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地中海實蠅:為何招人恨?

    不久前,我國檢疫部門再次截獲了外來的地中海實蠅,這種小蟲子的名聲在檢疫圈子里可是響當當的,世界各國都小心提防著這個家伙,生怕它潛入自家的國門。這個不起眼的小家伙為什么那么拉仇恨?它又是怎么搞破壞的呢?

    小蟲子,大威力

    地中海實蠅(Ceratitis capitata,Mediterranean fruit fly)的體型有點像蒼蠅,不過比家蠅要小上一圈,體色要漂亮上不少,看起來柔柔弱弱,也不干什么傳播人類疾病的事情,但是這家伙卻被稱為“水果殺手”,威力強大,因為它們對水果的危害那是極度恐怖的。

    這種小蟲子的原產地在非洲難撒哈拉地區,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它們的成蟲喜歡蚜蟲、粉蚧之類昆蟲產的蜜露(其實就是含糖的便便),雌蟲在水果中產卵,幼蟲靠吃水果長大。雌蟲尋找成熟的水果,然后在表皮上鉆一個孔,產下2-6枚卵,然后再去打下一個洞。雌蠅每天能產卵多達40粒,最佳條件下一生可以產卵約1000粒,普通情況也能產下幾百枚卵,是個生育高手。幼蟲在幾天內就可以孵化,也就是另一種蛆啦,它們取食的時候會引起果實細菌污染,促使果子腐爛。等小蛆長大了,就會爬到果子表面,弓起身子,然后“啪”地一彈,落到地上,鉆進土里,準備化蛹。蛹可以越冬,在氣候適宜的地方,一周之內也能變為成蟲。

    幼蟲在生長過程中可不挑食,至少有67個科353種水果和蔬菜受其危害,危害最嚴重的集中在桃金娘科、薔薇科、蕓香科、山欖科和茄科的植物,而且普遍感染。這是什么概念呢?蘋果、梨、杏、桃子等等都是薔薇科的,番茄、辣椒等等都是茄科的……不客氣的說,咱們正在吃的大多數水果或者類似水果的蔬菜啥的,都在人家的食譜上。即使藍莓這樣的杜鵑科的植物,也在人家的食譜上……而由于它們能夠造成果樹上的果子腐爛、脫落,對水果產業幾乎是毀滅性的!這家伙從1842年首先被確認傳入了西班牙后,便開始了全球征服之旅,每一次事件都是觸目驚心,如1863年在意大利爆發的地中海實蠅危害了100%的桃子,之后1907年抵達夏威夷,1929引起美國佛羅里達州20個縣70%以上的水果感染,1961年前后對約旦20-25%的柑橘、91%的桃、55%的杏、15%的李造成危害……

    防治不容易

    地中海實蠅一旦爆發,控制起來極難,因為哪怕有少量漏網之魚都很快會死灰復燃。1929年,佛羅里達初次爆發地中海實蠅后,為了將其根除,當地摘光了水果,噴灑含砷的蜜糖誘餌,動員了6000多人參與,歷史兩年,終于控制在487平方公里的感染土地上根除了地中海實蠅,至少最初是這樣認為的。事實是,到現在,佛羅里達至少發生過10次了……

    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地中海實蠅報道,但是情況卻很危險,據梁廣勤等估計,我國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都是地中海實蠅適宜生存的區域,這些地方又是我國重要的水果產區,一旦被入侵,后果不堪設想。而有研究指出,少量地中海實蠅只需要兩年時間,就可以繁殖覆蓋這些果園。我國自1981年將地中海實蠅列為檢疫對象,這些年來高度重視,禁止進口疫區果蔬,實施水果檢疫審批制度,為了防止包括地中海實蠅在內的果蔬害蟲被攜帶入境,禁止任何人員攜帶水果、蔬菜入境,旅途食用的必須在入境前自行處理完畢,果皮垃圾等不允許隨意丟棄。為了防范于未然,自1994年起,我國在地中海實蠅易發生地區建立了至少數百個監控網點(當然,不是專職監控地中海實蠅的),投放引誘劑和捕捉器。到目前為止,還未監測到地中海實蠅的發生,說明我們的手段還是有效的。

    但是,隨著貿易和旅游的發展,檢疫的壓力越來越大,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如2013年首次在入境空集裝箱中檢出了這蟲子。單以旅客為例,如1993年8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天津、廣州等口岸共從旅客攜帶和貨運的果蔬中檢出地中海實蠅12次,而到了2006年,單廣州一地,第一季度就檢出了7次!所以,我們旅行入境時不要攜帶鮮果蔬,果皮垃圾也放入指定地點,至于私藏就更不對了,雖然可能有些朋友好不容易才出去一次,想帶回點給家人嘗嘗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為了國家農業安全,也是遵守法規,就請親做出一點犧牲哈。至于能去日本采購回中國大米的某些土豪們,水果啥的就不要帶回來吃了,如果留戀某地的果蔬,可以多住幾天的,另外,我多一句嘴,其實一些外國大米也是有污染的,真的……

    不是所有的實蠅都叫地中海實蠅

    除了地中海實蠅,實蠅(Tephritidae,實蠅科)的種類其實不少,大約有5000種,我國記錄有有大約400種,不是每一種都像地中海實蠅這么夸張,如果是那樣的話,這日子可就真沒法過了……

    各種實蠅確實危害瓜果,比如2008年曾經引起部分民眾對柑橘恐慌的橘大實蠅(Bactrocera minax)雖然為我國柑橘產業一大害蟲,但是我國本土物種,在境內常見,和地中海實蠅是兩碼事,也沒有那么廣泛的食譜。還有一些人把它和入侵我國的桔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混淆了,后者原產南亞,也危害柑橘。除了這些,比較常見的還有具條實蠅(B. scutellata)、南瓜實蠅(B. tau)、瓜實蠅(B. cucturbitae)等等很多。

    與腐生的蒼蠅不同,吃鮮水果的實蠅是比較干凈的,買來的水果里有個把幼蟲其實沒關系的,挖掉那小塊果肉,繼續吃就好,如果就因為這點小毛病扔掉整個果子,作者表示會替付出過勞動的人心疼……實蠅也被看成是果蠅(fruit flies)里的一類,不過和實驗室里使用的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并非同族,后者屬于果蠅科(Drosophilidae),是迄今為人類研究的最清楚的動物之一。黑腹果蠅作為一種經典實驗動物,為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你可以在放了一段時間的葡萄或者水果籃子里輕易地找到黑腹果蠅或者它的近親們,它們同樣繁殖迅速,并且和我們一起住在屋子里,不過由于它們會飛進垃圾簍子再飛回水果籃,還是少一些為妙。

    • 發表于 2015-04-05 00:00
    • 閱讀 ( 89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