕非易事
一、政策了解不透徹
不僅是高企申報本身,還有申報所需資質的申請政策也在不斷變動,企業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這些五花八門的政策。
二、財務核算不規范
高企審查第一階段就是地方科技、稅務部門初審,這里出問題都到不了專家手里。然而許多企業的財務核算并不規范:研發費用含無形資產攤銷金額,財務報表中無無形資產、會計報表沒有研發核算、多個研發項目的研發經費雷同、研發費用大于管理費用等,另外各類報表數據不一致也是個大問題。想要搞定財務核算,絕對要經歷一番大折騰。
三、知識產權難申報
部分企業是純粹為了申報高企而報專利,全部是實用新型,報的專利技術性不強,造成了知識產權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界。
四、成果產品無關聯
2016年重點關注科技成果轉化,不僅要求年平均轉化5項以上,還需要將企業的科技成果進行描述,要描述出技術成果是什么,怎么轉化的,應用在哪個產品中,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產生收益,并且做到一一對應,很多企業在此處吃了虧,且不說數量,首先知識產權跟項目和產品嚴重不匹配,明明成果與產品不相關硬要扯上關系,這就很難過關了。
五、項目研發不科學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的項目需要符合高新申報領域的要求,且因為評價指標中對科技成果轉化有數量要求,因此要求企業對研發項目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安排,一方面滿足實質的高新技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滿足數量的要求。
六、產品挖掘不到位
對研發項目與產品的技術說明和證明材料的整合與挖掘不到位,在申報過程中出現對產品描述不清,技術性不強,佐證材料五花八門的情況。
七、企業人員資質弱
科研人員比例不達標、科技研發人員社保未購買、研發人員不滿足183天、人員花名冊的結構不合理、研發機構名稱與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發費用中的研發人員工資與人員花名冊中的人員數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調整的。
八、材料編寫缺經驗
例如,申報人員不了解最新政策,不能做到整理材料有的放矢;不具備撰寫任何技術資料的能力,不能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出企業的技術創新性;資料審核和上傳不嚴格,漏洞百出等。
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僅涉及到財務問題,還有稅務、法律、法律、知識產權等,一般企業是缺乏這類人才的,因此聘請專家團隊是多數企業的選擇,畢竟早一年申報成功享受到的優惠遠大于專家費用。
高新認定需要從“專利”(60分,包括“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企業成長性”(20分)方面進行評價。各大企業想要在高企認定中順利通過科技部的審查,成功通過高企認定,拿到相應的資金補貼。建議企業應該提前確定自身條件能不能滿足高企申報要求。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a)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需要1個近三年的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或者6個軟件著作權。(這是一個必要條件) b) 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這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c) 企業的管理水平: 1. 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產項報告; 2. 建立研發投入核算體系; 3. 開展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 設有研發機械并具有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 建立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
···································^^····································
可以 參考留學志愿參考系統tieba.baidu.com/p/5215087948,輸入GPA、專業等信息,系統會自動從數據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查詢,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語言成績多少分、學校背景如何、什么專業、GPA多少等)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制定大致的目標和方向。
···································^^····································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必備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滿一年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至少6項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近三年的一項就可以,實用新型和軟著要6個以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七)四項指標>70分 (知識產權30;成果轉化30;組織管理20;成長性20)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根據《成都高新區實施“金熊貓”計劃
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政策》相關文件精神,
成都高新區“2018年(第一批次)人才專項獎勵”
申報開始了!
如果你在成都高新區企業
連續工作1年以上、年薪10萬+,
即有機會申請此項獎勵。
申報條件和支持標準
對于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引進的年薪在10萬元以上、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管理人才或專業技術人才,給予每人最低1500元、最高5萬元的獎勵。具體條件如下:
1
申報條件
申報人才專項獎勵需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
(1)申報人條件:
①申報人與成都高新區企業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并被企業連續聘用時間達1年(含1年)以上,即上一個會計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與成都高新區企業簽訂連續聘用合同。
②申報人年薪在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在企業擔任管理職位或專業技術職位,其中,管理人才還需擔任企業部門經理以上職務。
(2)申報人所在企業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高新技術企業;
②軟件企業;
③獲得成都高新區“創業人才”項目支持的企業(含入選原“菁蓉人才計劃”中“創客項目”的企業);
④獲得“創意人才”項目支持的企業(含入選原“菁蓉人才計劃”中“金融人才項目”的企業);
⑤入駐成都高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企業。
2
支持標準
申報流程
登陸線上申報系統(www.cdhrsip.com/user/login)注冊企業賬號→填寫并提交申報材料→初審通過后下載復審材料(含《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企業基本情況表》、《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匯總表》、《申報材料誠信聲明書》)→參加線下復審→登陸網址查看申報進度。
申報材料
(一)初審
按照線上申報系統(www.cdhrsip.com/user/login)提示,填寫相關材料。于初審通過后,下載復審部分材料。
(二)復審
以下材料初審通過后在線上申報系統中下載:
《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企業基本情況表》、《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匯總表》、《申報材料誠信聲明書》,以上3項請下載后加蓋公章(一份)。
注意:
已納入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管理的企業,可提供申報人完稅憑證原件,或《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匯總表》加蓋高新區地稅局公章即可;
未納入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管理的企業,請提供申報人完稅憑證原件等相關材料,以供核實申請表上稅種、稅目、所屬日期等信息。
● 申報人相關材料:
①最高學歷證書或副高以上職稱證書原件;
②職務聘書原件(加蓋公章)或單位職務聘用相關證明原件(加蓋公章);
③有效勞動合同原件(合同全文);
④身份證原件或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
● 申報人所在企業相關材料:
①企業營業執照原件;
②《四川省軟件企業證書》或《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原件(此項限以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申報的企業提供);
③企業勞動保障年檢表原件,或企業在社保部門開具的參保證明原件(證明時間為上一年度12月)。
溫馨提示:
企業“開戶賬號”及“開戶行”用于獎勵款項使用,請務必仔細核對無誤,如有變更請及時通知。如若出現因申報企業賬戶填報有誤導致誤發或無法發放等情形,將納入企業項目申報信用記錄。
注意事項
1.網上填報資料,初審通過后按照提示下載復審表格。
只需提交本年度新增申報人員的相關材料,上年度已提交至系統的申報人員信息可直接從系統歷史數據中導入。
2.復審申報資料:
學歷證書、職稱證書、職務聘書、勞動合同、身份證、營業執照、企業證書等原件查驗后返還;
《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企業基本情況表》、《成都高新區人才專項獎勵匯總表》、《申報材料誠信聲明書》、完稅憑證原件、社保證明原件或勞動保障年檢表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等資料查驗后由復審單位留存。
3.其他事項:
?以“創業人才項目(原“創客項目”)、創意人才項目(原“金融人才項目”)”名義申報本獎勵,申報時及申報時上一年度,創業人才本人及金融人才本人需與企業有勞動關系,如期間已離職,企業將喪失申報資格。
2016年后獲批“金融人才項目”的企業(除金融人才本人外)可申報此項目,2016年前獲批“金融人才項目”的企業(包括金融人才)可申報此項目。
申報要求
1. 總體申報時間:
5月2日至6月1日,逾期不予受理。
初審日期:5月2日至5月15日;
復審日期:5月16日至6月1日。
2. 復審地點:
成都高新人才服務中心(成都高新區天府三街ICON大源國際中心A3棟3層窗口)
3.咨詢電話:028-85155164
4. 電子郵箱:gxrcc508@126.com
5. QQ群:624026763
了解更多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編輯:嚴沁珂
新浪微博:@成都高新
微信:cdhtwx
QQ群:121183501
高新那么好,我想掃一掃
長按二維碼關注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