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許多國王都以自己的軍事成就為榮,公元前1213年至1203年統治埃及的國王梅內普塔也不例外。在成功地對利比亞人發動軍事行動之后,梅內普塔下令修建一塊石碑,這是一塊雕刻的石頭或木碑,通常用作永久紀念在公元1896年...
古埃及的許多國王都以自己的軍事成就為榮,公元前1213年至1203年統治埃及的國王梅內普塔也不例外。在成功地對利比亞人發動軍事行動之后,梅內普塔下令修建一塊石碑,這是一塊雕刻的石頭或木碑,通常用作永久紀念在公元1896年,考古學家們還保留著一塊偉大的墓碑,上面寫著“偉大的戰利品”的字樣,直到公元1896年,法老王的墓碑和戰利品中都有記載這是一個國王的軍事勝利的永久記錄本身并不罕見,但它與其他石碑的區別在于它提到了以前征服過迦南土地上的幾個較小的領土,包括一個被廣泛翻譯為以色列的游牧部落“伊斯里爾”是的,那么梅內普塔石碑是第一塊提到它存在的埃及石碑。梅內普塔石碑只是轉瞬即逝地提到了梅內普塔在利比亞戰役之前占領的幾個迦南城市和部落:阿什基隆、蓋澤,雅諾阿姆和以色列(Isrir)。石碑上明確指出以色列或以色列“被浪費了,它的種子不再存在”。一些現代的石碑專家認為,碑文的最后幾行實際上是一首勝利的頌歌或詩歌的歌詞,意在歌頌國王的軍事實力。提到戰敗的迦南部落是為了提醒聽眾以前的勝利,就像現代美國國歌可能提到約克敦、葛底斯堡或諾曼底戰役一樣梅內普塔石碑將永遠提醒人們,一位埃及國王和他的軍隊曾經在戰場上遇到過所有這些敵人,并將他們徹底摧毀,在底比斯國王的最后安息地發現了梅內普塔石碑。一位被雇來翻譯文字的象形文字專家驚訝地發現了一個罕見的象形文字,它提到了一個叫做伊斯里的部落或民族。以前,除了在由以色列人自己書寫的神圣文本。考古學家和翻譯家并沒有忘記梅內普塔石碑上提到以色列的意義。在考古和歷史界,這座石碑也被稱為“以色列石碑”。石碑最終被轉移到開羅的埃及博物館,然而,圍繞著梅內普塔石碑仍存在一些爭議。許多統治者,無論是埃及人還是其他人,在執政期間都傾向于夸大自己的成就,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石碑上所列的一長串軍事勝利可能是一個皇室夸張的例子。例如,其他關于那段時間軍事行動的描述中沒有提到在迦南土地上的軍事行動。盡管埃及統治者必須鎮壓叛亂仍然是可行的或者建立對被征服領土的統治,幾乎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持梅內普塔在迦南的勝利。事實上,有一些證據表明,他在統治期間可能根本就沒有到過那個地區。如果石碑上記載的軍事勝利確實是夸大的或者大部分是虛構的,那么,對伊斯里爾的引用可能更具隱喻性而非歷史性一些翻譯人員也提出了一個論點,即象形文字“伊斯里爾”實際上可能是指敘利亞人,而不是以色列的部落。敘利亞人對埃及的軍事威脅比游牧的以色列要大得多,但許多現代敘利亞歷史學家否認發生過這樣的軍事失敗
-
發表于 2020-09-30 13:56
- 閱讀 ( 1261 )
- 分類: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