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沒有比核動力潛艇更具標志性的硬件了。自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 號)下水以來,這些潛艇一直環繞著世界海洋,法國、英國和中國)在世界各地運營著數百艘核潛艇,對所有這些國家來說,導彈發射潛艇...
在冷戰時期,沒有比核動力潛艇更具標志性的硬件了。自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USS
Nautilus號)下水以來,這些潛艇一直環繞著世界海洋,法國、英國和中國)在世界各地運營著數百艘核潛艇,對所有這些國家來說,導彈發射潛艇是核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陸基導彈、戰略轟炸機,以及彈道導彈潛艇(SSBN)。

核潛艇配備了潛水員,可以用來檢查外殼的損壞情況。核潛艇比它所取代的柴油動力潛艇有著巨大的優勢。大型軍用柴油動力潛艇,自獨立戰爭以來建造的潛艇,需要空氣來燃燒,才能為電池發電。潛水時間以慢速被限制在幾天內,或者在最高速度下只有幾個小時。需要重新浮出水面的潛艇面臨著巨大的攻擊風險。相比之下,核動力潛艇是自動力的,它們的潛水時間通常只受可用的食物供應和船員的精神狀態的限制。現代核潛艇可以在不加燃料的情況下運行20或40年,例如蘇聯/俄羅斯的M級臺風使用核反應堆發電。核潛艇往往非常昂貴,與最昂貴和最先進的空中轟炸機一樣昂貴。
弗吉尼亞級潛艇,目前正在為美國海軍建造的一系列,造價約為1美元每單位80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缺乏規模經濟和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潛艇的外殼必須以非常精確的方式制造,以便潛艇能夠在深度潛水時承受最大的船體壓力。現代核潛艇有一個測試深度(和平時期允許的最大深度(作戰)大約1600英尺(488米),此時的壓力大約是水面壓力的48倍。核潛艇,僅由世界核大國運營,一般分為兩類: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潛艇,如"洛杉磯"級和"弗吉尼亞"級裝備有數十枚魚雷和巡航導彈,可打擊數百英里外的目標。彈道導彈潛艇,如"俄亥俄"級,每艘攜帶24枚核彈頭的三叉戟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