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盆是由海洋地殼形成的幾種構造之一,更具體地說,它是海平面下的碟形凹陷,允許海水流入,它以大陸邊緣為界,以不同的傾角向海延伸;這個傾角決定了流入盆地的水量。海洋盆地包含了地球的海洋,而海洋又占據了地球97%的水資源。...
洋盆是由海洋地殼形成的幾種構造之一,更具體地說,它是海平面下的碟形凹陷,允許海水流入,它以大陸邊緣為界,以不同的傾角向海延伸;這個傾角決定了流入盆地的水量。海洋盆地包含了地球的海洋,而海洋又占據了地球97%的水資源。同樣,世界上五大海洋的相應盆地也有著相似的名稱

海洋盆地有時被認為是大陸的海底對應物。海洋盆地有時被認為是大陸的海底對應物,后者是海平面以上的主要地質構造,前者是海平面以下的地質構造,即使是大陸山脈、火山鏈、平原和山谷等地貌也有海洋對應的地質構造,水下山脈被稱為海山,火山巖鏈被稱為洋中脊,山谷被稱為海洋海溝。然而,水下對應的海溝通常比海平面以上的海溝大好幾倍。不過,如果考慮到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約71%的面積,而大陸只占29%,這是可以理解的

日本海就是一個小盆地的例子大陸和海洋盆地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它們的大小有變化的趨勢。造成地球盆地大小變化的因素有很多,正如影響大陸大小的因素有很多,侵蝕通常被認為是導致海洋盆地萎縮的主要因素,同時還有來自海洋支流的沉積作用和板塊運動。活躍盆地的一些特征包括有一個升高的洋中脊,或俯沖帶附近的俯沖帶,或兩個板塊之間的邊界。例如北冰洋和大西洋盆地,它們是由于各自領土上不斷的構造活動而穩定增長的盆地。而太平洋盆地則在不斷縮小。這些盆地與導致大陸邊界轉移的同一構造活動相結合,是所謂大陸漂移的主要因素,或是不同大陸緩慢地相互靠近或遠離的過程。一個沒有這些因素的海洋盆地,其大小不會改變,被認為是不活躍的。幾個小盆地,如墨西哥灣、日本海和白令海,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里一直處于不活躍狀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