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各種保險,平安保險,平安財富直通車,富德保險等。部分不靠譜商貿公司,如金博萊集團,長春秀越,大展等,不管應聘什么崗位,到時候都是去五愛市場賣牙刷。還有一些什么培訓機構,打著招員工的名義招生。現在找工作壓力很大,所以大家更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騙子公司浪費時間,也不要焦急,做好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交給命運吧!
通過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查詢
實繳出資額為0(萬元) 基本就是騙子 ,一分錢不出就開公司也是醉了,法人大概都是掛靠的。
帶“商貿”的別去,是賣牙刷的
帶“科技”的別去,是培訓機構
智聯招聘現在給錢就做推廣,騙子公司騙的人防不勝防
面試地點:星光大廈,北市家園,亞貿大廈
沈陽市和平區市府大路224號北市家園一號樓一單元401 沈陽市和平區市府大路被三經街224號北市家園5號樓802 這兩個地方全是騙子公司所在地跟和平區星光大廈7樓和9樓都是一伙騙子!大家注意!!!!
租的小屋面試,工作人員超級少
亞貿大廈13層,一個辦公室注冊了好幾個公司,全在這個地方面試
大騙子
沈陽厚石商貿有限公司和長春越秀這兩個皮包公司為掩護又在智聯招聘上公開騙人呢,大家注意吧,這家公司簡直毫無底線和道德了,專門欺騙涉世未深的應往屆畢業生。
這家公司以和平區星光大廈那個樓為據點,以后還會以其他名字偽裝自己,只要是和平區星光大廈的那個就不能去,全是騙子。
就是原來沈陽金博萊商貿那個騙子公司。
這幾年經常改名!大家務必注意!!!!
他們集中在和平區星光大廈7樓和9樓,現在他們在鐵西和沈河都有分支機構,北市家園也有他們的爪牙,大家千萬別掉進魔窟!!
最近又發現這個騙子單位已經轉戰到沈陽市和平區市府大路北三經街224號北市家園5號樓802這個地方了!!!!大家注意!!!!招聘賣牙刷的推銷員,甚至可以說是傳銷人員,每天大喊大叫,開會,喊口號,全都像是中了魔一樣!
給大家歸納一下這個騙子公司可能會使用的假冒名字,以避免大家上當
名字如下 :沈陽厚石商貿有限公司 , 沈陽駿伯業商貿有限公司,遼寧國銀金融投資有限公司, 沈陽煥時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沈陽萬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沈陽商通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金博萊商貿有限公司,沈陽市特潤購商貿有限公司, 都靈文化傳媒,天眷文化傳媒,名都文化傳媒,覓途文化傳播,萬匯文化傳媒,鵬程萬里商貿,點贊文化廣告 ,沈陽市華鴻昌商貿有限公司, 沈陽運興暉商貿有限公司,沈陽金之諾會展有限公司,長春越秀,德展商貿
我是一個應屆畢業生 說一下我的經歷吧!
我本來抱著踏實肯干 勤勤懇懇的去公司奮斗的 但是半個月找工作之旅讓我徹底放棄了。
先說一個(千奇文化)
招你過去就是騙人的,騙來的人越多越好就是一個十多個人的小公司,當天試崗的有30多人讓我們騙人 尤其是應屆生缺少經驗好騙
干了一天實在良心過不去 就跑路了
第二個 (華諾醫療)
辦公地點在星光大廈,據傳說那個地方都是騙人的,尤其是7樓和9樓(由于著急找工作,就沒合計那么多)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 剛去給我們看勵志視頻(大概二十多人)我大約問了一下 都是大學生很多都是應屆的,看完視頻讓我們喊口號 大概形容一下 emmm 就是那種傳銷那種感覺 試了一天 感覺還是不行 又跑路了
以上就是我在找工作期間遇到的沈陽的騙子公司,總結一下(就是那種科技,商貿的千萬要注意了!),希望同學們引以為鑒,千萬不要入我的后塵,但是也不要放棄 畢竟我大沈陽正常公司還是很多的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ps:最后說一句話!!!
編輯于 23:01?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和平區和平大廈908現在叫沈陽聚心程商貿有限公司,就是皮包公司,就是金博萊!復試之后說是有3天試崗,這3天會講公司的發展歷程,一些團隊大佬那種,看各種勵志的演講視頻(超級演說家)樊登讀書論,公司高管牛人事跡,3天之后會給你看產品,就是牙刷皮帶還有所謂的美容儀,這些東西上面的生產公司寫的都是金博萊!然后介紹北京杭州南京出差團隊,住酒店,吃香的喝辣的,說白了就是誘惑你去出差學習(應該就是看差不多了要讓你出去賣牙刷了哈哈哈哈),出差費用我是問了之后才說先個人墊付,一個月之后公司報銷,沒問都不說,還說出差名額有限,第一天我沒申請出差,下班之前談話就問我不想出差嗎(先插一嘴,新人每天下班之前都是要單獨個經理談話的,帶你的老師先進去,出來之后你再進去),本來我就半信半疑,然后看到產品第二天就跑路啦~hhhh希望各位找工作的小伙伴不再掉坑
2019.9.11補充,剛開始去這個公司的時候因為剛到沈陽沒找房子正好公司說提供宿舍所以在宿舍住了幾天,三室一廳的房子,一個屋子4-5個人,然后我看到廚房有好多行李箱,被子啥的,反正就是很亂房子很差,黃地板,衛生間巨埋汰…反正以后找工作提供住宿的大家就多多慎重吧,還有不允許新員工互相加微信,美其名曰防止人才流出被挖墻腳,我們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啥價值值得別人挖呢??經理講話還總說他家孩子吃的櫻桃一天一百多,給我看工資,不到一個月就4W多,那我咋看他下班的時候下大雨還打車回家呢…其他的大家該說的都說了,就說這些吧。
·······································································
1.B/S和C/S其實是一種互傳信息的結構,B/S就是關系到網頁的,比如我們在BAIDU里交流,這就是個B/S的架構。 C/S就是要安裝客戶端的那種,比如QQ,你要裝了他的客戶端也就是你要裝了QQ才能使用,這就是C/S架構。測試上面沒什么異同,關鍵還是看你參與什么測試,黑盒的話還是個對業務對功能的了解,白盒的話是還是要能看懂別人寫的代碼。 2。公司用的肯定是不同的,基本上功能自動化用QTP的是多數,性能是LR,BUG管理攻擊用的不大一致,TD,QC什么都用。不過原理大都一致的,看不懂裝個漢化,自己弄下就會了。 3。沒在哪幾個地方工作過所以不清楚,不過北京的前景會好一點,工作機會多,工資也會高,不過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4。要求是人定的,每個公司的標準都不一樣,你比如MS的TEAMLEADER和國內的小公司的LEADER可以比嗎?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我認為想做TEAMLEADER,除了必須要有過硬的測試技術外,另外還有有開發的基礎,要會編程,不然怎么做高難度和更詳細的測試呢?我一向都認為不懂開發的人是做不好真正的測試的,這也是為什么好的測試在做測試前都有幾年的開發經驗。我認為要做LEADER級的,除了過硬的測試流程的掌握技術,3-5年以上的測試+1年的開發經驗,還要有可以參與UT測試的技術,當然按每個公司的情況會有改邊,這個我前面也說了。 5。游戲測試很多的,包括功能測試,單元測試都是有的,還要考慮游戲的穩定性,應用程序服務器和DB服務器的性能問題,這些都是要測試,不然打次國站,人家還沒開打,系統就奔掉了,這顯示是不行的,游戲公司的封測和內測也是測試的一種,用測試術語的話應該是北塔測試也不知道是阿而法測試吧,(不好意思沒過游戲測試,有點健忘)。
我來簡單地回答一下吧,也不知道對不對,只供你參考一下吧: 1,C/S測試時應該注意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反應;B/S測試時主要注意服務器的反應。 網上有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搜搜看。 2,目前的主流測試工具主要是MI公司的,像QTP\LR\TD\QC這類的。這幾種工具使用率比較高。 3,其他地區不太了解,上海這邊大致的薪資是如果有一年測試工作經驗大約在2500~4500之間,要看外語水平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北京比上海率高一些,其他地區應該沒有上海高。 4,項目經理的要求這個,我覺得你看一下這方面的招聘信息就應該清楚了,每家公司的要求和項目,業務都不同,對項目經理的要求也會有差異。基本來說,有過較多的大型項目經驗,帶領過一定規模的團隊,在某方面專業/行業知識較為豐富,一定的工作年限。。。我想這些是必須的吧。但是IT這個行業很難說準,你有可能隨時會被任命為經理,呵呵~ 5,有專門的游戲測試工作,比如職業試玩或者公測、內測這些都屬于測試,除此以外還有內部的專業測試人員來對游戲做針對性測試,這個基本上都是手工測試。 希望對你有幫助! 補充問題:外企的第一要求就是外語要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我們的學員去外企面試回來都反映首先要有較流利的口語應答,像英文的自我介紹,一些測試的基礎知識問答,另外大都還會有英文的筆試。大部分公司還比較關注你的IQ。 工作氛圍這個要看個人感覺了,一般來說歐美公司和國內的公司在管理上還是有差別,大公司和小公司也都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個人認為除一些超級大跨國公司有著獨特的管理方式以外,其他的都差不多。
軟件測試工程師是軟件行業中一種即年輕又古老的職業,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從事這項職業的人也越來越多。一個公司在組建一個測試隊伍的時候如何分配人員結構,從而使公司軟件測試工作水平得到提高,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本人依照自己的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測試人員的縱向結構 1、測試經理 測試經理主要負責測試隊伍的內部管理以及與其他外部人員,客戶的交流,詳細說來主要包括進度管理,風險管理,資金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交流管理等等,測試經理需要具有項目經理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測試工作開始前項目經理需要書寫《測試計劃書》,測試結束需要書寫《測試總結報告》 2、測試文檔審核師 測試文檔審核師主要負責前置測試,包括在需求期與設計期間產生的文檔進行審核,比如《業務建模書》,《需求規格說明書》,《概要設計書》,《詳細設計書》等等。審核需要進行書寫審核報告。當文檔確定后,需要整理文檔報告,并且反映介紹給測試設計師。 3、測試設計師 測試設計師主要根據需求期與設計期間產生的文檔設計各個測試階段的測試用例。(往往測試文檔審核師,測試設計師可以有相同的一組人來完成) 4、測試工程師 測試工程師按照測試用例,來完成測試工作。 但是測試人員應該有哪些人來組成呢?也就是測試人員的橫向組成,讓我們再來討論討論: 1、需要具有一定開發經驗的計算機專業人員 由于具有一定開發經驗的計算機專業人員即懂得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又有一定的開發經驗。所以對于軟件中哪里容易出錯,哪里不容易出錯他們了如指掌;他們可以分析程序的性能,軟件性能差是否是占有內存空間太多,或者是占有CPU時間太多引起的,還是其他原因,他們往往是專家。尤其是進行非功能測試的時候,他們可以更好的搭建系統測試平臺。這種人員應該占測試隊伍中一半以上。 2、需要具有本軟件業務經驗的人員 測試隊伍中需要有這樣的人員的目的在于,這些人員由于對業務非常熟悉,軟件質量的前提又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專業業務知識是計算機專業人員達不到的,所以這方面人才可以利用它們的業務知識和專業水平,參與系統需求期間的文當審核,可以發現軟件中存在的業務性錯誤。比如專業用語不準確,業務流程不規范等等,這種人才對于專業性比較強的軟件測試工作尤為重要,比如稅務,法律,藝術,CAD,CAM… 3、只需要會操作計算機的人員 由于軟件一旦賣出去之后,使用軟件的人各種各樣,各種各樣的人帶來各種各樣的操作情況,請一大部分人員在軟件測試工作后期進行測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們往往會發現專業測試人員測試不出的東西和一些希奇古怪的錯誤。這就是軟件測試學中所謂的猴子測試法。 對于一個軟件公司來說,并不是說所有的測試隊伍都需要這三種人員,實際中可以一組人代替多個角色,但是要遵循以下原則: 1、對于業務不是很專業的軟件,具有一定開發經驗的計算機專業人員與具有本軟件業務經驗的人員可以合并; 2、只需要會操作計算機的人員,可以由公司行政人員來充當。 日前一份據說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在網上以及各大媒體上流傳,據說考慮了“ 包括各城市物價水平、居住成本、交通成本、城市現代化等諸多方面因素”(見下表,單位:人民幣,元。外地務工者在以下基礎上增加1800元),共分七檔。 標準詳情: 一檔:香港18500,澳門8900; 二檔:上海5350,深圳5280,溫州5020,北京5000; 三檔:杭州4980,廣州4750,蘇州4300,廈門4100,青島4000; 四檔:南京3780,福州3380,無錫3200,天津3150,濟南3120,大連3000; 五檔:鄭州2880,昆明2800,武漢2680,海口2600,長沙2480,三亞2360,重慶2250,沈陽2100,烏魯木齊2100,西安2080; 六檔:成都1900,哈爾濱1700,呼和浩特1700,貴州1600,長春1500,蘭州1500,銀川1100,西寧1000; 七檔:拉薩900。 標準一出,是一片嘩然啊,很多人發現一覺醒來就由白領變成了民工。我的一個朋友正暗自慶幸自己按此標準屬于白領一族呢,突然一個”有戶口嗎“的問題讓他徹底無語,哈哈。不管是鬧劇也好,炒作也好,我倒是發現這個標準還不是一文不值。仔細看看和我們測試工作還有點關系啊,大體上和各個城市工作一年多的軟件測試工程師的平均米數差不多,大家對號入座吧,不過也別太認真:)
軟件測試分類很多種,有白盒、黑盒、性能、安全性等,知識很多,留下郵箱,給你基本測試電子書看看; 第二個問題,行業待遇,和地市有關,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起薪都在3000以上,另外,還和你的測試水平和經驗有關,一般的測試工程師也就2000-3000元,高級一點的5000左右,如果你做到了性能測試工程師,7000到8000都不在話下。
4月22日下午,值此第八屆綠公司年會期間,正和島島鄰互訪走進沈陽國際軟件園,30余位島親在園區F9一樓會議室傾聽了吳霽虹教授關于《傳統企業轉型的焦慮癥到互聯網+、工業4.0解決方案》的分享。島親們學習力讓人震撼,島親們在會議期間的彼此幫扶讓人感動。
主持人(正和島島親胡春濤):很榮幸站在這里以島親的身份跟大家做一個主持人的交流。這兩天綠公司年會在座很多人參加,借著這個余熱全國各地的島親來到美麗的沈陽,最美麗的沈陽國際軟件園,首先感謝軟件園的董事長趙久宏提供好的場地給大家。
另外有些遼寧島親對我們園區有所了解,一些全國島親有上午來看的,有的沒有來參加,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三塊業務,一塊業務是軟件業務,軟件業務我們做了IT業務,軟件業務做了二十多年,從1993年到現在23年時間;第二塊業務是科技園業務,從2003年開始起步,到現在是第十三個年頭;第三塊業務是科技投資,科技園的業務和科技投資是一個組合,國際軟件園是我們建設的第二個園區,截止到上月底,我們入園企業每個季度都有盤點是418家,上市公司和子公司,非常遺憾的我們今天跟吳教授也在交流,我們園區成長起來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其實有一批至少具備創業板掛牌條件的關鍵的因素,包括我們的軟件企業,前些年一直是政府不斷的推動我們掛牌掛牌掛牌,也沒有掛,現在新三板是非常好的機會,今年也是把園區入園企業新三板的掛牌作為重點,我們公司的情況簡單就是這樣。再次感謝大家今天參加這次講座,謝謝大家!
各位島親好,各位新朋友好,正和島大家都知道是中國第一高端人脈資源平臺,劉東華是創始人,原來是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的社長,這個人有多么厲害,你們到網上查一查。
正和島強基因部落是在我們正和島上由我帶領一批最優秀的成長型的企業家創建的一個最具學習力的部落。在我們部落里面,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還是學習,不過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有些是培訓,有些是論壇,有些是海外身心靈之旅,也有很多通過打打鬧鬧學習,我們有很多方法,最令人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學習方法,今天我邀請大家和我一起共創學習方法。如果今天你們滿意了,其實50%是你們和我創造的,另外50%當然就是我引導得好,如果不好跟你沒有關,跟你是不是積極的學習,是不是真正的帶著腦子來學習,是不是除了向我學習也向其他人學習,同時還挑戰我。所以這一堂課和講座是我們的共創。
我要談的話題是從傳統企業轉型的焦慮癥到互聯網+、工業4.0解決方案,在很短時間里面不想給你很大的期望,好像今天上了課就會互聯網+和工業4.0了,我們今天更多是開拓一個視野,因為我剛才看了大家的背景,基本上沒有多大重復,我們在座的企業家沒有多大重復的背景,就是多一點的好像就是健康類的稍稍相關的,其他還有機械設備。所以在講+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肯定是對行業是有非常專注性的,今天更多談共性,打開我們思路思維的心智模式。
我需要在每一桌組長帶領大家來討論,短暫的討論,把今天你們在經營企業,轉型升級,擁抱互聯網+的最焦慮的事情,你們最焦慮的事情我要知道。一個組梳理出三個,選三個共性的。
我是專門在十多年前研究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下一步的。當時2006年研究所有的大佬的500強的企業,現在沒有一個不是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困惑,甚至有些就是面臨著倒閉,而且有些就倒閉了,去年有個新的數字出來了以后,平均壽命只有15年,企業的壽命只有15年,15年以后要么就倒閉,要么就被兼并,要么可能就轉行了。還有一些專家說,在未來很快這些企業的壽命可能只有5年,它就會有巨大的變化,我們講平均壽命,不是說優秀企業。所以對企業這個壽命的焦慮,對自己在做企業的企業家肯定是非常難受的。
小米這種從一個大家看不上眼的破小米手機的,竟然能夠一針捅破天,創造出一系列的以小米生活方式為產品的電商品牌,小米公司已經不是一個手機公司就是一個電商平臺。而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跟這些產品相關的行業都面臨著多米骨的倒閉,也就是為什么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中國很多企業,很多地區倒閉潮,到今天在珠三角、長三角都還在延續,包括綠公司為什么要開這么多的會,開會有那么大的盛況是因為經濟不好,經濟好都埋頭干事不來開會,就是因為大家都焦慮,管它什么都聽,綠公司包括最后一天下午,很多人抱怨,不愿意走,沒什么新東西,但是他又不走,什么原因?就是這種心理病在作怪,焦慮病在作怪,走了怕失去了什么,來看的話又沒有得到要要的東西,這是對恐懼和焦慮,而且這種焦慮已經不是一般的成長型企業,已經蔓延到高大上的企業。
對消費者的焦慮,90后、80后等等,他們想要干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的人還不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柳傳志老爺子也不太清楚,年輕人的世界搞不懂,萬科一直在做戰略規劃,現在都看不懂了,戰略有什么意義,都沒有意義了,不可能從戰略來找到利潤的增長點,包括馬化騰已經厲害了,他也說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剛才有島親寫在上面,年齡大一點的,年齡大一點可能主要是指新的時代,年齡大的總是要消費,我到哪里去找他們。
對新玩法的焦慮,你比如說社交網絡,粉絲經濟,病毒營銷,微電商,去中心化,商業生態,在座的對這些全都知道,某一種程度上來講都嘗試過,但是問題是嘗試以后沒有作用,什么原因?現實說,我們有微信有微博不等于是網絡營銷,網上開個店,你說我網上也開了一個店,我們也有網站,不等于你有電子商務,信息化,我們也在搞信息化,結果很多企業搞了信息化以后,不搞還好,搞了以后成了一個傳統的企業,再加一個就變成笨重的企業,花了很多錢搞信息化,搞來搞去用起來還比原來復雜,原來一件事情一天可以干起來,有了信息化兩天才能干成,要繞,他以為信息化就是互聯網化。外包了,我們沒有人才就外包了,外包就把人才解決了,后來發現沒有解決。社交發帖,很多人跟著發帖,發帖以后也沒有互聯網的思維,對公司的成長一點用沒有,反倒是我在網絡上賠上了更多的時間,我們小強部落里面,原來在去年積極發言的人今年不發言了,我發現去年發了言以后把我的時間賠進去了,在網上沒有任何收益,他們去玩不是因為他們好玩,還是真的想去嘗試,希望去改變,但是這個新玩法不買賬。
5、對自己商業基因進化的焦慮
閉關:養心修煉——拒絕變化
對自己商業基因進化的焦慮,我們都在講要變革,很多企業家就開始說我要自我顛覆,自我顛覆就是要顛覆,結果一顛覆成本太大了,因為一動刀子企業就完蛋了,這個地方不動還好,一動以后本來還可以有一點點的維續的方式,結果現在維續都不行了。渴望心靈雞湯,麻木痛苦。在企業家里面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心靈雞湯的帖子滿天飛,結果成就了很多草根,草根就是在網上特別是在微信網上創建了心靈雞湯產業,他們沒事干,把原來的勵志的話說是馬云說的,王健林說的發,其實都是假的,成就了人家心靈雞湯產業,卻麻醉自己的痛苦。
很多企業說算了,這個世界太浮躁了,我去閉關養身吧,結果后來我的研究發現,養什么生,越閉關越糊涂,他去修煉去了,結果一次一次去修佛,修善,修道,越修越糊涂,其實沒有去煩,逃避。
有這種困惑不怕,怕的就是說你孤獨下去一個人在那里慢慢成長,不讓人家知道,我發現有一些企業家心里面特別不安全感,特別不愿意把他的不適或者挑戰說出來,老是覺得人家會不會瞧不起我,其實不是,這個世界我相信大家可能也開始感受到,如果我們在談互聯網+,其實首先是開放的,如果你不開放沒辦法,外面的人沒辦法把你開放,也沒有辦法把東西塞給你,你自己要開放。
我們來看看傳統企業是怎么被互聯網干掉的,“干掉”這個詞太強烈了,但是我想事實上就是這樣的,你不作為,你不開放,你不接納新的東西就是會被干掉。
首先,我在研究的時候發現,因為我們都是決策者,我們現在不是員工,如果是員工我們這個課程的內容,我們今天討論的內容不一樣,我們今天是決策者,我們一定是從對世界的變化開始的,因為我剛才講了你每天都在做決策,你在給自己和公司做決策,你的每一項決策就是對公司今天和未來怎么去互聯網+的巨大影響。
1、對于世界巨變的深刻認知(請寫下你對“世界”的的定義)
我們對世界的答案,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會是統一的,不會是這種很精確的統一。我們在看到世界的變化時有很多不同的視覺,我看到世界的變化有三個顛覆性的變化,來自于技術全球化,以及今天正在面臨的虛實交錯的世界。我已經寫好一本書,在這個月底就會隆重推出,我不具體去講它,我把幾個答案告訴大家,在書里面有詳細的描述。
▲商業世界的三個顛覆性變化:
》顛覆空間意識
顛覆我們的意識空間,我們原來的意識空間被今天這個虛實交錯的世界以及之前技術持續和全球化持續的發展沖擊、重建,也就是說像剛才大家看到的已經有很多的企業家意識到,時間、空間等等這些都是組成的,只不過我們今天的時間和今天的空間不一樣。
》顛覆對商業的世界觀、價值觀與方法論
我們對商業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方法論的改變,就是在今天的世界的變化里面,因為談到世界一定是要談到它的價值,談到它的方法,因為它是我們跟這個世界相處,我們如何相處,我們跟誰相處,我們是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內涵,如果沒有這個內涵我相信你要去理解互聯網+你會簡單的理解,當你把它簡單的理解的時候是沒有融進去的。
》顛覆舊商業模式、孕育新商業模式
今天任何一個行業商業模式一定有重新的創新的模式。
▲O2O是一種新模式或是一種新空間?
有認為它是模式的,有認為它是空間的,我們在講,其實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想,我以前我們有生活在線上嗎,今天我們在線上的時間在干什么,我們發現線上的時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它變成了是一個空間了,如果我把它僅僅認為是一種模式,我可以用A模式也可以用B模式,我的公司不用O2O模式,當你的公司不用O2O模式你就OUT了,你認為它不存在了,跟你做的事情沒有關系。你認為它是空間,它跟你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關系,和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關系。這是我們在世界觀里面碰到的很具體的,在新的世界里面碰到的具體問題。
回過頭來你會想,比如說我企業如何應用好互聯網+,這個互聯網+本來就是在一個新的空間里面,你的空間剛才哪一位企業家講設計,我非常贊同,一切都是設計,不過,有些設計是及時設計,有些設計是長遠設計,有些設計是戰略設計,有些設計是邏輯設計,有些設計是藝術設計,這堂課也是要設計的,你的設計在什么樣的場景里,我們講場景,現在的場景都變了,以前的場景就是大街,你要買東西的時候一定上大街,或者高級一點商場,今天的場景不僅僅是大街、商場,今天的場景是淘寶、天貓,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怎么擁抱?
▲互聯網是一種工具或是一個新生命體?為什么?
今天的班上同學水平高,我再加一個問題,為什么?如果你說它是工具為什么,如果你說它是新生命體為什么?
工具是人類發明的并服務于人類,既是工具也是生命體,因為互聯網作為媒介是工具,但今天的互聯網也成為一種生命常態,所以也是一種新生命體,不管是長遠還是階段性離不開它,都是生命體的一部分,使新生命體已經成為今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生命體是完整的生態體系,因為核心業務,因為它是有利于人類交流的工具,是新生命體。網絡世界虛擬模擬的生命空間,是工具改變了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因為它具有生命的諸多特征,比如自主循環、自然選擇、有能量、有工具,是一把催生新生命的工具,生命體自我成長。
對于我來講,因為我覺得它是什么,其實就是每個人的眼里,世界在每個人的眼里或者心里,你認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把它看成一個工具它就是工具,你把它看成是你的生命它就是生命,反過來可以說,你的企業認為它是工具就把它當工具用,把它認為是生命就是生命體,在設計模式的時候用。我可說它既是生命又是工具,說它是生命是因為,我會因為它而喜怒哀樂,喜怒哀樂實際上就是你的生命狀態,沒有互聯網有些生命狀態不存在,因為互聯網把這些生命狀態都激發起來了。比如說我的靈感,因為它我的靈感出來了就是一種生命。如果它是生命你怎么去設計它,在你去做你公司的商業模式的時候你怎么用好這個生命,就像你自己的生命一樣,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個工具,又是怎么去用它。
我認為這些都是對我們原來世界觀完全的一種沖擊,所以我在綠公司年會上,當時問到說,企業家今天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我說就是毀三觀,當然草根們說的是另外一回事,他們是亂吵,真正的毀三觀,就是你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方法論都變了,如果你今天還沒有變,我相信你的企業的轉型擁抱互聯網是做不好的,肯定做不好的。你比如說價值觀上,我們是利他還是利己,我們的初心是什么,出發點是什么,我們做企業為什么。比如說做企業為什么你們能寫下來嗎?現在就寫,你們做企業為什么,一句話。
▲你們做企業是為什么?
因為在我的研究里面這幾個重要的最根本的問題想不透的話,這個企業真的+不上去。你們要講真話不講大話,為生存就為生存,為了資本積累就為了資本積累,為上市就是為上市,賺錢也可以,就是要講真話。
……
你們這么一講我好激動,每個人講出來的都是一份能量,聚在這個屋子里面的能量就超大。
我不知道那天在王健林跟馬云的對話里面,你們聽出了馬云的什么,他們兩個人之間深層次的含義,不知道聽出來什么沒有。深層次的含義就是做企業為什么,其實馬云是在PK深層次的問題。他講了很多乍眼的話,生存就是做企業為什么,做企業道不同他是不會和任何人合作的,他不會為了朋友幫別人筑起防御圍墻,做企業為什么,就是互聯網新的世界,新的生命體,讓我們重新思考個人的價值觀,如果你講不透這個,說老實話你真的不懂互聯網。
比如互聯網為什么要講利他,你看到那么多的商業模式是免費模式,世界上說老實話,如果真正的完全全是免費了,那商業怎么運作?什么叫免費的模式。免費的模式實際上是先讓人受益,然后再來賺錢的模式,免費的模式跟做教堂不一樣,教堂是施舍的,跟施舍不一樣,免費的模式是說利他,免費的核心實際上就是利他,跟我們傳統好像反了不一樣,傳統說我做好了以后我才能夠為企業做得好,一點都不反,它跟做好自己是另外一回事,做好自己的意思是說我自己要強,我們的公司在這個世界上必須有價值,對他人有價值,如果企業做不好還給社會添亂,是做不了利他的。
這樣的企業在今天很多,為什么做企業沒有搞清楚。互聯網+最重要的一點,首先得把這個東西搞清楚。當你看到所有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的時候你驚訝的發現一個共性,全都是一開始免費,然后才收費,你就會問,他一開始免費他有什么樣的能力支撐免費?為什么它的免費人家能夠接受?能夠幫得到別人。比如說Google,它為什么那么多年一直免費,最后賺的錢比誰都多?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世界觀、價值觀再有一種全新的方法論創造價值,就把這種創造價值的循環就打通了,商業模式打通以后產生了巨大的威力,在這個世界巨大的威力不再是我們講的有機的發展,1+1=2的發展,而是平方數指數的發展,這個在互聯網的世界里面非常厲害。
2、由此演變出的價值元素的變化
▲請寫下你的企業最可以高價估值的三個元素是什么?
因為這是大家焦慮的,都提出來了,入口方法論這些,怎么樣的方法,怎么樣的路徑,怎么樣的往來,如何的+這些,實際上要從價值去入手的。
你們有沒有想象過,原來的房地產對應現在的虛擬房地產,網絡世界實際上是一個虛擬的房地產,如果你把它當成是一個生命的話,甚至是一個工具的話,實際上它就是一個虛擬的房地產,你在上面可以開店,可以生活,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交友、會晤、學習,如果你把房地產和虛擬房地產的價值拿來做對比的時候就會恍然大悟,當我們講房地產的時候它是有土壤,土壤是很重要的,包括有機物質、礦物質等等。土壤對應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平臺,異客微生物、部落、APP、內容、智能設備等多微的空間,這是評價好不好的重要的條件。在土壤上要做建設,建設房地產的時候是水泥、磚、瓦,你在建設虛擬房地產上用的可能就是晶體管、比特、IP等元素,由此會發現結果組成了這個地產的價值不一樣了,在虛擬房地產上就會發現鏈接很重要,因為那些建設的元素的最終是要鏈接,要讓萬物鏈接,當萬物鏈接的時候會發現,比如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經濟價值,這個項目的經濟價值可能就會給它的單體投入的初始資本,我們用M來表示,和客戶增長的平方值,也就是說我們說的網絡效益有關系,所以你才會發現,原來那個資本市場為什么那么追捧像facebook,他們都沒有盈利,結果估值那么老高,估值簡直是高得不得了,facebook按照人頭,每個人頭10美分,1億客戶就是1000萬的價值,虛擬地產估值的時候就是1000萬的平方數,就值100億。我講的是它有持續增長的網絡效益,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這樣傳的。
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一個是我們的服務業,一個是我們的制造業。
■Airbnb,倡導我的生活,是流動的空間,是濃縮的生命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