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喝牛奶就鬧肚子,該咋整?

    相信很多人對乳糖不耐癥都并不陌生,通俗的說,就是喝了牛奶消化不良,甚者上吐下瀉。對于這些人而言,牛奶只能是別人家餐桌上的美食。不過食品科研工作者可沒閑著,牛奶的衍生品和替代品相繼推出。今天就來聽淀粉小博講講針對乳糖不耐癥人群的特殊奶飲。

    什么是乳糖不耐癥?

    通常的糖類被人體的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果糖等形式而加以吸收利用。牛奶中的乳糖也如此,需要被乳糖酶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人體消化。

    有一類人天生體內就缺乏乳糖酶,還有一類人由于長期不飲用含乳糖的奶制品,他們體內的乳糖酶無工可做,慢慢消極懶散,久而久之被掃地出門。

    當這些人開始飲用牛奶的時候,由于他們的腸道中缺乏乳糖酶,乳糖不能被分解,直接進入大腸成為其中細菌的美味甜品,這些細菌飽餐后產酸產氣,并導致腸道滲透壓的改變,造成了人體的不適。

    解決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重新引入乳糖酶,于是市場上有了乳糖酶的藥片。我以前有一個同事也是乳糖不耐癥的重度患者,每次出去吃飯都是一坐下他就開始吃藥片,因為西餐的菜肴里總是不可避免添加到各種奶和奶制品,即使他從不點牛奶作飲料,也得吃藥以防萬一。吃藥的時間也得講究,早了晚了效果都打折扣。可見口服乳糖酶并不是一種特別方便的解決方案。

    于是人們想到把乳糖酶直接加到牛奶中,這就是舒化奶的由來。

    舒化奶是什么奶?

    在某品牌的產品宣傳語中,舒化奶是這樣被介紹的:“采用創新LHT乳糖水解技術,將牛奶中的乳糖營養細化分解,易吸收。”

    LHT是低溫乳糖水解技術的英文縮寫,其理念就是將乳糖酶加入牛奶中分解乳糖,當牛奶到達消費者之前,其中95%以上的乳糖都已經被水解,余下的乳糖含量不足以再引發消化不良。

    這個技術看上去并不難,事實上很多乳企也都早就嘗試過,但以前的做法是在牛奶中加入酶,然后整體去高溫滅菌和罐裝。因為滅菌的高溫使乳糖酶的作用受限,還沒來得及將乳糖充分水解,酶就已經失去活力。這樣生產出的奶仍然含有很多乳糖,顏色也容易發深,貨架壽命很短。

    而現在舒化奶的生產技術是將牛奶和乳糖酶分別先行滅菌,乳糖酶的滅菌方式采用膜過濾技術,避免了高溫對其活性的影響,然后在無菌環境下添加乳糖酶于牛奶中,無菌罐裝后在儲存環境中完成乳糖酶的水解。[1]

    這項技術在國際上并不少見[2],但在國內由某品牌首先申請到專利,讓舒化奶成為了低乳糖牛奶的代名詞。

    杏仁奶、豆奶,營養怎么樣?

    除了舒化奶,市面上還有兩種飲品常被乳糖不耐癥患者選用,一是杏仁奶,另一是豆奶。他們雖然都叫奶,但其實和牛奶沒有什么關系, 也不含乳糖。

    杏仁奶

    杏仁奶說白了就是粉碎的杏仁加水再加點食品添加劑。它的好處是低熱量,不含膽固醇,富含維生素A和D,是一種不錯的飲品。不過如果為了追求營養,何不直接吃點杏仁果呢?

    抓一把杏仁,大概28克左右,它能提供大約6克蛋白質和3克纖維。與之相比,一杯杏仁奶大概220毫升左右,它只能提供1克蛋白質和1克纖維。

    與牛奶相比,除了蛋白質含量較低,杏仁奶也不能提供鈣。雖然很多杏仁奶都添加了鈣作為營養強化,但不同于牛奶中的鈣,這些添加的無機鈣是否能被人體有效的吸收和利用還是個問題。

    豆奶

    通俗的說就是工廠加工出的豆漿。同杏仁奶類似,豆奶來源于植物大豆,不含膽固醇,富含維生素A,B12和D,但也不含鈣,需要加工中營養強化。

    比杏仁奶優越的是,豆奶含有與牛奶差不多量的蛋白質,但其提供的熱量卻比全脂牛奶低。而且豆奶提供的纖維量也優于牛奶,容易使人有飽腹感。

    另外,豆奶含有一些牛奶中沒有的植物醇、異黃酮、卵磷脂等成分,它們的保健作用雖然在科學上還有爭議,但對于一些消費者而言,豆奶似乎比牛奶更為健康。

    豆奶的不足除了缺鈣以外,還在于它本身是一種過敏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福消受的。

    小結:

    1.如果你苦惱于乳糖不耐癥而無法飲用牛奶,舒化奶是非常好的選擇。

    2.豆奶和牛奶在營養上各有千秋,可以交替飲用。

    3.杏仁奶只能作為一種飲料,營養上不如直接吃杏仁。

    (作者:淀粉小博,江南大學食品科學系本科,美國普度大學食品科學博士)

    【參考資料】

    [1]一種低乳糖奶的制備方法:專利號CN101223912 A

    [2]Harju, M., Kallioinen, H., and Tossavainen, O. (2012) Lactose hydrolysis and other conversions in dairy products: Technological aspects.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2 (2), 104-109.

    [3]Ruiz-Matute, A.I.,Corzo-Martinez,M.,Montilla,A.,Olano,A.n.,Copovi,P.,and Corzo,N.(2012)Presence of mono-,di- and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in commercial lactose-free UHT dairy products.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8(2),164-169.

    • 發表于 2015-07-18 00:00
    • 閱讀 ( 92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