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軟件著作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之一,它與商標權、專利權一起構成企業的知識產權,是企業投資、入股、融資等的有效無形資產,那么個人申請軟件著作權需要走哪些流程?閱讀完以下上海知識產權律師咨詢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個人申請軟件著作權需要走哪些流程
辦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基本流程:
1、網報
2、準備相關材料,打印,蓋章,郵寄
3、交到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4、受理繳費(有問題的話按要求修改直至受理)
5、二審(有問題的話會發補正通知,按要求修改,直至通過)
6、公告出證,一般在官方網站公告3工作日后出證,一般是受理之日起30工作日出證。
二、個人申請軟件著作權需要準備的材料
1、軟件源程序代碼(A4紙打印,單面,1份)
前、后各連續30頁,共60頁。(不足60頁全部提交)第60頁為模塊結束頁,每頁不少于50行(結果頁除外),在每頁的左側留出裝訂線,右上角打印或標注頁號1—60。
2、軟件用戶手冊、操作手冊、設計說明書、使用說明書等任選一種
前、后各連續30頁,共60頁。(不足60頁全部提交)第60頁為文檔結束頁,每頁不少于30行(結果頁除外),在每頁的左側留出裝訂線,右上角打印或標注頁號1—60。(若希望多交文檔,每多交一種文檔需增加文檔費),要圖文并茂,軟件的每個功能基本上都要涉及到。
3、身份證明等等。
三、申請軟件著作權的好處
1、軟件著作權申請作為軟件得到重點保護的依據《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第三十二條規定: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要規范和加強軟件著作權登記制度,鼓勵軟件著作權登記,并依據國家法律對已經登記的軟件予以重點保護。申請軟件著作權的好處
2、軟件著作權申請可作為稅收優惠的依據根據《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文件,國家對已經登記的軟件將會予以重點保護,并享受有關稅收、知識產權、融資、進出口、人才吸引等若干的優惠政策。
3、作為技術出資入股《關于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計算機軟件可以作為高新技術出資入股,而且作價的比例可以突破公司法20%的限制達到35%。現在有的地方更規定軟件可以作價100%以技術出資的規定。不過一般都要求軟件著作權應當取得登記。
以上就是上海知識產權律師咨詢為您整理的最新的個人申請軟件著作權需要走哪些流程相關內容。綜上所述,依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的規定,申請審批流程分為受理、審查、登記三個階段。上網搜找法網上海律師,了解更多上海當地法律問題。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受保護的,理由如下: 1. 中美均是WTO成員國,均應遵守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協定,同時雙方又均是《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的成員國。 2. 因此在美國享有著作權的軟件在中國應當得到同樣的保護。根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自動保護原則規定,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一經完成即自動取得保護。從理論上而言,作者創作成功后就在任一《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簽約國范圍內享有著作權,并不以登記為條件。 軟件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外國人或單位在我國申請作品著作權登記時依據國民待遇原則,與我國公民所需登記材料一致,外文資料需提交中文翻譯件(作品樣本除外)。
···································^^····································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版權局負責本轄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國家版權局負責外國以及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受國家版權局委托,負責外國以及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作品登記工作。 如:北京市版權局登記只受理北京地區的企業和個人的登記,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受理全國的企業和個人的登記。 區別:北京市版權局登記只受理只受理已發表的軟件,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受理的軟件無此限制。.北京市版權局出的證書上會由bj,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出得證書上沒有bj。.時效上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會比北京市版權局快一些。法律效應上是一樣的,證書上蓋的都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章。
···································^^····································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材料
必須提交的申請文件:
    1、《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2、申請者身份證明 -- 選交一項
    (1)企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2)機關、事業:機關、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3)自然人:身份證復印件(并簽字)
    3、源程序 -- 1份
    (1)按源程序前30頁和源程序最后30頁提交,第1頁為起始頁,第60頁為結束頁。
    不足60頁的需要提交全部源程序。每頁不少于50行(結束頁可少于50行)。在每頁的右上角標注連續頁號1-60。不要裝訂。除第60頁外,每頁不能出現半頁。
    (2)源程序中作者應是著作權人。
    (3)源程序中日期須在開發完成日期之前。
    (4)源程序中的名稱須與申請表中全稱或簡稱一致。
    4、文檔 -- 1份
    (1)(如:用戶手冊、操作手冊、設計說明書、 使用說明等等,任選一種)按文檔前30頁、后30頁提交。第1頁為起始頁,第60頁為結束頁。不足60頁的需要提交全部文檔。   每頁不少于30行(頁中有插圖或結束頁可少于30行),第60頁為結束頁。
    在每頁的右上角標注連續頁號1-60。不要裝訂。
    (2)文檔中的日期須在軟件開發完成日期之前。
    (3)文檔中出現圖片,須提供合法使用圖片的證明材料。
    (4)選擇提交的申請文件:
    申請者如果存在以下情況,要選擇提交下面文件
    1、 合作開發軟件 – 提交合同書或協議書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2、 委托開發軟件 -- 委托開發合同書或協議書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3、 下達任務開發軟件 -- 下達任務書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4、著作權人是自然人,有單位的,須填寫非職務開發證明書(須單位公章);無單位,須填寫非職務開發保證書(個人簽字)。(網上下載)
    5、繼承取得軟件——提交遺囑證明或者法院相關判決。
    6、轉讓取得軟件協議及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提交轉讓協議及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
    7、承受取得——提交承受取得證明,如工商證明。
辦理流程
    登記審查程序: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文件--→繳納申請費--→登記機構受理申請--→補正申請文件(非必須程序)--→取得登記證書
QQ:1250610941·······································································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3月23日晚,順豐控股(002352.SZ)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23.37%至1121.9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7.23%至57.97億元,對應基本每股收益為1.32元。
這一看似中規中矩的穩健增長背后,其實是順豐戰略調整之后的強勁反轉,從營業收入構成來看,順豐各項業務板塊的占比更加合理化,改變了某單一業務板塊獨占鰲頭的局面,更符合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定位。
電商件戰略帶動經濟板塊業務回暖
2019年,順豐速運物流業務實現件量48.31億票,同比增長25.84%,實現速運物流及供應鏈收入1109.01億元,同比增長23.67%。順豐借殼上市3年之后,營業收入突破千億關口,傳統業務實現收入與件量雙增長。
利潤方面,2019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3%。順豐年報稱,一方面,公司前期通過推動網絡資源融合、科技賦能經營,有效地提升營運效能及資源使用率,同時通過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降本增效取得階段性成果;另一方面,公司推出新的經濟快遞產品(特惠專配)取得超預期增長。
時效件方面,2019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為565.21億元,保持穩健增長。業務“快、準、穩”的核心優勢進一步強化,票均生命時長同比減少1.8小時,產品競爭力繼續提升。
電商件方面,順豐自2019年5月切入電商件市場,經過半年多的運營,電商件戰略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帶動經濟產品收入規模及市場占有率的迅速提升。2019年公司經濟產品業務實現不含稅業務收入為269.19億元,全年實現同比增長31.96%。
一直以來,順豐對進入電商件市場格外謹慎,資源一直是向時效件等高利潤產品傾斜,但是隨著順豐運力資源的不斷增強,公司適時調整策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2019的業務拐點就來自于新產品“特惠專配”。
從2019年5月起,順豐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新產品,目前來看,順豐2019年5月基于“填倉策略”中針對中高端電商件市場推出的特惠專配新產品效果顯著,不僅實現業務量的大幅增長,還帶動了經濟板塊業務的快速回暖,僅業務量從5月的3.46億件一路增長至12月的5.84億件,增長率也從5月的10.19%大跨度增長至12月的57.84%,從而直接帶動了經濟板塊業務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長47.54%。經濟板塊業務在2019年實現不含稅業務收入為269.19億元,全年實現同比增長31.96%。
順豐控股2019年月度業務量和增長率(單位:億件)
而從日前公布的順豐2月份經營數據來看,順豐整體業務量增速達到了近120%,依然保持快速增長,雖然快遞行業整體受到疫情和春節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件新產品對于拉動順豐整體業務量增長功不可沒。
預計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電商件仍將是順豐的重要主題之一,對于順豐來說,也需要不斷的優化運營效率。目前,順豐的單票收入中,時效件依然保持高盈利,而所增加的電商件仍然是行業內單票價格較高的,以便品質和利潤率能同時得到保證。
收入結構更多元化,快運營收破百億
2019年順豐新業務板塊收入合計達到286億元,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8.9%上升至25.6%。其中,快運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營收占比從2018年的8.9%上升到11.3%。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營收達50.94億,同比增長32.54%,營收占比從4.2%上升到4.5%;同城急送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9.52億,同比增長96.12%。國際業務營業收入28.39億元,保持穩健發展,供應鏈業務不含稅營收達到49.18億元,實現同比超11倍增長。
上述業務中,順豐快運是成長最突出的業務板塊,快運業務突破百億關口,成為了第一個突破百億營收的板塊。2019年整體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日峰值貨量突破2.3萬噸,業務增速顯著高于快運同行,在中高端市場增速保持了絕對領先,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順豐早在2015年就對快運領域有布局。2018年3月,順豐控股收購廣東新幫物流有限公司,并建立加盟制“順心捷達”快運品牌,起網以來一直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近年來隨著網速快速擴張,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目前在全網型加盟平臺中暫居第六。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順心捷達擁有加盟網點6000多個,直營場站171個,面積41萬㎡,網絡覆蓋全國294個城市、1851個區縣,初步建成全國性的網絡布局。2019年下半年累計貨量同比增長229%,單日貨量最高1.1萬噸。
2019年6月,順豐旗下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深圳市順豐快運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7月,公司正式對外發布順豐快運品牌,順豐快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與順心捷達形成了快運雙品牌。
“順心捷達”是以加盟制為主的網絡建設和商業化運營,“順豐快運”是順豐集團全資控股的直營快運企業,是順豐集團旗下與順豐速運平行的物流業務子品牌。“順豐快運”定位高時效、高質量及高服務體驗的中高端市場,“順心捷達”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雙品牌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互補,順豐在體內孵化業務獨角獸的意圖明顯。
而就在今年2月底,成立不到一年的順豐快運就獲得3億美元可轉債融資,北京信潤恒、CCP、鼎暉新嘉、Genuine、Sonics II、君聯景鑠等為投資方。按目前的估值,順豐快運已經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投資人投入真金白銀,看好的并不簡單是快運市場的巨大規模,而是看中順豐這一品牌在整合快運市場,定義行業標準的影響力,以及順豐快運板塊業務的高成長性。
數據顯示,中國零擔行業市場非常分散, 目前只有幾家全國性的競爭對手。而且目前大部分重貨快運公司只能做到“店到店“的送貨模式,用戶體驗不佳。而順豐從2015年介入重貨市場,靠幾十萬遍布全國各地的快遞小哥“門對門”服務,既節約了門店的成本,也給用戶更便捷的服務體驗。
目前,順豐快運業務已經積累了大批類似華為、美的、海信等不同行業的龍頭客戶,這些優質客戶不僅自身經營穩定,抗風險能力強,而且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為順豐快運的高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戶資源保障與持續動力。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順豐快運擁有51個快運中轉場,約1300個快運網點,快運場地面積超過175萬㎡;1.9萬余臺快運收派車輛,1134條快運干線,8170條支線,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362個主要城市及地區。2019年,順豐快運日峰值貨量突破2.3萬噸。
不僅在運營模式上不斷升級,順豐快運還從重量、時效及客戶需求方面全面升級快運業務產品,已由物流普運及重貨快運拓展至物流普運、重貨快運、重貨專運、小票零擔等。重量端細分為20-100kg,100-500kg,整車等,時效端涵蓋次日達,2-3日達,2-6日達等。
天風證券認為,目前我國快運發展處于黃金整合期,快遞行業加速向快運行業滲透,延伸業務范圍,加劇快運行業競爭格局。對于快遞公司而言,一方面公司在干線、轉運中心等環節可實現資源共享,憑借著完善的網絡體系與干線運輸能力,實現“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滿足客戶的多種需求,加強客戶黏度。未來,隨著快運門檻將逐漸變高,市場份額將加速集中在行業龍頭企業,順豐憑借前期巨大投入,全國網絡布局已初具規模,未來在資本的助推下或將在快運業務再下一城。
供應鏈業務增長超11倍,突破高附加值業務領域
而順豐布局快運業務,不僅是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力,更是公司后續供應鏈業務開展提前布局的重要一環。
年報顯示,2019年,順豐控股的供應鏈業務收入達49.18億元,同比增長1128.09%,增速超過十倍。
2018年8月及2019年2月,順豐分別完成對美國夏暉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冷鏈業務以及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供應鏈業務的收購,建立順豐新夏暉及順豐DHL公司。
之所以大手筆并購國際知名供應鏈資產,主要是為了縮短供應鏈技術學習時間,快速獲得了供應鏈領域的競爭能力,沿物流產業鏈不斷提升服務附加值,進軍更大的市場,則是順豐所謀劃的未來。
美國夏暉擁有近40年的冷鏈供應鏈管理經驗,具有領先的冷鏈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設計能力,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冷鏈物流服務和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
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中國擁有30年供應鏈管理經驗,為汽車及工業制造、生命科學與醫療、高科技及備件物流、快消品及零售等行業知名客戶提供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設計和供應鏈服務。
目前順豐與收購的兩家供應鏈公司的融合和協同已初見成效,帶動新夏暉及順豐DHL新業務增速大幅提升。順豐DHL業務收入自2019年3月起納入公司合并范圍,供應鏈業務全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49.18億元,在眾多新業務中增速最快。
公司年報稱,順豐在快速學習和復制新夏暉及順豐DHL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管理能力的同時,也在不斷注入順豐的DNA。以順豐的科技和數據為驅動力,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不斷提高業務協同,獲得了頭部客戶及行業的高度認可。
比如依托順豐物流網絡及科技能力優勢,新夏暉及順豐DHL聯手順豐大網、倉儲、同城、冷運等業務板塊,拓展開發食品生鮮、新零售餐飲及3C等行業頭部客戶供應鏈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和更高標準的供應鏈服務。
新夏暉聯合順豐冷運、順豐快運的網絡覆蓋能力與高質量運輸資源,為某高端連鎖茶飲客戶提供到店物流總包;與順豐同城的即時配送聯合,為某咖啡連鎖品牌提供到店物流服務,打造覆蓋從“產地”到“消費者”的端到端物流服務。2019年雙十一期間,順豐DHL與順豐大網協力服務于某輕奢鞋服品牌,在環節和數據上無縫合作,為客戶提供更高效快捷的供應鏈整體服務。
順豐DHL還借力DHL品牌及其多年積累的卓越口碑,協同被收購企業和順豐自身的網絡和客戶資源,大大推動了在供應鏈業務市場的拓展,特別是在汽車、醫療、消費電子以及半導體等具有高壁壘、高附加值服務的領域實現業務突破。
針對目前海外快遞物流供應商難以滿足國內企業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各國快遞物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順豐還致力于為國內外制造企業、貿易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便捷可靠的國際快遞、物流及供應鏈解決方案。除了與小米的合作,還與大疆合作,大幅改善其清關時效。未來隨著一帶一路推進,順豐將全程助力中國優秀企業“走出去”。
而在供應鏈領域布局上,順豐參與建設的鄂州機場也成為一個重要棋子。建成后將成為繼美國 UPS世界港、孟菲斯聯邦快遞總部之后全球又一個超級貨運樞紐,也是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樞紐。
安信證券的分析師認為,鄂州機場的輻射能力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將助力順豐完善全球航線網絡,拓展海外業務,構建順豐全球供應鏈網絡。在全球供應鏈一體化的背景下,順豐掌控核心節點,時刻與運力自主掌握,實現了對供應鏈環節的自主可控,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相比其他同業快遞公司,順豐控股目前已擁有國內最獨特、稀缺的綜合物流網絡系統。
2019年,公司繼續穩步推進物流網絡建設,年報數據顯示,順豐2019年固定資產賬面為189.04億元,同比增長35.35%,主要是房屋建筑物、飛機及配件增加所致。
天網方面,繼續增加飛機數量和全貨機線路條數,目前已擁有71架貨運飛機(其中自有貨機58架,外部包機13架)。地網的持續投入及運營效率優化是電商件戰略成功的關鍵所在。2019年公司是順豐切入電商件市場的重要年份,順豐在地網方面的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轉場建設方面更多的投入自動分揀,推動降本增效;干支線車輛、末端收派車輛及鐵路運力均有較大的擴充,電商倉庫的數量及面積同步增長,表明順豐電商件業務的底盤持續變得更加牢固。
科技投入賦能快遞“全周期”服務
作為三網合一的核心樞紐,信息網建設同樣突出。順豐自主研發了一套完整的智慧網平臺,包括順豐物流各項核心營運系統、順豐地圖平臺、大數據平臺、信息安全平臺、智能運維管理平臺等,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科技競爭力。
快遞物流企業向來被認為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不過順豐控股自上市以來就從未掩飾其對于“科技屬性”的偏愛,科技投入每年新增10億左右,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穩步提升至3%以上。
2019年的年報顯示,順豐控股的科技投入達到36.68億元,同比增長34.65%,已獲得及申報中的專利共有2361項,軟件著作權1220個,其中2019年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到2019年專利申請總量的60%,專利持有量在國內快遞行業排名第一。
查詢歷年年報不難發現,順豐控股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有一條清晰的脈絡。2017年,借殼上市第一年,順豐控股的科技投入就暴增108%,達到16億元,此后每年都在穩步上升,2018年、2019年,順豐的科技投入分別為27.24億元、36.68億元,占營收比重提到3%以上。上市三年,順豐在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累計超過80億元。
這些科技投入,也幫助順豐構筑起了其在行業內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實實在在地支撐起了順豐控股日常的服務體系。
以無人機為例,春節期間,突發的新冠疫情讓“無接觸物流”成為剛需。2月12日上午,順豐控股一架小型無人機降落武漢金銀潭醫院,將3.3公斤的醫療和防疫物資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從基地起飛到醫護人員簽收,用時僅7分鐘,構建起了疫區非接觸式空中應急運輸生命通道
截至3月15日,順豐無人機疫情期間共運營32天,飛行超3000架次,飛行里程近13000公里,運送超11噸的物資,其中包括防護服、手套、食品、藥品等。
上市三年80億科技投入投在哪兒
目標清晰、投入果決,是順豐對科技投入的態度,而一家綜合物流企業,為什么如此“舍得”去強化自身的科技屬性,這些巨額的科技投入,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從年報來看,順豐控股對科技的投入,主要是用在了物流科技、數智決策、綠色物流&信息安全以及智能中轉4大方面,涵蓋了快遞物流生態鏈的“全生命周期”。不難看出,順豐之所以舍得花大力氣在科技投入上,是希望借力科技,賦能整個服務鏈條,筑牢公司龐大運轉體系的堅實底盤。
比如,通過大數據技術底盤,融合收、轉、運、派各環節數據,構建數據中臺體系,提升數據開發效率和數據服務質量,支撐公司在速運、倉儲、快運、冷運、醫藥、國際、供應鏈等多個板塊的業務拓展。
而順豐智慧物流地圖平臺以順豐地圖高精地址平臺為基礎,深入應用到客戶下單、智能調度、中轉分揀、規劃運輸、末端配送與經營管理等物流全環節,提供了更貼合物流場景下的智能位置決策服務,運營迭代出國內首家工業級物流地圖服務產品,已成為順豐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的底盤引擎。
同時,順豐控股運用AI智慧決策系統,將深度學習、機器學習與時序預測技術相結合,進行業務預測、選址規劃、線路規劃、智能安檢等,實現涵蓋收派、中轉、倉管、流向、話務、特色經濟等方面,覆蓋班次、日度、月度等維度的業務預測,用于支撐人力投入、智能排班、業務高峰指揮調度等業務場景,有效輔助資源投放。
此外,順豐控股研發了多種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度定制化和模塊化的自動化分揀系統,并已批量在中轉場部署。
在快遞全流程管理上,順豐通過綜合利用計算機視覺處理、深度學習等技術,對物流場景中的貨物、人員、車輛及場地相關的視頻和圖片進行分析,系統自動檢測人員工作狀態、跟蹤貨物與車輛軌跡,預測異常行為,從而實現智能化人員車輛場地等管理、調度,有效預防貨物破損和提高場地運作效率。
更具前瞻性的是,順豐控股結合實際業務場景,全面布局物流無人機領域,建設無人機大規模商用的研發、試飛、生產、運營的標準管理體系,使其作為公司現有運力補充的同時,實現對服務覆蓋范圍的延伸,執行跋山涉水的運輸任務,實現點對點運輸和異步交接,解決諸多特殊場景的運輸難題。
近幾年,隨著快遞網絡體系越來越大,勞動成本日益提升,科技運用能力已成為推動行業升級的強大動力,快遞行業開始進入技術密集期。通過多年發展,順豐控股已經打造了強大的“天網”和“地網”,而通過科技與行業深度融合的方式,其“信息網”也正在助力公司提升運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取得業務量新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科技“DNA”逐步“兌現”,順豐有望獲得持續領先的強大動力,在支撐其長期穩健發展的同時,也打造出行業絕對領先的核心競爭力。
推薦閱讀
意大利一小鎮變“尸鎮”,75%患者死在家中!意大利兩次恩情,中國100倍回贈
美國感染人數比例遠超中國 紐約進入災難狀態! 美股又狂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