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又一路“以房養老”詐騙案有了判決成果。
2014年到2017年間,廣艷彬將“以房養老”作為誘餌,標的目的40余名被害人騙取人平易近幣7500余萬元,用于賭錢、揮霍及償還小我債務等。據媒體報道,有價值700萬元的房產被高利貸以1000元價錢過戶給本身的親戚。
裁判文書網近日發布了此案一審刑事判決書。被告人廣艷彬犯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褫奪政治權力終身,并處充公小我全數財富。責令其退賠被害人經濟損掉,發還各被害人。
這種針對老年人的圈套,不僅發生在中國,鄰人日本的老年人也深受其害。
不怪群眾太無邪,騙子套路其實深。
據日本媒體NHK報道,2月21日,日本差人廳暗示,2018年全日本因“特別詐欺”遭詐騙金額為約356.8億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21.4億元)。
注:“特別詐欺”指以德律風、傳真、電子郵件等體例對方針進行詐騙,半斤八兩于我國的收集詐騙。
近年來,日本的詐騙案件半斤八兩跋扈獗,白叟當作了犯罪分子的本家兒要方針,同時,騙子的春秋似乎大豐年輕化之勢。
此類案件數目為何一向攀升?
騙子都使出了什么招數?
為此,日本差人、金融機構和相關平易近間集體采納了各類辦法,人工智能的ATM機都披掛上陣了。
那么,法令和手藝能從底子上解決問題嗎?
文 |宋曉煜
編纂 | 李雪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來歷瞭望智庫及作者信息,不然將嚴酷究查法令責任。
1
“特別詐欺”案件愈演愈烈
日本差人廳發布的2018年《差人白皮書》顯示,2003年起,“特別詐欺”案件起頭增多,逐漸引起了社會的正視。
2003年至2008年,日本小學館漫畫雜志《周刊Young Sunday》連載過一部名為《詐欺獵人》的漫畫。
男本家兒人公黑崎是一名致力于“以騙治騙”的年青人,專門對詐騙犯進行詐騙。之所以走上這條道路,是因為詐騙犯曾害得他父親上當、家破人亡。
這部漫畫累計銷量高達數百萬部,2006年、2008年還被接踵改編為電視劇和片子,由當紅小生山下智久擔綱本家兒演。
在日本,《詐欺獵人》的男本家兒人公本家兒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恰好戳中了日本公共對詐騙犯深惡痛絕的心理。

(圖為日本漫畫《詐欺獵人》)
為此,日本差人曾開展各類預防詐騙的宣傳勾當,2009年的案件數目一度降到2004年的1/3。
然而,2010年今后,案件數目和涉案金額都顯著增多,2014年甚至達到汗青最高點565.5億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33.93億元),日本詐騙犯罪之跋扈獗,由此可見一斑。

注:數據來歷于日本《平當作30年差人白皮書概要》、搜查第二課糊口平安企劃課《平當作30年特別詐騙認知、揭發環境》
此類案件逐年上升,固然2018年比2017年削減1719件,可是在東京、埼玉縣、神奈川縣等地的發生率都比2017年有所增添。
什么原因造當作了日本此類詐騙案居高不下呢?
2
貪財好色心理給騙子可乘之機
為了把別人的錢裝進本身口袋,騙子們可是絞盡了腦汁,花腔百出。
一、融資包管金詐騙
詐騙犯大規模發放明信片、傳真、郵件、傳單等,聲稱可以供給低息貸條目,甚至無典質無擔保,打德律風即可假貸。
當人們申請貸條目時,詐騙犯卻以調查告貸人信用狀況為名義,要求告貸人標的目的指心猿意馬賬號匯入包管金。
二、虛構催條目信息詐騙
經由過程郵政、收集等手段群發子虛的催條目信息(如收費網站的瀏覽費用等),或偽造法院通知單等文書,要被騙者把錢匯入指心猿意馬賬戶,或用快遞等體例寄錢。
三、以采辦金融產物等為名目實施詐騙
詐騙犯經由過程德律風、郵件等手段發布子虛信息,聲稱可以經由過程采辦尚未公開辟行的股票、某有價證券(現實上并不存在)、外匯等賺大錢。
從以往案例來看,詐騙團伙一般這么干:
先往受害人的信箱投放宣傳冊,并神秘兮兮地傳播鼓吹,只有收到宣傳冊的“幸運兒”才有資格采辦某項利潤豐厚的金融產物;
之后,“托兒”就上場了,他給方針打德律風,扣問對方是否擁有該采辦資格,并請求把采辦金融產物的名義借給本身,為此,原意支付必然的益處費;
一旦方針上鉤,詐騙團伙就會聯系對方,說他私行出借本身的名義,違反了相關法令,繼而威逼迷惑、騙取財帛。
四、以供給中獎、賭錢必勝信息為名目實施詐騙
詐騙犯聲稱擁有跑馬、彈珠機(日本的一種博彩娛樂機械)的必勝法門,或是可以提前供給彩票中獎號碼等信息。當然,對方要想發大財,必定要給本身一筆錢。
為了取得對方的信賴,騙子會說本身已經知道了最新中獎號碼,對方可以查詢第二天報紙的中獎新聞進行驗證。
事實上,該中獎號碼是先在網上發布,然后經由報紙發布。詐騙犯就是操縱了這個時候差來哄人。
五、以介紹異性交往為名實施詐騙
此類案件受害人多為男性。
騙子在雜志、郵件、網站上發布“介紹女伴侶”的告白,一旦有人上鉤,會讓男方見女方一面,騙取會員費、包管金等費用;
或是供給女方的子虛信息,要求男偏向指心猿意馬賬號匯條目,匯條目后即可與女方碰頭。
近年來,詐騙犯操縱facebook、Line等社交網站廣撒魚餌,甚至有人以女藝人掮客人的名義騙取財帛。
3
人“傻”錢多,白叟更輕易中招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老齡化極為嚴重的國度。
按照日本總務省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9月15日,日本生齒約為1.26億,此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共計3557萬人,約占總生齒的28.1%,達到汗青最高值。
2018年,受害者為65歲以上白叟的“特別詐欺”案共計12867件,占全年“特別詐欺”案總數的78%。
以下兩類案件的受害人絕大大都都是老年人。
其一、假充親屬進行詐騙
2018年,此類案件的受害者傍邊,96.9%為65歲以上老年人。
和中國的環境分歧,日本白叟一般選擇煢居,也不會幫后代賜顧幫襯孫輩,彼此交集不多,白叟對后代的現狀不大領會,后代們也都在忙活本身的工作,對怙恃不太存眷。
這就給詐騙犯供給了可鉆的空子。
騙子鎖心猿意馬方針后,先打德律風。
他們很領會老年人的心理,凡是,德律風一撥通,他們會焦心地說“是我是我”,營造出十萬急切的空氣,讓接德律風的白叟誤覺得是后代來電,然后仿照其后代的口氣,聲稱本身遭遇某件變亂急需用錢。
別的,騙子的來由也比力“接地氣兒”,好比:
出了車禍,要標的目的對方支付補償;
弄丟公司的支票;
調用公司財富采辦股票,成果巨額吃虧;
與人偷情致人懷孕,急需墮胎費用;
當作為伴侶的擔保人,伴侶跑了,被迫賠錢;
損壞房主衡宇,必需補償裝修費用等等。
若是白叟有所思疑,就詮釋為“換了德律風號碼”、“利用公司的德律風”、“傷風導致嗓音轉變”等。
一旦對方上套兒,詐騙犯就會要求白叟用ATM給本身匯條目,或是聲稱本身的伴侶、上司、管帳等會取代本身前來取錢。
為了進一步晉升假話的可托度,騙子可謂把戲百出,把整個圈套打造出劇場版的故事結果。
一般的套路是這樣的:
第一小我先假充后代打德律風標的目的白叟要錢;
第二小我打來德律風,聲稱本身是差人,需要白叟協助差人拘系犯罪分子,要求白叟假裝被騙,把現金交給壞人。
騙子還開辟出一種新的作案體例:
仿照后代、親戚的口氣打德律風標的目的白叟要錢,在這個過程中摸清白叟的“家底兒”;
一旦表露落發里藏有大量現金的環境,若白叟沒有失落進騙子的圈套,犯罪分子還會“另辟門路”,伺機闖入白叟家里掠取或盜竊現金。
二、退條目詐騙
犯罪分子聲稱本身是稅務、保險、當局、電力公司、德律風公司等機構的工作人員,要為接德律風的人打點退稅、退年金或保險費、醫療費等退條目營業。
為此,他們提出需要對方共同操作銀行賬戶,從而達到騙取財帛的目標。
2018年,“退條目詐騙”的受害者傍邊,84.6%為65歲以上白叟。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各項心理機能的闌珊,老年人的反映和分辯能力都相對較差,輕易受騙;另一方面,這與其特別國情有關——日本最富有的人群就是這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
其財富不僅來自工作幾十年的積儲,他們退休后還可以從任職單元拿到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具體額度因學歷、職位、任職單元等身分而有所分歧,大多在1000萬到3000萬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60萬到180萬元)。
“人傻錢多”,天然讓那些別有效心的人垂涎三尺。
4
越來越多的日今年輕人介入詐騙
2018年,日本有2747因涉嫌“特別詐欺”罪被捕,此中754人未滿18歲,占比27.4%,比2017年增添1.5倍。
上文提到,日本的財富本家兒要把握在老年人手中。與老年人的敷裕比擬,日今年輕人的日子就有點苦了。
2017年,戶本家兒跨越70歲的家庭的凈存條目(存條目減去欠債)為2264萬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135.8萬元);而戶本家兒春秋在40歲以下的家庭(家庭當作員起碼為2人),欠債金額遍及高于存條目。
已經走上工作崗亭的年青人需要還房貸、支付家庭開支,在校生的日子也不輕松,幾乎1/3的高校學生申請了需要了償的“獎學金”,還沒工作就已背上了債務。
注:這種“獎學金”其實半斤八兩于中國的“助學貸條目”。
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調查,2006年,每3.7名接管高檔教育的學生中,有1人申請貸條目類“獎學金”;2016年,每2.7名中有1人申請該項“獎學金”。
2016年,日本勞動者福祉中心和談會的問卷調查顯示,申請貸條目類“獎學金”的日本學生平均貸條目312.9萬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18.77萬元),此中60%是有息貸條目。每月平均還條目17000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1020元),平均還條目時候為14.1年。
年青人債務纏身,老年人持有巨條目,這種貧富差距刺激了日今年輕人的仇富心理,有些人甚至振振有詞地將詐騙白叟的犯罪過為說當作“劫富濟貧”!
年青人涉宿世未深,老年人疏于提防,這也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一些本想打工賺錢的日今年輕人上當子引誘介入犯罪。
他們的使命本家兒要有兩種:
其一,取代詐騙犯上門從受害人手里收取現金;
其二,取代詐騙犯去ATM機取錢。
然而,這些無邪的年青人沒有想到的是,時辰,他們非但沒能拿到雇本家兒允諾的“重金”,還被犯罪組織“套牢”——家庭信息被罪犯把握,本身和親人生命平安遭到了威脅。
是以,不少年青人不得不為幕后黑手繼續“義務勞動”。
5
手藝和法令能從底子上解決問題嗎?
為了避免人們遭遇詐騙,日本擬定了各類法令加以提防。
把銀行賬戶轉給他人利用、利用他人銀行賬戶、挑唆他人讓渡賬戶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會被處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萬日元以下罰金,或同時處以刑期和罰金。
若是以讓渡他人銀行賬戶為業者,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0萬日元以下罰金,或同時處以刑期和罰金。
私行把手機號碼讓渡給他人可能觸犯罪律。
除了把手機號碼讓渡給親人或配合糊口的人以外,讓渡手機號碼必需事先取得通信運營商的贊成。若是違反這一劃定并從中取利,就有可能被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萬日元以下罰金,或同時處以刑期和罰金。
為了能讓受害者實時挽回損掉,日本還擬定了《匯條目詐騙布施法》。當受害人的財帛轉到詐騙犯賬戶后,若是對方賬戶另有余額,可以申請對其凍結,把財帛轉回給受害人。
日本差人機構和平易近間集體也做了不少事。
好比,經由過程組織講座、在媒體上發布信息、發傳單和海報等體例,提醒大師謹防詐騙。
免費標的目的65歲以上白叟出借主動通話灌音機,只要將其連在固心猿意馬德律風上,就會提醒來電者對話將被主動灌音,達到震懾詐騙犯的結果。
據差人廳統計,截止到2017年12月,共有44個都道府縣標的目的市平易近免費出借了大約8萬臺主動通話灌音機。

(圖為連在固心猿意馬德律風上的主動通話灌音機)
此外,銀行、郵局等金融機構也采納了響應的辦法。日本的很多銀行城市組織員工進行練習,教工作人員分辯出哪些白叟正遭到詐騙,進修若何提醒白叟謹防詐騙。
按照差人廳發布的數據,2017年日本各地的金融機組成功阻止了17107件匯條目詐騙,當作功阻止數目占所有匯條目詐騙案件的49.8%,為被騙者挽回了182.5億日元(約合人平易近幣10.95億元)的經濟損掉。

(圖右男人為差人,正在飾演被騙的白叟,指導銀行工作人員開展防詐騙練習)
2018年,日立歐姆龍公司開辟出一條目裝有人工智能的ATM機。若是攝像頭捕獲到操作者正在用手機通話、或是戴著口罩、墨鏡的畫面,該ATM機就會在屏幕上發布警告,要求操作者摘下口罩和墨鏡。
更厲害的是,它還會要求對方回覆與詐騙相關的問題,并按照操作者的回覆選擇是否強行中止買賣。

(圖為ATM機感知到操作者正在利用手機通話,于是在屏幕上發出警告)
在各界人士的配合盡力之下,2018年,此類案件比上一年有所削減,不外環境依然不容樂不雅,嚴重的貧富春秋差距問題仍然使得此類案件屢屢發生。
(本文圖片均來歷于收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