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著格陵蘭島的冰表明世界正處在4000萬年前開始的冰河期的中間科學家們不能確切地說是什么導致了冰河期,盡管有許多相互牽連的變數在起作用,這些變數包括大氣成分(溫室氣體)、地球軌道的微小變化(稱為米蘭科維奇周期)、地球的反照率(反射率)、地球表面不同點地殼位置和數量的變化、太陽輸出量的變化、大流星撞擊、甲烷包合物的釋放以及超火山作用。已知短期(40000/100000年)周期是由地球軌道變化引起的
在最近的冰期,阿拉斯加通過白令陸橋與俄羅斯相連,由于南極洲和格陵蘭島都有冰層覆蓋,我們正處于冰期的中期,冰期開始于4000萬年前。冰期對地球來說是相當不典型的環境;除了六個冰期之外,地球兩極基本上沒有冰。在它們生活的時候,在離兩極幾百英里的陸地上發現了樹木化石。冰期和大滅絕一樣罕見,大約每1億年發生一次。當地球不處于冰期時,典型的全球平均溫度約為22°C(71.6°F)。在冰期,在兩極,溫度幾乎一直遠低于冰點。在冰河時期,大量的水被凍結在冰原中,降低全球海平面。在最近的冰河時期,全球海平面比現在低了約100英尺,開辟了北海等大片陸地,并通過白令陸橋將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東南亞大陸、俄羅斯與阿拉斯加連接起來,我們的祖先可以穿越到美洲,在一萬多年前,遠赴美洲的人類才能與來自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遠房表親團聚
尼安德特人進化為能在歐洲冰河時代的惡劣氣候中生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