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負性是一個原子能吸引成鍵電子到自己身上的程度。這個相對度量的組成部分包括原子獲得和保留電子的能力。兩個原子的電負性之間的差異可以用來預測鍵的相對強度。不同的標度有元素周期表是由元素中的質子數排列的化...
電負性是一個原子能吸引成鍵電子到自己身上的程度。這個相對度量的組成部分包括原子獲得和保留電子的能力。兩個原子的電負性之間的差異可以用來預測鍵的相對強度。不同的標度有元素周期表是由元素中的質子數排列的化學鍵是原子間產生分子的吸引力。分子是所有物質的組成部分。化學鍵的性質決定了許多分子的性質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殼層中運動。原子的電子殼層填充或半填充時最穩定。當原子之間共享一個或多個電子時,就會產生共價鍵。電子的軌道更靠近負電性更強的原子。雖然電子是共價的鍵,整個分子結構更牢固。在離子鍵中,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的電負性差太大,以至于電子從最小的負性原子中剝離出來。這些鍵是極性的,就像微小的磁鐵一樣,它們可以在水或其他溶劑中分解成兩個或更多個獨立的離子1934年,美國科學家Robert S.Muliken建議用電離能(IE)和電子親和力(EA)之差的一半來測量電負性,IE是從原子中移除電子所需的能量,EA是原子獲得電子時釋放的能量。他的標度沒有被采用,因為當時很難測量電子親和力,根據化學鍵的相對強度發展出了一個早期的比例尺。氟,電負性最強的原子,被賦予4.0的電負性。周期表的另一邊,鋰的電負性為1.0。銫的值為0.7,低于鋰,在周期表中,電負性從左到右增加,從上到下逐漸減小。泡林標度很好地衡量了鍵原子的類型。兩個非金屬原子之間的電負性差異例如吡啶(C5H5N)中的碳氮(C-N鍵),碳的電負性為2.5,氮為3.0,差值為0.5。非金屬原子和金屬原子形成離子鉀與氯離子的差值為2.0,氯化鉀的差值為2.0
-
發表于 2020-08-24 05:15
- 閱讀 ( 1927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