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于6月28日,1919年,在法國凡爾賽的皇宮,凡爾賽條約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世紀70年代末,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結成了一個秘密聯盟在費迪南德大公遇刺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德國號召三重聯盟成員國聯手對抗塞爾維亞王國,意大利拒絕了,轉而與盟國作戰隨著戰爭的發展,保加利亞王國和奧斯曼帝國都站在德國一邊參加戰爭。這些中央大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可以在整個戰爭期間對多個戰線進行毀滅性的軍事打擊,戰爭從1914年到1918年肆虐,1919年凡爾賽條約正式締結戰爭結束后,中央采取了非軍事化措施,削弱了中央政權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表面上是為了遏制他們再次參戰的能力,雖然它的目的也是為了懲罰這些國家及其公民參與戰爭,但隨著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的爆發,激進政客在一些參與中央大國的國家上臺執政,并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涉及的政治,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一些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沖突源遠流長,這些沖突的后遺癥至今仍然存在,特別是在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公民繼續與納粹主義的作用作斗爭。20世紀初和中期相互斗爭的國家后來加入了聯合國、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組織,建立未來不太可能破裂的復雜聯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