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從太陽接收能量,主要是以光的形式,其中一些被吸收并使地球變暖,使地球以熱或紅外輻射的形式輻射能量,從而在輸入和輸出能量之間保持平衡。各種因素影響著吸收的太陽光的量和能量的輻射速率當這些因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
地球從太陽接收能量,主要是以光的形式,其中一些被吸收并使地球變暖,使地球以熱或紅外輻射的形式輻射能量,從而在輸入和輸出能量之間保持平衡。各種因素影響著吸收的太陽光的量和能量的輻射速率當這些因素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時,可以預期能量流在特定的年平均溫度下達到平衡,輸出和輸入的能量相同。如果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發生變化,就可能導致輸入和輸出能量之間的不匹配,從而導致整體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或降低。輻射強迫的一般定義是這種平衡的正或負變化程度,通常用瓦特每平方米(W/m2)表示。

大多數天氣發生在對流層,即地球的一層;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商定的輻射強迫的一個更具體的定義是一個因素改變對流層能量平衡的程度,對流層是大氣的最低層,幾乎所有的根據IPCC,以1750年作為代表前工業時代的基準日期,截至2007年,總輻射強迫值估計為1.6w/m2。影響能量平衡的因素可能是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和火山噴發產生的大氣塵埃總的來說,輻射因子是導致全球氣溫上升的最積極因素,這導致了全球氣溫的上升。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燃燒增加了大氣中某些氣體的含量,特別是二氧化碳(CO2)和氣溶膠,如煙霧和煙塵顆粒。二氧化碳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它基本上對陽光是透明的,但是吸收紅外線,所以當它允許太陽的能量進入時,它阻止了熱量的向外輻射,導致正輻射強迫。據估計,201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從前工業時代的約270百萬分之二(ppm)上升到近390 ppm。氣溶膠輻射強迫更難量化,因為不同氣溶膠的透明度不同,關于光和熱的反射率和吸收。一般來說,煙塵和煙霧顆粒會吸收熱量,并有助于產生正輻射強迫,而更具反射性的氣溶膠,如硫酸鹽,是燃燒含硫燃料所產生的,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氣溶膠效應的估計由于也可能減少到達地表的陽光量而變得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