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稀有血型有哪些?

    說到血型,很多人都不陌生,關于A型、B型、AB型和O型血,每個人都能多多少少地說出一點,但是關于稀有血型,很多人可能就只知道新聞里常提到的Rh陽性、陰性了。其實從醫學上講,凡是檢驗出頻率低、輸血時難以找到配合血液的血型都屬于稀有血型。那么,在我們身邊的稀有血型還有哪些呢?

    如果按稀有血型的分布率來統計,最常見的稀有血型就是新聞里常說的Rh血型系統了,根據血細胞上D抗原的有無,又可以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這兩類。因為相對于其他的稀有血型,Rh血型人數的數量還算是多的,所以在臨床輸血中,Rh血型已經和ABO血型一樣成為了必查的項目。繼Rh血型之后被檢出來的第二種高分布頻率的稀有血型是Mns血型系統,關于這種血型的抗原,目前已查明的就有40多種,此外,它還有眾多的變異型,所以,新聞里偶爾也會有關于Mns血型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報道出現。

    分布再稍微少一點,但仍能算是多數派的稀有血型是Lewis血型系統與Diego血型系統,Lewis血型系統是根據血漿中的抗原來定義區分的(因為紅細胞上的該抗原是從血漿中吸附來的),Diego血型系統則是一種顯示種族差異最明顯的遺傳標記系統,與一個叫“Dia”的基因有關,據統計,在全世界人口中,印第安人的Dia基因頻率最高。此外,在稀有血型的多數派中還有一種按P1抗原區分的P血型系統,按由12種高頻率抗原,5種低頻率抗原構成的5組對立抗原區分的Kell血型系統,按由Jka和Jkb抗原區分的Kidd血型系統,按由Fya、Fyb和Fy抗原區分的Duffy血型系統,后面提到的這幾種稀有血型的分布比較具有地域差異,故很少有大量的報道出現。

    而相對于上文提到的那些血型,還有一些稀有血型更少見。比如Ok血型系統、Gil血型系統與India血型系統,Ok血型系統于1979年才被發現,而Gil血型系統直到2002年,科學家才闡明它的分子基礎,但關于它的頻率分布仍未達成統一,至于India血型系統,它由Ina低頻抗原和Inb高頻抗原組成,多數人Inb抗原頻率出現,而伊朗和阿拉伯人相對于高加索人和黑人則具有較高的Ina抗原頻率。出現頻率與之類似的還有Cromer血型系統(由Tcb、Tcc、Wesa低頻抗原和Cra、Esa、IFC、Wesb、UMC、Dra、Tca高頻抗原組成)、Gerbich血型系統(由Ge2、Ge3、Ge4抗原組成)、Chido/Rodgers血型系統(由Ch和Rg血型抗原組成)、Lutheran血型系統(由Lua/Lub和Aua/Aub2對對偶抗原組成)、Dombrock血型系統(由Doa抗原組成)、Knops血型系統(由Knb、McCb、SIb低頻抗原和Kna、McCa、Sia高頻抗原組成)、Yt血型系統(由Yta高頻抗原和Ytb低頻抗原組成)、Scianna血型系統(由Sc1高頻抗原和Sc2低頻抗原組成)、Colton血型系統(由Coa高頻抗原和Cob低頻抗原組成)、Landsteiner-Wiener血型系統(由Lwa和Lwb兩種抗原組成)。

    這些血型是不是很少見?雖然新聞上沒有,但相關的研究文獻還是能被找到不少,但還有一些血型,更是少到連文獻都極少涉及,比如如Raph血型系統、Jmh血型系統、Ii血型系統、Globoside血型系統、Xg血型系統、Hh、Kx蛋白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統。

    看到這,也許你會問,研究這些亂七八糟的血型有什么用呢?從近的方面講,認清血型能更好的完成輸血救命的工作,降低風險,從遠的方面講,血型也是人類進化的一部分,了解各個血型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研究人類的進化史,了解我們自身。

    (作者:單少杰)

    • 發表于 2015-05-03 00:00
    • 閱讀 ( 1583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