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讓求子求女多年的夫妻終于升級當了爸媽,但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寶寶出生后會跟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嗎?更多的臨床數據和不斷進步的技術可能在未來會消除這樣的疑慮。
1978年試管嬰兒問世,人們覺得這種繁衍后代的方式簡直匪夷所思,而到現在,還不到40年,全球已有超過500萬試管嬰兒出生。這個結果當然得益于試管嬰兒技術的不斷成熟和進步,不過科學家們并不滿足于此,希望解決更多關于試管嬰兒的問題。畢竟試管嬰兒是非自然的生育方式,這些寶寶出生后的長期健康狀況很受人關注。例如,試管嬰兒的出生體重比非試管嬰兒平均要輕20~30克,雖然差距不大,可醫生們擔心試管嬰兒會因此在未來更易生病和入院。通過不斷改進制造試管嬰兒過程中的取卵、孵化、冷凍胚胎和移植等技術,希望能夠讓母嬰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保證。

快速胚胎冷凍
如果一次取得了8個卵子,其中5個卵子成功受精形成了胚胎,然后有2個胚胎用于移植,那么剩余的3個胚胎一般會冷凍起來,以備下次移植使用。胚胎冷凍技術是1984年在澳大利亞首次使用的,讓許多首次移植不成功的女性,再次移植的時候能夠直接使用冷凍的胚胎,不需要再次接受激素刺激來取卵。除此以外,冷凍胚胎技術還可以避免未準媽媽在植入胚胎前注射激素,因為植入的時間能夠任意選擇了,所以可以等到她們自然的生理周期進入到適當的階段再移植。
可冷凍的胚胎解凍后不一定能夠存活,這是這項技術的一個弊端。現在最新的快速冷凍技術——玻璃化冷凍法能夠提高冷凍胚胎的存活率。一項丹麥研究的數據顯示,胚胎經過冷凍的試管嬰兒在出生時,比其他試管嬰兒稍重。但科學家們不清楚,這種差異是因為冷凍本身還是植入時不用注射激素。如果不用擔心冷凍胚胎解凍后的存活率,盡量按照女性的自然生理周期植入胚胎,那么試管嬰兒的健康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減少激素使用
不論是取卵還是植入胚胎,未準媽媽都需要注射大量的激素來調節生理周期。但大量的雌激素未必就是好事,不僅可能降低卵子質量,還有可能對子宮內膜造成負面影響,最后既影響媽媽的健康又降低了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一些專家認為,試管嬰兒出生時體重較輕,可能正是因為子宮受到了大量激素的影響。借助胚胎冷凍技術,可以等未準媽媽的身體恢復到自然并且適當的生理周期階段,再進行植入。如果不冷凍胚胎,那么必須在取卵后用大量激素將未準媽媽的身體在幾天內強制調節到適合的階段。
移植更少的胚胎
為了保證胚胎成功著床,醫生通常會一次性移植2個甚至更多胚胎到未準媽媽的子宮內。可是雙胞胎或者多胞胎流產、胎停育的幾率比一個胚胎要高,雙胞胎和多胞胎的出生體重也更輕,這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以后的健康。因此,現在的趨勢是,一次盡量移植較少胚胎,甚至是一個胚胎,以此來避免多胎妊娠可能帶來的問題。
不打擾胚胎發育
胚胎在移植到子宮之前,會先在實驗室中培育幾天。為了觀察胚胎的發育程度,醫生需要每天都將胚胎從孵化器中取出來放在顯微鏡下檢查,這有可能會影響到胚胎的發育。如果在孵化器內安裝了微速攝影機,那么醫生就可以在不打擾胚胎孵化的情況下,獲得胚胎的詳細信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曾有研究發現,根據這些信息將孵化器中的胚胎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然后進行選擇再移植,結果顯示,低風險組的胚胎最后出生的幾率為61%,而高風險的胚胎最后出生的幾率幾乎為零。
胚胎孵化更自然
科學家們相信,試管嬰兒的過程越自然,成功率越高,寶寶也越健康。為了讓胚胎孵化的過程更為自然,有公司在研制一種裝置,希望它能夠直接運送胚胎到未準媽媽的子宮進行孵化,而不是在實驗室中先培育幾天。除了孵化環境,胚胎培育時間也是一個研究重點——胚胎到底發育到什么狀態植入最好?一般胚胎培育2~3天就可以用于移植,但如果培育5~7天,醫生可以選出最好的胚胎用于移植。不過,有動物實驗發現,把培育5~7天的胚胎植入,其發育的幼崽出生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會增加,而在人類身上也有相似的發現,胚胎在5~7天后再植入,孩子出生后,其血壓更容易上升。如果胚胎能夠直接在子宮內進行孵化,那這些麻煩和擔憂就都不存在了。
鏈接:什么是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聯合胚胎植入術,也就是由體外受精和胚胎植入兩個部分組成。醫生先從未準媽媽的卵巢中取得卵子,然后在實驗室中讓卵子與未準爸爸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接著讓其在實驗室中“暫住”幾天發育成早期胚胎,最后再將胚胎植入未準媽媽的子宮。不論是取卵還是植入胚胎,未準媽媽都需要在之前注射大量的激素來調節自己的生理周期。試管嬰兒技術幫助許多因為輸卵管堵塞、精子質量差以及其他未明原因不育的夫妻最終升級做了爸爸媽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