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彌撒在悉尼復興,1931年的澳大利亞。彌撒之所以被稱為紅色彌撒,源于管理彌撒的祭司所穿的顏色。紅色也指特定的圣經段落。耶穌死后50天從死里復活的使徒們,在一間屋子里,忽然遇見火舌,火舌充滿了圣靈。這些火舌清楚地意味著他們要出去傳揚耶穌的工作,火是要帶著極大的熱情去做的。用紅色來喚起火舌是一種懇請所有為他人的決定而行動的人都將以基督般的方式行事。
最早的紅色彌撒是在13世紀的巴黎舉行的最早的紅色彌撒是13世紀在巴黎舉行的,到了14世紀初,紅色彌撒開始流行到歐洲其他國家。有一段時間,特別是在新教改革時期,彌撒已經過時,但在悉尼又重新流行起來,在上世紀50年代的前半個月,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會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彌撒。直到今天,澳大利亞才開始舉行大規模的彌撒美國每年都會在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圣馬太大教堂舉行彌撒。許多在國會或司法系統工作的人都會參加這個彌撒,這個彌撒通常在10月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此外,許多與會者不是天主教徒,但肯定贊同這種指導思想參加這場彌撒并不是強制性的,任何作為政府官員或司法系統任何級別的人都是以個人身份參加彌撒的,特別是強調他們不是要把教會和國家結合起來一些政客故意避免參加彌撒,因為這似乎與政教分離相矛盾,而且傾向于天主教在各種試金石問題上的觀點許多其他人認為出席只是精神上的解脫,雖然他們可能不認同天主教對政治問題的所有觀點,但他們謙卑地認為,在制定公共政策、作出判斷、捍衛他人或決定個人命運時,來自神的一點指導并不是一件壞事許多規模較大的紅色群眾集會不是為了發表政治觀點,而是為了幫助政治家和法律界人士反思是什么引導他們做出決定的。這些群眾往往不為天主教新成員拉票,但是為了尊重人類在分配正義方面的神圣角色,許多基督徒(和許多其他宗教團體)相信這是上帝給予他的子民的禮物之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