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擺和其他鐘擺一樣,由一個懸掛在繩子或金屬絲上的重物組成。重物被提起,然后松開,擺錘在垂直面上來回擺動,直到與上面的附著點或周圍的空氣發生摩擦,使其減速。然后,擺錘,像秋千一樣,19世紀中葉之前,物理學家利昂·福柯意識...
福柯擺和其他鐘擺一樣,由一個懸掛在繩子或金屬絲上的重物組成。重物被提起,然后松開,擺錘在垂直面上來回擺動,直到與上面的附著點或周圍的空氣發生摩擦,使其減速。然后,擺錘,像秋千一樣,19世紀中葉之前,物理學家利昂·福柯意識到,如果他能延長擺錘在停止前擺動的時間,并消除其上方附著物的摩擦力,就可以看到地球從其下方向外旋轉,從而證明地球是在天空下旋轉的而不是相反。福柯知道,連接在砝碼上的金屬絲越長,擺錘的擺動就越慢。他可以把上面的繩子拴在一個幾乎沒有摩擦的銷上,如果他使用一個非常大的砝碼,鐘擺擺動得如此緩慢,以至于當地球從它下面移開時,它似乎會改變方向。缺點是因為福柯鐘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鐘擺,福柯需要一座天花板很高的建筑。萬神殿,一座巨大的陵墓有一個圓柱狀的入口和高拱形的天花板,福柯鐘擺有了家。福柯擺不僅證明了地球繞著它的軸旋轉,而且像一個陀螺儀,一個自由旋轉的機器,除非被推動,它不會改變方向,它說明了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原因是地球能從鐘擺下移出是因為擺錘在運動中,它不會改變它的運動來匹配地球的運動,除非有額外的力作用在它身上法國巴黎萬神殿的福柯鐘擺花了30多個小時才到達原來的位置,比地球完成一次自轉所需的時間還多。一個簡單的方程式告訴研究人員,福柯擺最有效所需的緯度,而這個方程式預測,在赤道,地球將如果福柯在赤道上做實驗,他就不會看到鐘擺的方向有任何變化,只有一個來回的運動。北極和南極也是實驗的理想地點。在北極,福柯的鐘擺就像懸掛在北極星上一樣讓地球在24小時內從地球下面旋轉出來。網上有視頻顯示福柯擺在赤道和兩極之間的運動梯度。今天,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福柯擺,大部分都安置在世界各地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這些擺錘將不會出現永動機,由于能量的損失,重量會上升到越來越低的水平,直到它向下指向地球中心并停止。為了啟動鐘擺,最初是用一根繩子把重物提升到最大高度。然后繩子被點燃,這樣當它燒穿時,沒有額外的力影響到它鐘擺啟動時的運動。現代鐘擺通常使用磁性裝置來啟動并保持鐘擺的運動
-
發表于 2020-09-17 22:51
- 閱讀 ( 876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