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被稱為車迷的消費者十分在意車身質量這個參數,甚至為幾公斤的差距而糾結。他們認為,車身重的車子就要比輕的車子結實安全,原因來自想當然的車重就會用料足。所以,一些日系車總被他們認為是偷工減料。所以,當德系車做出一些改變影響到自重之后,他們也會認為不厚道。
關門聲越厚重,車越安全么?
很多消費者到4S店選車,習慣摁一下發動機艙上的護板,然后根據鐵皮軟硬程度對車做一個評判,看上去很懂車的樣子,說實話,這個動作十年前還能糊弄相當一部分圍觀群眾。在中國的4S店里,還有這樣一種獨特的現象,就是消費者開合車門的聲音尤其大。他們翻來覆去地聽車門關閉的聲音,期望這聲音給他的購車帶來參考。

真相:鋼板厚度對安全不起決定作用
通俗地講兩車碰撞后的物理原理,汽車從被撞到停下,經歷了動能分散、消耗的過程。動能到哪兒了?除去司機的剎車措施、地面的摩擦力吸收一部分動能,最主要的能量消耗源是車體的變形。如果這些還是沒消耗完動能,那么人體就會吸收動能,導致傷害的發生。因此車的安全性取決于車身的設計。
只有通過車體和乘員保護系統(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等)的變形消耗掉絕大部分動能,且變形盡可能長時間持續,讓碰撞過程中的減速度在受傷的容忍度之內,人體才不會受傷。
汽車行業內如何看安全?
業內看汽車安全,腦子里最先出現的是車架。如果說車架是骨骼,那鋼板不過是血肉。撞車時鋼板厚度對安全起不了決定作用,撞得難看并不等于不安全。這就像打架,那些滿臉是血、樣子很慘的人,未必受的是重傷。
(via 速途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