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禁止在地面上進行核武器試驗。國際條約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58年,當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君主哈圖西利三世在歷史上最偉大的戰車之戰卡德什戰役之后達成了和平協議。最初刻在銀碑上的一個碎片泥塑復制品保存至今,可以在伊斯坦布爾考古館看到博物館。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可以看到已知最早的國際條約的殘片粘土副本在整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古代世界簽署了成百上千的國際條約,主要是為了結束戰爭,締結領土協定,保證盟國之間的經濟和軍事支持總部設在紐約市的聯合國,它是在1945年第一批成員國接受聯合國憲章時形成的。今天被引用最多的國際條約之一是日內瓦公約。在1864年、1906年和1929年,日內瓦公約有四個,《日內瓦四公約》處理戰時戰場傷亡人員、戰俘和平民的待遇。日內瓦四公約為保護非戰斗人員和允許由紅十字會、紅新月會等指定團體在戰場上搶救傷員提供了一個外交框架,或紅水晶徽章。國際條約被稱為《聯合國憲章》,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了聯合國,隨后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約建立了北約軍事聯盟,同年《倫敦條約》成立了歐洲委員會,1955年簽署了華沙條約,這是東歐國家和蘇聯之間的一個著名的聯盟,它幫助發動了冷戰。1959年,簽署了《南極條約》,將南極洲劃為研究區,禁止在那里進行軍事活動,并將其分成幾十個國家的一部分;1961年,簽署了《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旨在實施保護無國籍人的政策1963年,著名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簽署,禁止除地下核試驗外的任何核試驗,隨后又于1972年簽署了旨在限制彈道導彈部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以及1974年的《禁試門檻條約》,該條約禁止試驗所有當量超過15萬噸的核武器1996年簽署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旨在禁止世界范圍內任何目的的核爆炸,但該條約尚未得到批準,需要美國、朝鮮和伊朗等國簽署才能生效已經簽署了幾項涉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軍事集結的重要國際條約,其中包括《生物武器公約》、《化學武器公約》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
顯示紅十字的團體在戰場上受到保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