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類為什么要傷害他人?

    獵殺或被獵殺,這是唯一的法則。———弗蘭西斯·安德伍德《紙牌屋》

    There is but one rule: Hunt or be hunted.———Francis Underwood《House of Cards》

    有一個叫烏托邦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沒有仇恨、不滿和傷害;有的就只是愛與和平。在烏托邦的每一個人都能永遠的生活在幸福快樂之中。然而,這個叫烏托邦的地方在地球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人類總是在傷害著對方,不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但是以兵器傷害人的情況一般人還是比較少機會遇到,所以還是重點談談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語言上的傷害」吧。

    其實傷害他人的情況大約可以分成兩種。

    第一種情況是人會主動地傷害其它人。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死亡的本能,這種本能的外在表現多為攻擊和破壞。這種死亡本能使人會對外在世界有廣泛的敵意,而這帶有攻擊性的敵意就會使人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例如在網上討論中,純粹的以事論事不太常見。當辯論白熱化時,時常會突然之間出現「母親的問候」、「妹妹的問侯」、「全家的問侯」或是不同類型的人格攻擊,這種突然而又無原因的攻擊性言語可算是廣泛敵意的很好例子。

    第二種是在被別人傷害后反擊而去傷害對方。上年大熱日劇《半澤直樹》中的「以牙還牙,加倍奉還」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反擊去傷害對方」的情況是一種自我防御。在法律上,當受到暴力侵害時還以暴力是一種正當防衛,其實這種防御機制同時常見于人受到言語攻擊時。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中都存在著一個由自我不愿意面對的東西形成的「陰影」,在陰影中通常會有大量過去的創傷、不愉快回憶、邪惡念頭等事物。如果你在言談中有意或無意的攻擊到對方陰影,就會引起對方的焦慮與不愉快,對方為了減少自已的焦慮就很有可能會進行還擊,因為對方已經惱羞成怒了。

    就算不能直接反擊,這種憤怒和敵意也不會消失,它只是會轉移到一個較安全的情境下釋放出來。例如當你被上司罵之后,只要你還不想失業,你就會把你對上司的憤怒和敵意壓抑到潛意識中,但有可能在回家后會對家人發泄出來。

    最嚴肅的部份就說完了,現在不如一起猜猜甚么人會更經常使用言語傷害他人?答案是女人。

    其實男性的攻擊性行為大多數都是物理性的攻擊(就是打架);而相比于男性直接的攻擊,女性就更多的使用比較間接的言語攻擊,例如說對方壞話、諷刺、誹謗等方法去傷害對方。這種傾向由日常生活到極端犯罪的情況下都得到了證明。因暴力犯罪而被定罪的男性比率遠遠高于女性,在連環殺手中,男性的比率也遠遠高于女性。女性更常犯下的罪行也較多的與言語有關,例如詐騙。這也是為甚么電視做不了男生版的后宮心計劇集,因為如果是男生的話……大概就會變成不停打架的動作片了。

    • 發表于 2015-03-20 00:00
    • 閱讀 ( 81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