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是中東的一個大國,占地16.9萬平方英里(43.83萬平方公里),面積約為愛達荷州的兩倍,與伊朗、約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土耳其接壤,在波斯灣沿岸有海岸線。 美國參與了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并參與了薩達姆·...
伊拉克是中東的一個大國,占地16.9萬平方英里(43.83萬平方公里),面積約為愛達荷州的兩倍,與伊朗、約旦、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土耳其接壤,在波斯灣沿岸有海岸線。

美國參與了2003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并參與了薩達姆·侯賽因的推翻。
文明的搖籃,歷史上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在那里,第一個有記錄的文明,蘇美爾人,在幾千年前繁榮昌盛。蘇美爾人之后是公元前24世紀薩爾貢統治下的阿卡迪亞帝國,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統治下的巴比倫人,公元前10世紀尼布甲尼撒統治下的亞述人,公元前7世紀尼布甲尼撒統治下的迦勒底人。拿伯波拉撒的兒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將繼續極大地擴大巴比倫的榮耀,伊拉克是一個中東國家,面積達168000平方英里。

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后,波斯人開始向巴比倫進攻。到公元前6世紀,他們征服了巴比倫,并一直控制著巴比倫,直到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奪取了控制權。希臘人保留了對該地區的控制長達兩個世紀,后來被帕提亞人奪去,而薩珊王朝的波斯人則把它奪走了。

薩珊王朝將伊拉克作為伊朗帝國的一部分統治了許多世紀,直到公元7世紀阿拉伯-伊斯蘭擴張到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征服了伊朗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今天的伊拉克。

伊拉克和伊朗有著漫長而復雜的交織歷史。
盡管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了對當地部落、伊朗和馬穆魯克人的控制,但他們基本上會保留這片領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20年,伊拉克被英國接管,英國人創造了新領土的現代邊界,沒有考慮到諸如北部庫爾德人這樣的種族群體。
英國的統治在1932年結束,該國被宣布獨立,在哈希姆王朝的統治下。這一直持續到1958年,君主制被軍人推翻,他宣布這個新國家為共和國。1963年復興黨掌權,盡管他們很快在政變中被推翻。幾年后,復興黨在1968年再次掌權。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伊拉克的經濟將增長,工業部門將大幅增長,1979年,總統下臺,并任命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為他的繼任者。第二年,侯賽因對伊朗宣戰,此后8年,兩國都被戰火摧毀1990年,伊拉克再次宣稱對其小鄰國科威特擁有所有權,伊拉克入侵,美國發動進攻,結果伊拉克受到嚴厲的經濟制裁,幾乎沒有基礎設施美國還在該國北部設立了禁飛區,理論上是為了保護那里的庫爾德人,他們在侯賽因統治下屢次成為暴行的受害者。
2003年,美國以所謂的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劃為由,入侵伊拉克,在2005年初舉行了自由選舉,選舉產生了一個議會政府。美國和一個支持國家的聯盟仍然支持政府對抗經常性的襲擊,而現在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場內戰。
庫爾德北部地區仍然非常緊張,隨著庫爾德人繼續討論完全獨立的問題。盡管庫爾德人已經實現了很大程度的自治,但許多人認為這種自治只是走向獨立的一步。還有待觀察的是,擁有自己的庫爾德人的鄰國會如何對待這些行動。
訪問這個國家可能很困難,因為簽證一般只發給那些有公務的人,如記者或援助人員。商業航班本身很少,所有進入該國的邊界都關閉了。盡管有很多美麗的景點可以參觀,包括像文明一樣古老的城市廢墟,直到政局出現定居下來后,這個國家實際上是封閉的。

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國王和巴比倫人生活在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