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人是德國發明家沃爾夫岡·馮·肯佩倫(Wolfgang von Kempelen)于1770年發明的一種國際象棋游戲機,展出了84年之久。它可以執行復雜的謎題和策略,并與人類對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對弈,贏得了絕大多數的勝利。1854年土耳...
土耳其人是德國發明家沃爾夫岡·馮·肯佩倫(Wolfgang von Kempelen)于1770年發明的一種國際象棋游戲機,展出了84年之久。它可以執行復雜的謎題和策略,并與人類對手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對弈,贏得了絕大多數的勝利。1854年土耳其人被大火摧毀,并在一系列的騙局中被揭露出來三年后,《國際象棋月刊》雜志刊登文章。土耳其人可以玩的象棋棋子。馮·凱佩倫的機器由一個穿著土耳其服裝的人的真人大小的上半身組成,柜子上有一個棋盤。柜子有許多門,打開后,可以看到一排復雜的發條狀齒輪和一個清晰的柜子。機器還配有一個棺材形狀的小盒子,馮·凱佩倫會把它放在柜子上面神秘地窺視,當一臺機器在土耳其王面前擺了兩次“如果它的對手被土耳其國王用了三次不合法的手段來對付它的時候,它就會搖動它的對手,把移動不正確的部分放回原處,下一次輪到它。在它的晚年里,這臺機器配備了一個語音盒,讓它可以說嚶chec!除了下棋,土耳其人還可以通過字母板交流,回答觀眾的問題。盡管土耳其人被展示為一種早期機器人的自動機,但《國際象棋月刊》的文章將其暴露為一臺隱藏在盒子里的人類操作員操作的機器這臺機器被設計用來誤導觀察者,例如,每當土耳其人移動時,都會發出發條般的聲音土耳其人配備了一個滑動座椅,以便操作人員在柜門依次打開時能夠躲過發現。柜子頂部的棋盤很薄,棋子是磁性的,當機器內的相應磁鐵被吸引到活動方塊上時,操作員可以看到每一個動作。操作員用一個釘板棋盤控制土耳其人,使土耳其人的左臂在柜子頂部的棋盤上移動。通過刻度盤,操作人員可以打開和關閉土耳其人的手上的棋子,進一步的機械控制土耳其人的面部表情。還有兩個黃銅圓盤,一個在機器內,一個在機器外面,這使得操作人員和演示者得以交流。土耳其人最早是為奧地利皇后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在舍恩布倫宮(Sch?nbrunn Palace)創作并展出的。1783年,馮·肯佩倫(von Kempelen)帶著這臺機器開始了歐洲巡演,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巴黎與之對決。馮·肯佩倫于1804年去世,三年后,他的兒子將這臺機器賣給了音樂家約翰·內波穆克·馬爾澤爾,后者對機器進行了改進,并將其展出,直到1838年去世。馬爾澤爾獲得這臺機器后不久,拿破侖造訪了朔布隆宮,想借此碰運氣,在1826年首次在美國展出之前,他還曾在古巴展出過這臺機器。1838年,他在海上遇難,留下土耳其人和船長在一起。回到歐洲后,機器幾次易手,最終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皮爾博物館展出。7月5日,它在一場大火中被毀1854年,洛杉磯魔術師設備制造商約翰·高根(John Gaughan)于1984年開始用原來的棋盤重建土耳其人,歷時5年完成,1989年11月首次展出高根的版本與原始土耳其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由計算機控制的
-
發表于 2020-09-04 19:26
- 閱讀 ( 864 )
- 分類:其他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