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心理學是不是科學?

    談起心理學,想必每個人都會產生一個印象:十二星座的性格,樂嘉的性格色彩,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抑或者是坐在對面的傾聽你的咨詢師……似乎心理學相比物理、生物和化學要更五彩斑斕,更加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我們卻對心理學既熟悉又陌生:心理學是不是科學?我們所熟知的“常識”是否正確?倘若被問起,許多人就會一臉茫然。

    要回答“心理學是否為科學”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學。科學應該有兩個關鍵詞:實證以及可證偽。

    1. 實證

    在古代人類思想萌發時期,心理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都還處于哲學的孕育之中,隨后則分化出物理學、生物、化學,心理學則是最后從哲學的襁褓中脫離出來,她相對來說還是一門年輕的學科。

    我們都可以肯定物化生是一門科學,卻對心理學有些遲疑。因為我們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化學就是試劑之間發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物理則是經典的牛頓三大定律或者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生物則是顯微鏡下的細胞……這些學科都有共同特征——實證。那么心理學呢?提起心理學實驗人們卻無法想象。

    有些人會有當過心理學有償被試的經歷,可能戴過腦電帽,可能被領進小黑屋對著電腦按鍵,也可能就和一群不認識的小伙伴一起做一件事情……不同的心理學實驗有不同的目的,但心理學實驗中比較經典而且占很大一部分的是行為實驗,而行為實驗中通常都遵照S-O-R基本研究范式。

    心理學在剛開始起步發展的時候,很多人質疑精神分析學派這種紙上談兵的做法,從而出現了行為主義,講求實證。主要思想簡言之就是,人們的心理機制(Organism)就像一個黑箱,我們給予一個刺激(Stimuli),得到一個結果——行為反應(Response),我們可以從行為反應中間接推出這個黑箱的構造,即S-O-R。這種推理十分完美,因為這也符合我們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的基本方式和規律,因此這種行為實驗的范式經久不衰,直到現在還在大量應用。

    以上就是心理學實驗一窺,更加詳細的內容如有興趣請移步心理學專業書籍(如《實驗心理學》)。

    實證可謂是科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很多人卻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睡眠占用了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一時間,我們對這一神秘過程充滿好奇。我們知道睡眠中我們的大腦并不是完全不工作了,我們做或瑰麗或可怕或離奇的夢。原始的好奇心驅動我們探索夢的含義,并賦予其很多神秘的符號。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就滿足了人們的這種欲望,從而成為經典。但是如果從實證的角度來看,弗洛伊德盡管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夢的解析卻不能稱之為科學,因為這本著作是根據他的接診積累的經驗以及加上其智慧的產物,缺乏實證,而且實證也十分困難。

    2. 可證偽

    可證偽即存在能夠被證明不正確的可能性。我們說太陽是從東邊升起,那么它的可證偽就是我們可以觀察,如果哪一天太陽從西邊升起那么它就是錯誤的理論。所以科學是要能夠被質疑的,是可以證偽的。宗教不能成為科學是因為神創論我們無法質疑,我們只能接受,我們也無法證明神不存在。明確這一分界線后我們分別來說明心理學為何是科學,是如何體現其科學性的。

    前面說到十二星座性格也屬于心理學研究范疇,我們常常會在網上看到流傳十二星座的不同性格的說法,那么本著懷疑者的科學態度我們就需要問:星座時間真的會影響我們的性格嗎?心理學家很早就對這一點進行了研究,研究者收集被試的出生時間以及大規模收集性格問卷,最終發現性格在出生日期上是一種隨機分布,即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沒有一個星座的群體具有一個突出特點。

    科學工作者要求擁有敢于質疑的精神。盡管有研究證據支持這個心理學理論,盡管按照我們的常識推理這個理論似乎十分合理,盡管這個理論是多么的經典,科學的態度并不是全盤接收而是帶著懷疑的態度審視一切。類似于上面這個星座的例子在心理學研究中數不勝數,例如對注意模型的發展就可以窺見心理學研究的日臻成熟。這些理論一旦被證明不正確,就不能稱之為科學。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很多心理學研究的結果似乎就是常識,有何意義?一個建筑不能沒有地基,一門科學必須有堅實的基礎,才能蓬勃發展。真正的實證心理學發展在1879年馮特正式建立心理學實驗室才開始的。所以必須就要站穩腳跟才能一步步推進,從最基本的開始,從所謂“常識”開始驗證,我們的常識沒有得到驗證我們又如何說這是對的呢?抑或許我們所認為的常識其實完全錯誤呢?敢于質疑,勇于驗證這就是科學。

    無論是心理學還是其他科學,我們都可以看見理論被不斷地推翻和提出,而這一切則是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之上。但是我們并不能完全依賴實證,即使有實驗有數據證明一個理論的正確性,我們也不能完全接受,我們需要懷疑,也許它只能解釋一部分情況卻不能成為普遍的機制,這時候就需要更新理論或者建立新的理論來解釋。

    因此,心理學是正在蓬勃發展的科學,它是人類必須攻克的一塊科學領地,這將需要我們用科學的態度、實證研究來匍匐前進。然而,心理學還一棵生機勃勃的小樹,有太多的分支和樹杈,需要有一個完整且系統的統一體系將其修剪,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作者:夏落)

    • 發表于 2015-04-04 00:00
    • 閱讀 ( 724 )
    • 分類:其他類型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