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可以通過伯頓法精煉在石油煉制初期,從原油中生產可用燃料的最常用方法是常壓分餾,這種方法既昂貴又低效,在20世紀初,少數化學家受命開發一種更好的原油精煉方法,這導致了19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發明了舒霍夫裂解法,以及1913年美國的伯頓法。這些熱裂解方法使從每桶原油中獲得的汽油百分比顯著增加熱裂解是一種可以將復雜分子還原成更簡單組分的過程。這一基本原理是伯頓法的核心,它通過熱裂解將原油分子有效地分解成有用的汽油和柴油分子。為了實現這一點,原油首先進入壓力容器,然后加熱,同時增加蒸餾器內的壓力。為了成功地裂解原油分子,所需的最小壓力約為75 PSI(517 kPA),溫度必須至少為850°F(約450°C),盡管可以使用更高的壓力和溫度。在1913年到1937年間,伯頓法是生產汽油的主要方法。1937年之后,它在很大程度上被更高效的催化裂化方法所取代。流體催化裂化比伯頓法生產的汽油體積百分比更大,同時也產生了更有價值的副產品。不過,伯頓法在燃油精煉中仍然有用,它是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下產生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