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生黃茋、白術、防風、當歸、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蟬蛻、甘草、細辛,水和煎鍋。
白芍15克,生黃茋20克,白術、防風、當歸、辛夷子、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蟬蛻、甘草各6克,細辛3克。吃法:水煎,日1劑,服2次,1個月為1療程。療效:服藥1-2療程,有效率高達97%。
白芍:有較好的抗菌感化及直接抗病毒感化,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
生黃茋: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利水的功能,本家兒治氣貧血弱、自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腎炎浮腫、卵白尿、糖尿病、慢性潰瘍等癥。
白術: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防風:用于傷風頭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破感冒。
當歸:用于貧血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毀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毀傷。
辛夷子:辛夷有局部收斂、刺激、麻醉和治療鼻炎感化。本家兒治頭痛,鼻淵,鼻塞欠亨,齒痛等。
五味子:用于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冷汗,津傷口牽蘿補屋,短氣脈虛,內熱消牽蘿補屋,心悸掉眠。
石菖蒲: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
蟬蛻: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癇,目赤,翳障,疔瘡腫毒,破感冒。
甘草: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痛苦悲傷,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細辛:本家兒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
以上內容均為小我經驗,用藥和治療方式需遵醫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