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用債務和股權的資金為其活動提供資金。債務是指公司從外部獲得的貸款。權益是指公司所有者或股東投資于公司的資金。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其長期負債與權益的比率。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是指公司的最佳債務與權益比...
一個公司用債務和股權的資金為其活動提供資金。債務是指公司從外部獲得的貸款。權益是指公司所有者或股東投資于公司的資金。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其長期負債與權益的比率。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是指公司的最佳債務與權益比率堅定,使融資成本最小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權衡理論中,債務成本總是低于股權成本,因為債務利息可以免稅。權益成本通常包括公司分配給所有者或股東的股息——公司可以延遲或減少的股息。債務持有人對公司資金有優先要求權,企業只有在履行了一定期限內的債務義務后才能向股東支付債務。債務成本較低,但同時也帶來了無法按時償還債務的風險,這可能會導致破產。因此,企業必須找到一個最優的資本結構,使融資成本最小化,同時將風險降至最低破產。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可以通過計算其最小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來計算。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用4%的債務來獲得30%的資金,用10.5%的股權來獲得70%的資金,那么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0.30×4%)+(0.70×10.5%)=8.55%該公式表明,企業以債務作為唯一的資金來源,可以獲得4%的最小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但這并不是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因為企業將面臨破產的高風險其他因素也導致了僅僅用債務為企業活動融資來實現最佳資本結構是行不通的,放款人通常關心公司的償付能力,然后提高公司貸款的利率,股東也會擔心破產,堅持要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債務和股權的成本都會增加,增加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如果一個公司知道在所有可能的債務比率水平下的權益和債務成本,它就可以計算出它獲得最小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點,這就是它的最佳資本結構,根據權衡理論,如果公司的負債與權益比率低于最優水平,那么它將為其資金支付過高的費用,并且可以通過借貸更多的資金來降低資本成本;如果公司的負債與權益比率高于最優水平,那么它也會為其資金支付過高的費用,因為貸方和股東認為公司風險太大,企業可以通過償還債務或發行新的股本來降低資本成本,而權衡理論的批評者不同意用這種方法來找到最優的資本結構他們說,在現實生活中,股東、貸款人和管理者可能并不總是按照這一理論行事,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貸款人和股東對公司的了解比管理者要少,而經理人可能不會為公司的最佳利益行事
-
發表于 2020-08-07 17:43
- 閱讀 ( 1183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