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韻腳,也叫雙和弦,有時也叫近韻,是一種可以用來在詩中制造不和諧的詩歌慣例。盡管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詩人埃德蒙·布倫登(Edmund Blunden)就使用了副押韻,許多人將這種詩歌慣例與20世紀的其他詩人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第一次世...
副韻腳,也叫雙和弦,有時也叫近韻,是一種可以用來在詩中制造不和諧的詩歌慣例。盡管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詩人埃德蒙·布倫登(Edmund Blunden)就使用了副押韻,許多人將這種詩歌慣例與20世紀的其他詩人聯系在一起,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詩人威爾弗雷德·歐文(Wilfred Owen)以其未完成的詩歌《奇怪的相遇》(Strange Meeting)中的運用而聞名。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和W.H.奧登(W.H.Auden)也在某些詩歌中使用這種部分押韻

包含副押韻的詩歌應該大聲朗讀,因為它會對詩歌的解讀和感受產生影響開頭和結尾都一樣,在改變一個單詞的元音時,可以用這種方式使用的詞包括:

W.B.葉芝在他的作品中經常使用副押韻夜/無障礙/黑色/荒涼/閣樓有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想想。有時候沒有押韻伴奏的單詞會以副押韻的形式使用例如"銀色"這個詞可以和"solver"押韻,也有一些"orange"的副押韻詞,這種詩歌技巧在威爾弗雷德·歐文的圖解詩中尤其有效,他的作品在一戰恐怖的評論中仍然引人注目。也許是最著名的副押韻最重要的是,威爾弗雷德在《奇怪的會議》中用了hall/hell:"從他的微笑我知道了那個陰沉的霍爾,/從他那死氣沉沉的微笑中我知道我們站在地獄里。"這里缺乏押韻的聲音和兩個相似的詞不能押韻,會引起一種極大的不適感和一種簡單的感覺不完全正確。這是一種不和諧的音符,與詩中令人不安的情緒很相配。與副押韻相似的技巧是半押韻。這是指單詞聽起來相似,但在結尾或開頭可能有所不同為了有一個不同的元音發音。W.B.葉芝經常使用這種技巧,押韻的詞如mouth/truth或come/fame。歐文也大量地使用了半押韻,經常在半押韻的行尾和副押韻之間穿插,使每一行的結尾都有一種扭曲的感覺副韻和半韻所說明的一點是,詩歌不應被視為一種無聲的藝術。當詩歌中包含了這些細微的語言差異時,大聲朗讀詩歌可以對詩歌的感受、解釋和感覺產生重大的影響副韻從書頁上跳下來,其他的在朗讀詩歌時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