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企業的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分為國家級和市級。
國家級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所得稅稅率優惠:15%、 兩免三減半、研發費稅前扣除:加計50%、技術轉讓收入申請零稅率增值稅發票
免征、減征技術轉讓所得稅
深圳市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1、財政支持、2、金融支持、3、土地支持
高新企業申請條件
條件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指企業在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發明、實用新型、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方面的知識產權。
同時,需要有以下4條證明這些知識產權屬于自家公司,才算滿足申請條件之一。
1、獲得授權的專利證書;
2、通過受讓、受贈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知識產權局、農業部、林業部等)備案登記后才生效;
3、通過并購方式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可附上企業獲得主管部門并購批文;
4、填寫的外觀專利必須是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除提供專利授權書外,需同時提供專利說明書。
條件二:產品(服務)歸屬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企業范圍: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不在上述范圍內的企業,不可以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條件三:研發人員比例
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很重要。評判一個公司的實力,技術人員的比重不可忽視。
如想去申請高新技術認證,公司的研發人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10%以上。
1、人員的比例測算可以參考人事統計方法,企業自己填報。比如按照全年平均人數,即每月人數相加后除以12的方法。
2、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條件四:研發投入比例
研發人員到位了,還要考核企業的研發投入比。近三年研發占銷售營業額的比例。
≥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
≥ 4%( 5,000萬元至20,000萬元)
≥ 3%( 20,000萬元以上)
境內研發≥60%
其他費用≤10%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按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條件五:高新產品收入比例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60%
1、屬于八大領域
(1)電子信息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4)新材料技術
(5)高技術服務業
(6)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8)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2、擁有知識產權
條件六:評分70以上
企業需要在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綜合評分70分以上,才可以去申高新認證。
申請前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客觀自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如果有下述情況之一的,就沒法申請成功: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存在的問題
(1)知識產權證明材料存在瑕疵;
雖已填寫6項或以上的知識產權,但是并無知識產權證書、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予以支持;雖有知識產權證書,但是權利人不是公司,也沒有簽署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知識產權通過受讓所得,轉讓合同未經過登記備案;
(2)申請當年前三年每年的研發費用比例不滿足規定要求;
(3)高新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未達到60%,填寫的電子材料中的高新產品收入總計與專項審計報告上的高新收入不符;
(4)其他在財務信息存在瑕疵的問題。
企業需要準備的資料清單
1、高企工作網填報生成的《申請表》;
2、材料目錄;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4、企業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報告(編寫提綱可參考附件2);
5、知識產權證書(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6、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7、加蓋公章的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分為姓名、出生年月、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專業、畢業院校等信息欄和備注欄,其中研發人員務必在備注欄以“*”標注);
8、近3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及附表一(加蓋企業公章);
9、由具資質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的專項審計報告(格式參考中國注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指引》)(原件)
10、經符合《認定辦法》規定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交復印件驗原件);
11、企業近三年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主要包括研發項目數量、投入經費、參與人員數量等概況,每個研發項目的具體情況,起止年限、投入經費、參與人員、創新點以及所取得成果等,可提供立項合同(任務書)及驗收報告作為附件參考);
12、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的情況說明,可提供產學研合作協議、研發機構簡介及相應的設施和設備明細、企業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等相關證明材料;
13、其他證明材料。
來源丨中策創新顧問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黑龍江省的大多數公司,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都會選擇誠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他們會對每個客戶負責,為每個企業客戶無理由,無厭倦地提供咨詢服務,直到滿意為止。
···································^^····································
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黑龍江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有關情況。按照國家新頒布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從9月15日開始,企業申報日期截至10月15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在發布會上聯合發布了有關情況。 新辦法打破區域界定限制 據介紹,新辦法與原認定辦法區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方面,原認定辦法規定只有在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新辦法則打破了區域界定,只要通過認定,就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扶持優惠政策實現了由區域政策向產業政策的轉移。 ———組織認定機構方面,新辦法規定由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組成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領導小組,各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科技廳(委)、財政廳、地稅局、國稅局組成地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產品界定方面。原認定辦法判定企業產品為高新技術產品的主要依據是《高新技術產品目錄》,而新辦法則依據新出臺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所規定的內容。 通過認定需滿足6個條件 據介紹,一個企業必須同時滿足六個方面的認定條件才能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即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3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產品(服務)應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企業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近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相關要求;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企業研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有關要求,評價時采用百分制打分,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合計得分須達到70分以
···································^^····································
···································^^····································
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以計算機軟件開發生產、系統集成、應用服務和其他相應技術服務為其經營業務和主要經營收入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具有一種以上由本企業開發或由本企業擁有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或者提供通過資質等級認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等技術服務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從事軟件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的技術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50%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具有從事軟件開發和相應技術服務等業務所需的技術裝備和經營場所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具有軟件產品質量和技術服務質量保證的手段與能力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軟件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經費占企業年軟件收入8%以上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年軟件銷售收入占企業年總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產軟件收入占軟件銷售收入的50%以上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企業產權明晰,管理規范,遵紀守法的可以辦理雙軟認證。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東審】全國百強會計師事務所,5A級稅務師事務所,最早一個公司成立于1994年,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均有分公司。08年至今10年高新認定經驗,5000+高新成功案例,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網址】www.tax861.com.cn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自2008年實施以來,已經成為各地推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而“提高高企認定工作質量”將成為高企認定管理部門下一步的工作核心。從高企申報態勢看,高企申報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握,主要表現為,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研發費用的核算要求列支研發費用,知識產權取得的時間、研發內容應與研發活動的發生相匹配,作為高新企業持續進行研發活動的,應考慮是否確有無形資產形成而對研發支出進行費用化、資本化的不同賬務處理。
預計從2020年開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
所謂“三表一致”是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期間費用明細表中列示的研發費用、企業財務審計報告中列示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中列示的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
(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
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往年通過出具《研發費用數據不一致說明》的做法存在不予認可風險。研發費用審計時間最好早于財務審計、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以確保研發費用列示“三表一致”。
(二)“三表不一致”出現的原因
1、歸集口徑不一致
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與加計扣除對研發費用的歸集口徑不一致,后者嚴于前者。企業的通常做法,對研發費用日常賬目核算歸集,采用高新歸集口徑,申報加計扣除時,由于加計統計口徑更為嚴格(例如,),則導致可加計的費用額<賬目上顯示的研發費用總額。稅務師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時,則可能按照趨嚴的標準,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進行調整。
2、研發人員任職時間不得低于183天的要求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規定,科技人員是指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由于部分行業企業流動性大,企業無法在立項之初,研發費用核算之初就預知科技人員是否能夠最終滿足183天的工作要求,僅能按照研發工作實際將研發人員費用歸集入相應的研發項目。但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研發費用專項審計時,包括企業進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會將不滿足工作時間要求的人員剔除,由此導致報告數據與賬目列示數據不一致。
知識產權評分指標中,根據知識產權的類型、取得方式不同,分數不同。發明專利屬于一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外觀新型設計、軟件著作權等則屬為二類知識產權。而企業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分數又高于受讓的,且二類知識產權在高新申請認定中只能使用一次。
認定評審科技創新事項發生時間以申報前三年為主。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認定的研發機構、簽訂的產學研合作協議等將影響評分甚至不予采納。
那么準備在2020年首次認定(重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請檢查相關知識產權申請(轉讓)審批進度,最好能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聯系您的東審財稅顧問,將免費為您提供完整的高新評測結果
如您沒有專屬顧問,可掃碼進行評測。
來源:東審財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