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今年暴漲170%!這家公司有何過人之處?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在哪,

    作者:海邊的黃老板 (公眾號ID:seasideboss) 導語:本文全長約6700字,建議先點贊、收藏,閑暇時泡上一杯好茶慢品。 今天跟大家聊聊長春高新。 為什么要聊這家公司呢?首先當然是因...

    今年暴漲170%!這家公司有何過人之處?(完整版)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作者:海邊的黃老板 (公眾號ID:seasideboss)

    導語:本文全長約6700字,建議先點贊、收藏,閑暇時泡上一杯好茶慢品。

    今天跟大家聊聊長春高新。

    為什么要聊這家公司呢?首先當然是因為它是今年的大牛股,最高點漲了170%+,目前依然有150%+的漲幅。其次,是因為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長春高新的營收主要來源于金賽藥業,而金賽藥業的主力產品就是生長激素,主要用于治療矮小癥,盡管這個藥物有很多學術證明,已經是相對成熟的藥品,有30多年的歷史。

    但作為巴菲特和芒格的信徒,我始終對這種揠苗助長的東西嗤之以鼻,深信快就是慢,很樸素的邏輯就是凡事都有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目前你還看不到的。這個藥品只存在了30多年,第一批使用者的后代應該出來了,目前似乎還沒有出問題的報道,但是這能夠證明沒問題嗎?從嚴謹的角度來說并不能。

    當然,我并不是醫學出身,這樣的疑慮在學醫的人看來可能完全沒有必要,但是,我想我的想法還是能代表一部分非專業人士的角度,因為我看到一個數據,這個所謂的矮小癥每年就診人數大概40萬,但是真正接受治療的僅10萬人左右。

    是什么讓這75%的人被過濾掉了,價格是一方面,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還是對安全性以及副作用的存在顧慮。

    但是,我說我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其實是從投資的角度想明白了,但如果說讓我的小孩接受這樣的治療,我內心恐怕還是有抗拒。打個比方就是,我認可煙草生意和酒精生意,但我不抽煙也不喝酒。

    那么,從投資角度我想明白了什么呢?有兩點:

    第一,我把這個東西和醫美做了類比,醫美有代價嗎?有的,但是好處是什么?能夠讓你快速獲得一些原本可能不屬于你的資源,這是這個時代對于所謂“美”的額外獎勵。

    那么這個就變成了一道算術題,就是你做了醫美后的收獲能否填平你所付出的代價,甚至還有賺?

    當然,這個問題的結果我相信大部分是不盡如人意的,但是醫美的成功之處在于,幫它“宣傳”的人(多為明星或者成功人士)讓你覺得這筆買賣是劃算的。

    所以,大量的人會趨之若鶩,而你一旦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你就沒有后退的理由,最后的結果也不重要了,但你已經投入了大量金錢。

    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會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這里“急功近利”是中性詞,因為我們有了這些所謂的科技手段,你不用別人會用,你甘心眼看著被別人超越而什么也不做嗎?

    就像我們之前分析愛爾眼科,現在的小孩家長也知道這么小就離不開屏幕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但是,你甘于讓你的小孩落后嗎?

    所以,這就是這一代人的宿命,是不可逆的,如果你的小孩能夠擁有正常的身高,從而有一份體面的收入,也能成功步入婚姻,這個價值從短期來看是非常可觀的,至于后代的問題,甚至是后代的后代的問題太長遠了,看不了這么遠,這是個講究快速見效的年代。

    第二,一旦這個技術普及率更高了,你很難避免你的女兒不碰上用了生長激素的小伙,這是概率問題,小伙很可能隱瞞自己用了生長激素的事實,所以,你很難避免你的后代不受影響,所以,這個最后的結果就是破罐破摔,這是沒辦法的事。

    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一定也會伴隨著“詛咒”。

    但是,我們做投資,其實沒必要談論這么多倫理道德的東西,真正能夠幫你賺到錢的是人性和常識,所以,正是基于這些點,我們拋棄感性因素,來看看這家公司,憑什么一年能夠漲170%,它有哪些過人之處?對我們做投資有哪些啟發?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希望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長春高新的業績增長動力來自哪幾個方面?

    2)資本運作分析--收購金賽藥業剩余29.5%的股份對公司有怎樣的影響?

    3)試圖為長春高新做未來5年的估值預測。

    好,閑話不多說,進入我們的正題。

    一、三大增長點

    長春高新的本質是一家投資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長春新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其主要控股公司涵蓋醫藥、醫療器械、投資管理和房地產物業等。



    這里面我們抓主要矛盾,就是把握住能為上市公司提供營收、利潤的控股公司和業務,主要是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和房地產。

    并且我們看到,金賽是營收、利潤的大頭,而且這個比例在不斷提升,華康藥業的營收雖然貢獻較大,但是利潤貢獻非常低,可以判斷它的毛利、凈利水平相對較低。



    所以,這里面比較值得探討的是,金賽藥業、百克生物和房地產,但是房地產這個行業,長春高新并不是龍頭企業,所以,我們不會重點去談它,重心還是放在醫藥這塊。

    首先,我們看金賽藥業。

    金賽藥業的業務分為四大類,分別對應于兒童生長發育、燒傷治療、輔助生殖、消化治療領域。主要產品有生長激素、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人促卵泡激素、奧曲肽、曲普瑞林等。生長激素為核心產品,2018年總體收入占比達91%,樣本醫院占比達80%;輔助生殖產品和燒傷治療產品收入分別占5%和2%。





    從收入貢獻的角度來說,生長激素系列和輔助生殖系列是營收的前兩位。

    1、生長激素系列

    生長激素(GH)是由垂體前葉生長激素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激素,能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在人體生長發育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生長激素缺乏癥可帶來矮小、骨質疏松、肌肉發育不良、易患心血管疾病、性發育不良、易衰老等一系列癥狀。

    生長激素主要用于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重度燒傷和下丘腦-垂體疾病所致生長激素缺乏等病癥,兒童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矮小癥在三種主要適應癥中最為普遍。臨床上,矮小癥是指兒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于5厘米者。而生長激素缺乏是矮小癥的主要導致因素之一。

    2018年國內生長激素市場規模約42億元(金賽藥業30億+安科生物6億+其他6億);國產生長激素已完成進口替代,2018年樣本醫院金賽藥業市場份額高達69%,安科生物16%,聯合賽12%。

    根據官方統計的數據(下表),按照2018年出生人口1500萬,2.8%滲透率及統計參數計算,新增人群每年將為金賽藥業貢獻約2.53億元增量市場(假設每年出生人口一致,新增4歲人口等同于新生兒人口)。



    需要解釋一下的是,生長激素的制劑類型分為三種,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粉針和水針,上表計算的平均年治療費用是按粉針和水針6:4的使用比例計算的。(粉針劑平均價格為23.16元/IU,水針劑單價為57.08元/IU,假設平均下來4-15歲年齡段的平均體重為30kg,則粉針年治療費用約為2.5萬元,水針劑年治療費用約為6萬元,假設水針和分針使用者為6:4,則平均年成本為3.9萬元。)



    看到每年增量2.53億這個數據,大家應該會有疑問,2018年金賽藥業實現營收31.96億,同比增長53.36%,增量如果只有2.53億的話,怎么可能實現53.36%的增長。

    沒錯,這恰恰說明了,金賽目前的增量大頭主要來自于存量滲透率的提升,假設這兩年生長激素營收占比不變。通過下述方程:

    (31.96-20.83)/20.83=(2.8%-x)/x

    我們可以得出2017年金賽生長激素的滲透率為1.9%,也就是說2018年存量滲透率的提升大概在0.9%的水平。

    通過上訴分析,對于生長激素這款產品,我們可以梳理出其主要邏輯為:

    1)滲透率的提升;

    2)水針以及長效產品的占比提升;



    3)生長激素適應癥的研發。

    中國市場適應癥還有較大拓展空間。CFDA批準的生長激素適應癥主要有三項: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癥、重度燒傷和下丘腦-垂體疾病所致生長激素缺乏。Tumer綜合癥、兒童特發性矮小、成人GHD替代治療與宮內生長遲緩生后持續矮小正在申請中。而美國FDA批準的生長激素適應癥除以上幾種外還有諸如短腸綜合征、HIV感染相關性衰竭綜合癥等另外6種疾病。生長激素在美國經過多年使用,積累了足夠的臨床數據,療效被充分驗證。此外,根據美國JAMA雜志統計,美國的生長激素除用于治療外還廣泛應用于抗衰老與增強肌肉,而國內這部分應用還未被發掘。

    長春金賽藥業不斷開發新適應癥。公司近期就有2項適應癥得到了CFDA的免臨床試驗批準,另外還有6項新適應癥處于II/III期臨床過程中。金賽生長激素通過新適應癥鞏固其市場龍頭地位,產品進一步放量增長。



    2、重組促卵泡素系列

    輔助生殖用藥-促卵泡素:輔助生殖用藥流程為降調藥-促卵泡素/尿促性素-絨促性素-保胎藥。其中從用藥金額看,促卵泡素是最重要的輔助生殖藥品,2018年全國市場規模約在30億元左右。

    婚育和育齡推遲下,輔助生殖需求持續增長:從目前婚育情況看,高齡產婦人群占比正逐年提升,而高齡產婦的不孕不育率相比35歲以下人群顯著提高,從而選擇輔助生殖方式大幅提升,帶動輔助生殖相關藥品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二孩的放開也使得高齡孕婦人群數量出現提升。



    國產促卵泡素主要為尿促卵泡素,生產廠家為麗珠集團。在2015年金賽上市促卵泡素之前,重組促卵泡素市場全部由國外廠商占據,其中默克雪蘭諾為龍頭企業,整體促卵泡素市場份額穩定在58%左右。與進口重組促卵泡素相比,金賽產品價格僅為競品的16%-40%,性價比優勢明顯,目前市占率僅3%。

    以麗珠醫藥2018年尿源促卵泡素5.92億元收入、樣本醫院25%占比推算,促卵泡素的存量市場規模約為23.7億元。



    金賽重組人促卵泡素2015年上市,憑借價格與產品優勢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收入從2016年的1000余萬元增至2018年的1.35億元;樣本醫院市場份額從2016Q1的0.16%擴大到2018Q3的3.19%,占比提升迅速。



    對于金賽重組人促卵泡素來說,可見的邏輯主要有:

    1)存量市場市占率提升;

    2)整體市場患者數量的增加。

    很明顯,由于金賽的重組人促卵泡素并非處于龍頭地位,所以其所處的競爭環境是不如生長激素的,這個主要是從長期來說,天花板會較早出現。

    除此之外,金賽還有非常深厚的研發儲備。主要也是圍繞在生長激素和重組人促卵泡素適應癥的延伸上面。



    說完了金賽,我們再來看百克。

    百克生物是集生物疫苗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04年由長春高新出資成立,是公司疫苗業務主體,主要產品包括二類苗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和人用狂犬病疫苗。2007年百克出資收購了吉林邁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增加了狂犬病疫苗的業務。

    百克生物的人用狂犬病毒疫苗在2014年遇到技術瓶頸,簽批量大幅度下降,2013-2015年收入與利潤基本無增長。在2016年技術瓶頸克服后,即使疫苗行業處于受疫苗事件影響的下行階段,百克生物仍實現了利潤與收入的大幅增長。2018年百克生物的營收與凈利潤分別為10.32億與2.04億元,增速分別為40%和63%,受到長生疫苗事件的影響增速略有下降。

    19H1整體批簽發有所下滑,百克水痘疫苗與狂犬疫苗受影響較大。根據中檢院網站數據,19H1上半年疫苗板塊整體批簽發2.29億支,同比下降17%,其中二類苗0.76億支,同比下降20%,一類苗1.53億支,同比下降16%。行業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加之長生生物也生產水痘疫苗和狂犬疫苗,二者成為重點監管對象,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除了狂犬疫苗,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是百克另一個主力產品,其增長態勢相對穩健,并且今年也同樣受到了批簽發下滑的影響。



    除此之外,百克的重磅新品,鼻噴流感疫苗即將上市。2012年,百克生物與澳大利亞Biodiem合作并參股荷蘭Mucosis,獲得Mimopath技術,并啟動新一代“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項目,目前已進入現場核查階段,預計19年年底到20年上半年有望獲批,成為國內第一個鼻噴流感疫苗。



    全球最大鼻噴流感疫苗Flumist18-19流感季銷售額1.1億美元,銷量270萬人份,占美國流感疫苗市場的1.8%左右。長春百克的鼻噴流感疫苗(凍干)初次申報的適應癥為3~17歲齡,預計將于19年12月獲批上市。

    光大證券預計:參照市場價格,預計百克定價或為190元/針。中性預期:峰值銷量300萬人份,對應銷售額超5億元。樂觀預期:峰值銷量700萬人份,對應銷售額可超10億元。

    百克目前的總營收為10個億左右,如果是按這個銷售量級來看的話,百克未來的看點是3年營收翻倍,這個難度應該不是特別大。

    以上,我們分析了長春高新業務的三大增長點:

    1)生長激素的增長邏輯;

    2)重組人促卵泡素的增長邏輯;

    3)百克鼻噴流感疫苗新藥上市的增長邏輯。

    二、資本運作

    11月18日晚間,長春高新發布公告,公司此前擬收購子公司金賽藥業29.50%股權已經完成過戶。金賽藥業已整體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由長春高新持有99.50%股權。

    早在2012年,該公司就曾計劃收購金賽藥業30%股權,但計劃最終宣告失敗。這也就是說,從最開始提出收購到現在獲得放行,這筆交易已歷時7年之久。

    今年6月,長春高新曾披露這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交易草案。長春高新擬發行股份及可轉債購買金賽藥業29.5%股權,交易價56.37億元。同時,公司擬配套募資不超過10億元。

    重組報告書顯示,根據收益法評估結果,在評估基準日金賽藥業母公司報表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值為14.7億元,評估值為202.32億元,評估增值187.62億元,評估增值率為1276.44%。

    由于金賽藥業在2019年3月向全體股東分配股利11.24億元,故交易各方確定金賽藥業全部股東權益的交易價值為191.08億元,其29.5%的股權交易對價為56.37億元。

    長春高新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92.02%,即51.87億元;以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7.98%,即4.5億元。

    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除息調整后發股價格為173.69元/股,據此計算,公司將向金磊、林殿海直接發行股份的數量合計為2986.23萬股。本次發行可轉債的初始轉股價格同樣為173.69元/股,按照初始轉股價格轉股后的股份數量為259.08萬股,兩者總計發行股份數量為3245.32萬股。

    其中,長春高新擬向金磊發行23261688股股份及450萬張可轉換債券,購買其持有的金賽藥業23.50%股權;向林殿海發行6600641股股份,購買其持有的金賽藥業6%股權。

    這頓描述比較看上去比較繁雜,我畫了一個圖,應該清晰很多。



    重組之后,業績承諾方面,金磊、林殿海作為業績承諾方,承諾金賽藥業2019年至2021年,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5.58億元、19.48億元、23.20億元,承諾期累計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58.27億元。



    那么,我們如何來評價這筆投資呢?或者,說直白一些,這筆投資是否為上市公司股東創造了財富。

    我們拿2018年的數據做一個比較,發現每股收益提升了6.58%,說明這筆交易是有利于為股東創造財富的。



    而這個財富是如何被創造的呢?

    在巴菲特非常推崇的書《商業局外人》中舉了大量案例來說明,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如何通過低買高賣實現股東價值的提升。

    具體到這個案例,我們看,上市公司股東發行的股份購買資產的除息調整后發股價格為173.69元/股,按2018年7.29的每股收益計算,市盈率大概為24倍。

    而收購金賽藥業的付出的價格溢價為多少呢?按2018年凈利潤112864.65萬元計算,29.5%以56.37億收購,市盈率大概為17倍,如果是按動態市盈率,那么這個估值水平就更低了。

    發現了嗎,如何為上市公司股東創造財富,就是要高PE發行股份收購低PE資產,從這個角度來說,長春高新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是非常注重股東權益的。

    而由于,目前長春高新的股價為454元左右,動態PE大概在55倍,股權轉換之后,金磊和林殿海這部分股權也將直接浮盈大概90億!

    凈賺90億!

    三、未來五年估值

    最后,我們進入到本文最后一個環節---估值。

    由于我們在第一章節把公司的各項主力業務做了一個梳理,第二章節把股權收購問題也做了分析,所以,我們現在可以來給公司未來五年做一個業績估算。

    但需要事先說明的是,估值是一門藝術,并非精確科學,追求的是模糊的正確,而對于長春高新這樣的成長型公司,估值的難度尤其大,因為高增長的另一面叫高度不確定性,所以,巴菲特很少投資成長股,因為你非常難算清未來幾年的業績水平,算不清業績,你也就沒法估值。

    包括像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巴菲特也是等到其消費品屬性凸顯的時候才敢于重倉買入。

    所以,其實對于長春高新這樣的成長股,我們第一位關注的應該是核心競爭力是否出現弱化跡象,其次,才是試圖給其估值。

    關注長春高新的核心競爭力,其實就是生長激素的增長性。

    從我們前文的分析來看,目前生長激素的天花板還很高,空間還很大,并且升級(高毛利)產品的替代還在增加,后續相關適應癥的研發還在推進,加上重組之后,金磊和上市公司利益高度綁定。

    從這些最核心的綜合因素來看,長春高新未來的成長性依舊是有較高保障的,這對于企業未來3-5年的運行都是有正向促進作用的。

    下面我們分別對長春高新各項主要收入組成進行營收預測:

    1)金賽生長激素,增速2019為40%,2020-2021為30%,2022-2023為20%;

    2)百克營收我們預估在2022年實現營收的翻倍;

    3)2020年以及以后歸屬凈利潤為金賽重組后的數值。



    我對比了幾份券商研報,我的預測相對還是偏保守的,具體來說:

    1)對生長激素的增長做了降速處理;

    2)對重組促卵泡素做了降速處理;

    3)對金賽、百克以外的業務做了保守增長預測;

    4)對凈利率、毛利率的提升做了保守處理。

    追求保守是為了獲取足夠的安全邊際,當上述因素比我們估算的數值要好的時候,我們獲利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按照我們這個盈利預測水平來看,長春高新仍將長期保持高PE,這個關鍵點就在于金賽的增長什么時候減速,這個問題又回到前面我們分析的產品競爭力去了。

    我個人認為,金賽生長激素在未來3-5年時間維持較高的增速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高PE維持下去的基礎還是相對牢固的。

    四、總結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1)長春高新的業績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金賽的生長激素、重組促卵泡素以及百克的新藥鼻噴流感疫苗。

    2)收購金賽藥業29.5%股份有利于提升股東權益,并且將金磊的利益和上市公司進行捆綁,對于股價來說也是好事。

    3)試圖為長春高新做未來5年的估值預測。我們的結論是,對于高成長公司來說,估值是第二位的,主要還是看公司的主力產品競爭環境和增速,當然我們也給出了一個保守的估值模型,可以作為提升投資安全邊際的標準。

    Ps:本文僅作日常邏輯訓練分析案例,不作為任何買賣依據,也不給任何買賣建議,請大家獨立思考,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好了,今天就說這么多,記得點“在看”,下課!

    最后附上A股中期值得重點關注的行業:

    1、醫藥業。關注被錯殺的醫藥股,以低位滯漲,小而美為主;2、食品業。以低位滯漲,小而美為主;3、銀行業;4、保險業;5、長期持有優質白馬。

    深度個股文章:

    【長春高新】今年暴漲170%!這家公司有何過人之處?(上篇)

    【貴州茅臺】未來五年,貴州茅臺合理的年化預期收益率為多少?

    【萬科A】王石說萬科的年報“非常好”!到底有多好?

    【愛爾眼科】如何看待愛爾眼科的暴跌?“審判日”來了?

    【順鑫農業】如何看待順鑫農業三季度的凈利潤下滑?

    【格力電器】格力橫盤半年后再創歷史新高!憑的什么?

    【上海機場】如何看待上海機場三季報期間的調整?

    ·······································································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東北核心區在哪,附近有什么公交車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南四環路,102國路交匯處

    ···································^^····································


    ,騰訊地圖我一直都在使用,很給力.支持云端收藏地點、地鐵數據和美食數據,永不丟失.優化定位技術,定位速度更快.更新全國近萬公里路網

    ·······································································

    東北的長春高新,有沒有造假的可能?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個讓你能賺錢的公眾號,一個能抄底逃頂、絕對干貨的公眾號!

    回復‘指標’獲取中期趨勢指標;回復‘牛股’獲取歷史牛股合集


    投資界有句俗語:投資不過山海關!昨天的文章《東北造假上市公司集錦——太可怕了!》已經讓大家認識到東北企業造假的厲害之處,聞之害怕,造假可謂是蔚然成風!


    但是東北有一家企業卻與眾不同,股價排名在茅臺下面,這些年的成長有目共睹,他的名字是長春高新。


    一家于1996年上市的老企業,業務包括以金賽藥業為主的基因工程藥物、以百克生物為主的疫苗業務以及以華康藥業為主的中成藥業務,房地產業務則以高新地產為主。


    這家東北企業有沒有造假的可能呢?下面我們主要從財務的角度質疑一下長春高新!(非真實證據,本人不持有長春高新股票,純粹寫文章自娛)



    01

    疑似造假的歷史

    2011年至2013年期間,長春高新控股子公司吉林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違反國家規定,未報原批準部門審核批準,改變生產工藝,用中藥提取物“蘆丁”替代“槐花”入藥,生產血栓心脈寧片、血栓心脈寧膠囊767批,銷售金額總計4.2億元。


    3月29日,長春高新發布了澄清公告,承認了事件發生的真實性。



    3月8日、9日兩天,長春高新董事長楊占民、副董事長周偉群、總經理馬驥、董事安吉祥、王志剛、監事會主席李秀峰、監事喬林、財務總監朱興功以自籌資金增持上市公司股份。
    當然這里僅僅是疑似造假,并非坐實了長春高新子公司的造假。

    02

    造假留下的證據

    企業造假的目的是為了應對產品賣不出去,沒有利潤,導致股價大跌從而影響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家企業的管理層不持有股票,也沒有業績考核的壓力,那么自然沒有造假的動機。那么什么樣的狀態企業管理層會有造假的動機呢?


    1.高質押股票


    股票質押一旦高,那么大股東是很怕股價下跌的。影響股價跌幅最深的就是企業的業績,如果業績持續性的增長,股價自然不會下跌,相反還會大漲。


    在這樣的局面下,質押者自然有造假的沖動。這個時候講一些造假坑害小股東,傷害其他人的利益的話已經無濟于事。只要股價沒被刺破,造假沒被揭發,這些人可是知名企業家。名和利都撈到了,哪有不造假的理由。


    何況即使造假被揭發出來,賠點錢就完事了,也不會重罰。且看康得新造假119億元,原董事長最后的罰款也就60萬元,這貌似在鼓勵造假。


    長春高新有質押的股票,質押比例達到11.1%,不算太高。股東為長春高新超達投資有限公司,是大股東。將持有的一半股權進行了質押,有一定的風險。


    2.關聯交易


    并不是說關聯交易一定會造假,只是因為其造假的可能性變得很大。關聯交易其實通俗的說就是自己銷售產品給自己。


    A股市場有3家典型的公司,涉嫌利用關聯交易來進行財務作假:樂視網和神霧環保、神霧節能。下面我們來看看樂視網的關聯交易。


    樂視網在2016年的財務報表披露:從關聯方購進的商品和服務,就高達74.98億,同比上年增加47.88億。提供給關聯方提供的商品出售和服務,也就是關聯方銷售,更是高達117.85億。導致2016年應收賬款余額86.86億,應付賬款54.21億,銷售費用23.66億。


    這就是關聯交易導致的弊端,交易的事實很可能是虛假的。最后的結果形成了這些款項的掛賬,沒有形成實際的利潤。2016年樂視網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53億。因為買方和賣方都是同一個老板,也就是咱們的賈老板。



    長春高新的關聯交易存在于收購,并沒有業務上的關聯交易。


    3.大額科目值得懷疑


    企業要造假,肯定要虛增收入、成本和費用,進而讓凈利潤變得好看。既然是虛增的東西,那么這些增加的內容就是一顆顆毒瘤,最后只能沉淀下來,歸結到資產負債表里。那么具體沉淀到資產負債表的哪些科目呢?


    (1)負債、現金科目不能沉淀


    負債是企業欠別人的錢,虛增的利潤不可能給別人,那造假的人腦子是短路了。即使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造假,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所以負債所有科目造假的可能性是沒有的。


    同樣現金科目也不會是造假的聚集地,本來企業造假的原因是因為產品賣不出去,賺不到現金。如果最后企業造假把現金增加了,那真的是毀三觀了。因為現金很容易查出來,一般的審計只要有良心,基本上一逮一個準。


    但是這樣毀三觀的事情真的發生了,而且發生在康得新身上,只能說康得新的會計真的是頂尖級人才。虛構利潤119億,也就意味著2015-2018年虧損了60億,硬生生的做成了盈利60億。特別奇怪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居然和造假的利潤配比上了,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不是說現金難以造假嗎?


    其實只要大家注意一個新聞就清楚了:康得新存放于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的122億存款是虛假的。康得新用這個賬戶硬生生造出了120億的凈利潤,也揭示了康得新那丟失的100億銀行存款到底去了哪里這個謎團。


    可是這樣的報表我們檢測不出來,因為康得新直接把銀行存款多記了100億。而銀行存款使我們非常信任的資產,基本上不會造假。康得新在這上面作假,沒人能質疑清楚。



    長春高新的貨幣資金與總資產的比例一直維持在19%附近,相對來說比較健康,占比相對來說比較高。2018年末長春高新的貨幣資金余額是18.68億,領先于所有的資產明細。


    如果現金沒有造假,同時加上其他流動資產里面的理財資金,那么企業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小。


    (2)造假的匯入池


    那么造假到底在哪里能夠沉淀下來呢?我說出來,大家可能會驚訝。造假最終沉淀的科目是除了現金、交易性證券之外的所有資產科目,沒錯,是所有的。那我們來看看:


    1)應收賬款、存貨:企業造假的主要集中地。收入造假造出來了,必然虛增的那部分銷售額只能掛賬,不然還真找人要去?那會被別人打死的。


    存貨也是一樣的,收入虛增,成本自然要虛增。存貨還不變,那一眼就能看出來。


    不能說企業在很小的時候存貨每年余額有1億,當他做假賬成了世界500強,存貨余額還是1億,沒有會計這樣做賬的,那叫不符合常識的做賬。


    我們來重點看看長春高新這兩個科目的質量如何。



    隨著長春高新收入規模的增長,應收賬款的增長也是很迅速的。但是并沒有超過收入的增速,而且每年未收款的增加比值并不高,造假的可能性低。


    但是存貨這個余額就讓人很值得懷疑了。長春高新2018年末的存貨余額是18.33億,跟貨幣資金一個水平。如果是產品存貨那么高,那么就值得懷疑。


    不過慶幸的是其中的12億是房地產的開發成本,也就是說長春高新的主要業務(除去房地產業務)存貨余額只有6億,也可以看出長春高新這兩年在房地產業務上的激進。


    2016年房地產業務占比很小,這兩年積極的增加房地產業務,這點需要注意風險,長春高新的存貨是要時刻注意!


    2)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固定資產這塊我好像真的沒有辦法質疑,不能說固定資產占比高就有問題。但是財務造假最好的科目為“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非流動性資產科目,因為它們比在流動性科目上造假更隱蔽、更難以發現。


    比如應收賬款是流動資產,利用應收賬款造假,會造成利潤和現金流嚴重脫節的現象,容易引起關注,容易暴露。如果一開始就在長期資產上做假,只要做假的當年蒙過去了,以后基本就沒問題了,比如對于在建工程、固定資產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過折舊、減值的方式自然而然將黑洞化解于無形。



    長春高新的固定資產使用率這些年一直在提高,2018年達到了4.51次,意味著一塊錢的固定資產能產生4.51元的收入。同時重資產比例這些年一直在下降,如果想造假的利潤放到固定資產里,那么重資產比例不會下降的那么快,很可能會一直上升。


    在固定資產增長上,也是很正常的,并沒有出現利潤進入固定資產的嫌疑。


    3)其他


    在其他應收款上,出現了非常大額的記賬。此筆款項為下屬房地產公司根據中標的“長春高新區康達地塊舊城改造開發項目”所約新定的前期土地拆遷款。存放于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這個造假可能性不大。


    其他的資產科目,要么就是余額太小,無法作假。要么就是真實的,沒必要作假。



    03

    幾個基本的造假套路

    既然在資產科目上,我們并沒有發現長春高新的疑似的信息。但是資產端的徹查并不能保證其他地方會藏著貓膩,我們來看看一些細微之處是否藏著造假的信息。


    1.借款比例高

    既然說了長春高新的貨幣資金總體加起來有25億(貨幣資金18億+其他流動資產7億),如果是企業賺到的,那自然沒有造假的可能。但是就怕出現康得新那樣的大存大貸情況,貨幣資金是多,但是有息負債也不少!


    查看長春高新的資產負債率和有息負債率,看著還算是很健康的,并沒有出現大存大貸的現象。2018年長春高新的有息負債總額只有2.67億,跟現金比起來非常的少,也說明企業的貨幣資金不是通過拆借獲得的。



    2.客戶集中

    不怕企業的產品銷售出去,就怕銷售出去收不回錢。這樣的情況很多出現在客戶非常集中,很難準時要到貨款的時候。最典型的特征是客戶前五名的銷售額非常高,導致企業的業務靠著這幾位金主。


    長春高新沒有出現客戶集中現象,非常的健康!!



    3.毛利率過高

    由于長春高新涉及的業務很多,各業務的毛利率不同。我們把這些業務拆開了一個個的分析,與其他公司對比,看到底有什么異樣。


    在毛利率的比較上,長春高新并沒有什么異常。在生物類藥品上的毛利率與安科生物差不多,這是企業最大的業務,發展的跟同行一樣。


    中成藥和房地產業務金額不大,毛利率的波動有風險,但是不大(中成藥業務找的是步長制藥,不夠謹慎,后期再找找)


    4.國外業務占比高

    雅百特的財務造假就是通過海外業務,這些業務事務所很難審計。這家公司不僅將建材自買自賣,假冒跨國生意。而且還想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把假生意做到巴基斯坦,但經過監管機構跨境調查,參與巴基斯坦的項目完全子虛烏有。


    長春高新在2018年的國外業務4700萬,占整個收入才0.87%,不值得一提。


    5.一些聽不懂的業務

    三聚環保的業務是典型的聽不懂,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懸浮床這樣的高科技讓專業人士都搞懵了,更何況小股民。


    長春高新的業務還是讓人能夠懂的,只不過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才能弄懂。從下表可以看到很多繞口的專業名詞,是需要花一些時間弄懂,得多讀讀研報。



    同時也要注意那些我們無法接觸到的產品,見不到的業務需要多到藥店打聽打聽,多上網查查。


    6.研發費用

    公司注重創新研發,近年來研發投入持續增長,但受營收規模快速增長影響,近兩年研發投入的營收占比略有下滑。2018 年公司研發投入 4.0 億元,研發投入的營收占比為 7.4%。


    長春高新存在研發支出資本化的現象,但是比例很低可以接受。

    “資本化”是指符合條件的相關費用支出,不計入當期損益,而是計入相關資產成本,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類項目管理。


    簡單地說,資本化就是公司將支出歸類為資產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分期攤銷,不必一次性在利潤表中扣除)。使得企業的利潤不能真實的反映,有虛增的嫌疑。


    2015年,華為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研發投入596億,全部費用化,研發資本化比例為0。五年來,華為的研發投入有兩千億左右,無形資產只有27.25億。


    樂視的研發資本化率是多少呢?據他們2015年年報顯示,從2013-2015年,資本化率高達60%。


    這么高的資本化率,在全世界都是很罕見的。假如,樂視把自己的資本化率降到就10%,那么2015年當期利潤就會減少至少6億元!運用一個小小的財技,就可以多創造6億利潤。


    分析完這些,企業的現金流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大的問題。但是這三年長春高新的經營現金流并不好,這點值得注意。



    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并沒有發現長春高新造假的嫌疑。各項指標都是符合公司經營的常識,也在正常的范圍內(當然除非全部的數據造假),可以說長春高新是一家做賬比較好的企業。


    這里不能說長春高新一定是做賬就一定沒做假,只不過看這些結構和造假的套路,長春高新不存在那些現象。可能隱藏的東西我沒有看到,那只能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對待了,畢竟最近造假的企業太多了,而且白馬股居多。


    當然這里并沒有從長春高新的業務和發展來觀察,只是從財務上觀察長春高新,不是推薦給大家買賣!


    以下是長春高新的一些基本信息,僅供參考!






    (本文借鑒了一些作者的觀點,在這里感謝他們)

    暢銷書《投資第一課:零基礎輕松讀財報》作者。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讓我們一起創造財富




    本公眾號定位低估值高成長。 堅持成長股,穩定盈利為目的,使價值投資在你我心中生長。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