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融交易使投資者有可能實現資本損失,而資本損失又意味著稅收的扣除。為了了解通融交易的運作方式,以一個投資者為例,他或她需要虧本出售一項資產,以降低他或她的整體稅負。該投資者會找到一個同意以約為當前市場價值三分之一的價格購買該資產的買方,持有該資產數月,然后將資產出售給原所有者。為了使出售被視為洗牌,必須是平的,也就是說,買方以在融通交易開始時支付的相同價格出售資產。雙方都將從融通交易中獲益。賣方能夠確保資本損失并獲得稅收減免,從而節省大量資金。同時,買方已在約定的時間范圍內使用該資產,并將收到其持有該資產期間實現的任何股息或利息在最好的情況下,雙方都能夠完成融通交易的最后階段,并在獲得雙方希望實現的利益后退出交易。融通交易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陷。對于買方來說,資產可能無法按預期發揮作用,導致策略帶來的回報低于預期。如果市場價值的下跌在賣方提交其納稅申報表之前達到某一點,這也可能意味著,如果資產未被出售,將會出現更大的稅收減免,有效地挫敗了交易活動的全部目的。由于投資界的一些人普遍不贊成通融交易,以及這種交易所涉及的潛在風險,因此尋找其他方法來管理稅收負擔通常是一個好主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