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先說結論:25歲零基礎轉行軟件測試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先潑盆冷水,如果你是覺得測試行業入門容易,不用寫代碼,互聯網高薪行業,那么我勸你不要來!
而且我比較建議非計算機專業轉行的話在開發和測試中選擇測試。
不過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展開說一下,也方便你們參考。
· 2019年軟件測試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前景趨勢(技術往哪里升級?會淘汰哪些人?)
· 軟件測試行業的年齡分布(多少歲是測試行業的瓶頸?在此之前我需要做什么?)
· 不同level的測試工程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需要學習哪些技術?怎樣不斷精進?)
· 學歷對于測試行業職業發展的影響(專科學歷如何找到工作?)
去年年底的時候,整個互聯網來了一波裁員潮。一旦說資本對于未來形勢的預期不好,就會減少投資。企業就會選擇降低運營成本。那如何降低呢,就是裁掉價值不高的人員。所以在這個形勢下,特別是今年,很多做手工測試的,都在說不好找工作,這是真實存在的。
另外就是技術的發展,CI/CD/DevOps的項目管理迭代的方法論的流行加大了測試壓力。你要是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可能認為測試就是找bug,但是測試工程師的核心是質量保證。短時間迭代越來越快的節奏下,其實已經沒有辦法再靠人力去支撐了,到時候必然就會帶來測試工程師要進行加班,而且光加班也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行業大量技術根基薄弱的測試工程師面臨淘汰和外包。**這句話聽起來比較殘酷,但是你必須要看到這種變化。通過和一些測試經理進行溝通,也都是認為現在很多的測試工程師都不及格,要么是會點點點,要么是會一點自動化。
比如說阿里的一些現狀,就是招測試開發,或者說招研發做測試,由測試開發以及研發來負責完成公司內的質量體系建設,公司的持續集成,持續交付,DevOps,以及一些質量監控平臺,剩下的點點點,外包給其他的公司來做,這是他們目前的一個現狀。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只是點點點,那么很快你將失去在大的公司的工作機會,直接會被外包公司吸收過去。
所以,這些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公司都要招聘測試開發。
說到這里,肯定很多會點點點的,都在抱怨為什么招普通的測試,還要會自動化,會語言基礎?如果前面行業發展你可以理解,那么你也就可以懂得,他們對測試是有更高的期待的,已有的測試又不能解決,所以只能在招聘中體現這一點
從社區在2018年做的行業調查數據也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混口飯吃,手工點點點已經滿足不了了,基本的也得會自動化,你說你為了不寫代碼,想進入這個行業,你覺得你能多久不被淘汰?(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要么不入行,要么就做好,就這樣,聽我的.)
因此,整個行業的趨勢及前景就是:
1.手工測試逐漸被淘汰或者大量被外包吸收;
2.測試和開發以及運維之間的“墻”在逐漸打破(左移,研發階段的質量保證;右移,發布后的質量監控);
3.因為測試開發重要性不斷的顯現,測試工程師的薪資也會不斷提高。
這幾年聽到的比較多的一個詞就是35+,因為很多大廠裁掉了35+的技術人員,同樣對于測試行業來說,35+也是一個瓶頸。
看一下測試行業的年齡分布(數據來源于社區2018年行業調查)
26-30歲,可以說這部分人是行業的主力。那么大于35歲的人,只有4%。也就是100個測試工程師,只有5個大于35歲的。5個人:100個人,平均一個人管20個人,這個比例也是非常正常的。
能夠到這個年齡且留下來的人,都是偏管理或者影響整個團隊的人。如果你在這個level里,還是帶一線團隊,那么你和其他人的價值是一樣的,那么這個年齡在這個行業是沒有辦法生存的。能力上不夠影響整個團隊,經驗上又缺乏很多東西,只是把一年的經驗用了十年,那么在整個行業是很難立足的。
如果你已經35+,那么你的簡歷里面一定要突出管理能力,突出自己的技術影響力。
所以這個圖,也是對你為了的職業規劃有一個參考,25入行,到35,10年的時間,你規劃一下你可以成長到什么程度?
自學
對于自學
控制力夠強嗎?
你的理解能力怎么樣?
優勢:金錢成本較低,能夠按照自己設定的學習計劃進行學習,時間安排也比較自由。
劣勢:自學消耗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沒有基礎的話,想要自學也是比較難的,相對于有一定基礎的,一般都是在空閑之余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想要在軟件測試的領域小有所成,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怎么也得一年半載吧。自學需要強大的自制力,需要耐得住寂寞,每天固定的堅持學習,但是遇到技術難點很容易做牛角尖,導致半途而廢。
培訓
優勢:學習時間相對較短,整體學習比較全面,學習內容也比較集中。專業老師按照大綱進行系統授課,在學習中遇到技術問題能夠快速得到解決,同時還有專項的練相對于自學,學習氣氛更加濃厚,跟同期學員對問題的探討,對拓展思路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習變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學習起來也會很有動力,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劣勢:相對于自學,培訓是需要金錢成本,一般的培訓機構學習費用都在一萬五到三萬不等左右,還要加上學習期期間的生活費,學習成本比較高。PS:從時間就是金錢的角度來看,上面說的自學優點反而不成立啦,提前工作半年的薪資估計不止一兩萬吧。
如果你不是一個自制能力很強的人,又想能夠盡快的提升技能,最好是找一家靠譜合適的培訓機構進行學習,畢竟培訓價格不是小數目,主要是看錢花得值不值,主要取決于培訓機構的質量。不過無論是培訓還是自學,自己都得努力去學習,不然說什么也無濟于事。
白一點說,就是干苦力活的。對標過來就是百度的T3、T4,阿里的P5,騰訊的T1-T2。主要的工作就是需求分析,測試方案,測試策略,測試執行,都是業務測試。當然你能夠掌握某些領域知識,比如你是測無人車的,無人車的業務是什么,我測AI,AI是什么,我去測大數據,大數據是什么,測的是電商,電商系統的架構是什么,業務知識是要懂的。再一個是帶外包團隊,可能會有一部分的外包團隊交給這一部分人去帶。主要是也就是管理這些基礎的業務測試工作。
第二個:測試開發工程師
現在第一個level是不怎么招了,多數都是從第二個level開始招。一旦提測試開發,就一定要求你懂研發,懂測試,并且有一定的深入工作的能力。從這個level開始要求你的編程能力了,Java、Python、shell、SQL,這是最基礎的,然后是業務測試。
這部分人仍然會負責一部分的業務測試的工作。老大會根據你的能力,給你安排一個比例。你能力很強,80%做技術,20%做業務,如果你能力不強,那就80%做業務,20%參與一部分技術。如果你的技術太low了,那就100%的全部做業務測試。所以這個時候會根據你的能力進行合理的時間劃分。這里面的要求就比剛才突然間就拔高了,客戶端的UI測試,服務端的接口測試,性能測試,基本上都屬于這個范疇。
面試的時候,性能與非功能測試,可能不會做一個主面試點,主要還是在自動化和編程能力。也就是目前大家出去找工作,你們最容易被卡的這一關。所以在這個level里面,也是干活的,也就是既做業務測試,也做技術上的改造,以及去寫一些自動化,但是仍然是偏重于業務的。
第三個:高級測試開發工程師/測試架構師
那么到這個level,業務測試已經非常少,甚至完全沒有了,這個時候更多的是負責整個團隊的流程管理。流程管理體系,白盒測試體系,測試工具與測試平臺的開發,再一個是質量監控,還有一個質量管理。通常一個團隊里面,會有一個測試的管理,加上1-2個高級的測試開發工程師,或者叫測試專家也行。他會搭建起整個的持續集成系統。持續集成、白盒測試、以及一些平臺的開發,主要會交給這些人負責。然后他會帶2-3個測試開發工程師,這些測試開發工程師一邊跟著他去學習,一邊去做業務。然后剩下的活兒,交給外包公司或者校招的人去做。
從調查結果來看,基本上整個行業大部分都是本科學歷了,以后專科學歷也會越來越少。
如果你是碩士或者博士,也是這個行業比較拔尖的群體,不到10%。之前我們在阿里的時候也是,看到有碩士的,基本上會特別的給高一級的。比如說你們是同樣的能力,給你的P5,別人是碩士,就會給P6。即使是級別沒有差別,也會在工資上區分開的。各家公司對于碩士有特殊的加成的。
還要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專科的占到了18%,將近20%。這個數據還是挺可怕的。如果說要裁員,專科生是首當其沖的,所以如果你是專科生,趕緊的把你的能力提升上去,把你的履歷提升上去。如果再不提升,再過個一兩年,想提升也不容易了。
如果說我是專科學歷,怎么才能進入大廠呢?
針對專科生能不能進去大公司,我們還專門咨詢了阿里、騰訊的同事,大家意見非常的明確,如果你能力很強,專科也可以的。但是多數人都很難證明自己的能力。
簡單的說,一個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和履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再一個就是可以接觸大廠的技術人員,尋找一些內推機會
最后,就是如果你已經決定想要進入這個行業,我給你一些實用的建議:
一、避免去外包公司
基于行業影響,企業需要降低成本,會更傾向于使用外包。大公司使用外包的結果就是外包市場會進一步發展,這些發展會進一步推動企業裁員的進程。如果外包能夠搞定很多事情,外包的價格又比較低,很明顯很多低級的工作會更傾向于使用外包的。
外包公司的本質是通過提供廉價勞動力賺取剪刀差的一種公司。你拿到的收入,已經被扣除了一部分了。所以你進入這樣的公司,既沒有辦法接觸到業務核心,公司也不會提供很好的培訓,也沒有很好的經驗積累,也沒有進入更深的測試實踐,所以在這里面的成長會面臨發展困境。
如果你現在在外包公司,建議你待個一年兩年就立馬要走,千萬不要留的太久,不然將來會面臨很大的發展問題。哪怕短時間內給的薪資比較高,但是一定要記住著這不是你最終的歸宿。
二、提升核心競爭力
技術能力:編程能力,自動化能力,架構能力。
首先說編程能力,你在測試行業混,Python和Java,這是兩門基礎要學的語言。這兩個你學會了,任何一家公司的要求都是可以匹配的。如果你想做的更好,你可去接觸一下go語言。多數公司即使要求你會一門新語言,也會先看你會不會Python或者Java。
第二個指標是自動化,自動化能力衡量的是你在這個領域里面是否有很強的生產力,作為一個測試工程師,最關鍵的是UI的自動化,接口的自動化,以及持續集成,持續交付。這幾個是你核心能力。其中UI自動化,接口自動化以及持續集成,是測試工程師的基礎能力。再往上走,那就是持續交付,Devops,一些白盒能力,測試的監控能力,更多的能力往研發和運維去深入,所以架構能力在這里是很重要的考核的指標。
領域知識:架構能力,業務領域,數據意識
軟實力:溝通,管理
三、職業選擇
首選名企,大廠,一線城市
別問為什么
四、學歷建設(學歷建設是長期的事情)
非本科的需要注意提升學歷
本科以上的同學注重能力和履歷
1、進入任何行業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努力,軟件測試工作也不例外,后期的你如果能學習計算機、數據庫、開發等知識,將對你的個人提升有極大幫助。
2、不要認為軟件測試是一件沒有技術門檻的工作,就可以不花心思的入手。進入行業的人員仍需要學習,想要站的更高,就需要學習更高水平的技術。
希望有勇氣改變的你,能發展得更好!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目前看來,軟件測試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待遇也挺好,據了解軟件測試行業好像是時間越長越吃香,所以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基礎的話,可以考慮從事這個行業,相信通過你自己的努力,你一定會在測試行業有很好的發展的。好運!
···································^^····································
您好,很高興和您一起討論關于軟件方面的問題,軟件測試在中國來說的確是一種軟件掃尾工作,因為軟件測試在中國大多數的職能是發現bug或者找尋錯誤,在技術方面可能要求會比較低一點,但作為一個標準的軟件測試人員的確是一個比較難的工作,只是中國很多it企業可能不是十分重視這個職業,希望您能夠綜合考慮各個方面,選擇好自己的職業,謝謝。
···································^^····································
行行出狀元!看你自己怎么給自己定位了,軟件測試做的好的話不比開發人員差的,要學的東西也很多,發展方向也有很多,如走管理路線,以后就可以管理測試團隊,走技術路線可以往性能測試,軟件測試架構師,要是從事的測試 業務很熟悉的話,以后也可以轉到做業務,看你自己的發展目標跟方向!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近日,為方便大家查看,小編匯總整理了醫療器械各大檢驗所聯系方式,以下為詳細內容:
1.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醫療器械檢定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檢所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www.nifdc.org.cn
地址:北京市天壇西里2號
受理聯系方式:
綜合業務處(檢品受理業務及外網客戶端咨詢)010-53852442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電話總機:010-67095114、010-53851616
體外診斷試劑檢定所(體外診斷試劑業務管理及技術、業務范圍)
67095599
醫療器械檢定所(醫療器械業務管理技術、業務范圍)
53852538
醫療器械標準管理研究所(醫療器械標準業務管理及技術、業務范圍)
53852609
2.北京醫療器械檢驗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www.bimt.org.cn/
地址: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通州圓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興光二街7號
受理聯系方式:
010-57901388/1488/1588
010-57901377(傳真)
郵箱:yewu@bimt.org.cn
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北大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www.pku-dmdtc.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22號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科研樓六層
受理聯系方式:
010-62179977-5265
010-62164691(傳真)
郵箱:ypsf82195265@126.com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010-62179977-5264(財務)
4.北京市藥品檢驗所(北京市保健食品化妝品檢驗中心)
網站:www.bidc.org.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科學園路25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受理電話:010-52779500
電子郵箱:bidc@bidc.org.cn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所辦公室電話:010-52779521
所辦公室傳真:010-52779525
山東省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濟南醫療器械質量管理監督檢驗中心)濟南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www.sdjczx.com/
地址:濟南市高新區世紀大道15166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辦公室電話:0531-82682920/82682940
傳真:0531-82682936
受理及抽驗辦公室電話:0531-82682950/82682960
傳真:0531-82682930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生物室電話:0531-82682901
傳真:0531-82682901
化學室電話:0531-82682912
傳真:0531-82682902
物理室電話:0531-82682902
傳真:0531-82682902
醫用電器室電話:0531-82682905
傳真:0531-82682905
包材室電話:0531-82682915
傳真:0531-82682915
微生物室電話:0531-82682981
傳真:0531-82682981
電磁兼容室電話:0531-82682917
傳真:0531-82682917
1.上海市醫療器械檢測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yjj.sh.gov.cn/gb/node2/yjj/xxgk/ztzl/n5374/n5376/index.html(現無法訪問)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銀花路1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受理:
+86(21)38019818 畢瑩
024-83780222(業務辦公室)
024-83781398(綜合辦公室)
lmti@163.com(郵箱)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省檢業務受理有源:024-83780237
國檢業務受理:024-83781390
省檢業務受理無源、藥包材:024-83780223
樣品管理員:024-83780143
監督抽驗辦公室:02483780142
2.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測試中心
網站:www.sbrtc.com/
地址:上海市局門路427號2號樓201-301
受理聯系方式:
電話:021-63034903
傳真:021-63011643
Email: biomatercenter@163.com
1.遼寧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沈陽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省藥用包裝材料容器質量監督檢驗站)
網站:www.lmti.cn/tel.aspx(無法訪問)
地址:沈陽市渾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榮路5號
受理聯系方式:
024-83780222(業務辦公室)
024-83781398(綜合辦公室)
lmti@163.com(郵箱)
其他部門聯系方式:
遼寧省檢業務受理有源:024-83780237
國檢業務受理:024-83781390
遼寧省檢業務受理無源、藥包材:024-83780223
樣品管理員:024-83780143
監督抽驗辦公室:024-83780142
2.遼寧省食品檢驗檢測院(原遼寧省食品藥品檢驗所)
網站:www.lnifc.com/(無法訪問)
地址:沈陽市沈陽區長青街58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辦電話:024-31620828/024-31620829/024-31620830
傳真:024-31620815
1.天津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天津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網站:www.mdtc.org.cn/
地址:天津市西青區海泰華科大街5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室:
王主任022-23772119
孟老師022-23772119
趙老師022-23365845
郭老師(無源)022-87175116
崔老師(無源) 022-87185188
楊老師 022-87175168
傳真:022-23675732
郵箱:tjmdtc@sohu.com
2.天津市藥品檢驗所(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潔凈監測中心、天津市藥品包裝材料監測中心)
網站:www.tjyjs.org/(無法訪問)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貴州路98號
受理聯系方式:
業務科:022-23374071
辦公室:022-23345381
傳真:022-23374068、022-23374070、022-23345381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