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女人裙子越短,經濟越景氣?

    1926年經濟學家George Taylor提出“裙長理論”(Hemline Theory)來形象解析關于“女人的裙子越短,經濟越景氣”的論證。

    我們無法像經濟學家那樣去闡述“裙長反映經濟”是否成立,但社會的動脈無疑會映射于時尚之中,潮流的演變也自然同時代息息相關,僅僅是關于裙子的長短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講。

    00年代

    裙長:及地

    經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和格局在飛速的發展演變中,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時期。

    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初的幾百年間,裙子的長度和廓形幾乎沒有本質的變化,及地裙擺以及束身Corset對女性的軀體的制約一直延續,時尚的規則也仍舊嚴格而拘謹,對于不同年齡、地位及社會階層都有著標準的時裝語言,不可越躋。然而新思潮的影響已經在20世紀00年代的女性服飾中初見端倪,累贅的裙撐被淘汰,S形的流暢曲線及線性裝飾成為主旨。

    由于服裝趨勢的簡約化,女人們開始在夸張繁復的頭飾和首飾上做文章,而性感的標志除了費勁勒出的酥胸、細腰、圓臀之外,隱約從裙邊中顯露的小腳也成為潮流,甚至不惜穿上小幾碼的鞋子也要換取嬌小的雙足。無論如何,約束仍舊是這一時期的時尚關鍵詞。

    10年代

    裙長:及踝

    經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是一場經濟飛速崛起的帝國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爆發的戰爭。

    20世紀10年代的服裝革命不僅使裙長縮短至了腳踝,也讓被束胸統治了幾個世紀的女人們終于可以松口氣了,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一位叫保羅·波烈(Paul Poiret)的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吸取神秘東方和古希臘靈感推出了一系列的寬松及袍式服裝,垂感與褶皺結合。除了從束胸中解放,他的設計也顛覆性的撥動了女人們鐘情異國情調和戲劇情節的心旋,對于習慣了墨守成規的上流小姐們來說這一切該是多么新奇而令人興奮!

    巴黎首先被波烈征服,緊接著世界自然也被征服了。盡管一戰給時尚帶來削減奢華開銷的影響,保羅·波烈的設計仍舊代表了整個10年代的獨特風貌,并為繽紛絢麗的現代時裝開端。

    20年代

    裙長:過膝

    經濟: 一戰重組后的世界經濟開始了爆發性的增長,也成就了紙醉金迷奢華無度的“黃金20年代”(Golden 20's)。

    接受了女權思潮洗禮的新女性,她們穿著短得史無前例的無袖直筒裙裝,梳著波波頭、聽著爵士樂,張揚地表達著自己對舊傳統的蔑視,被冠以Flapper的頭銜。Flapper的英文原意為“剛剛會飛的小鳥”,用來形容那時初嘗自由享樂的女人們無疑再適合不過。

    Art Deco 拼接、流光溢彩的面料、蓬茸飄逸的羽毛、下拉的腰線、搖曳的流蘇裙擺,似乎都能讓20年代摩登女郎們游走于夜生活的場景浮現眼前。

    至今喧囂繁華的20年代都仍帶給時裝設計們無窮靈感。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也正是在20年代通過革命性的針織水手裙、小黑裙、以及男裝設計融入確立了自己潮流引領者的地位。

    30年代

    裙長:中長

    經濟:1929年底華爾街股災使繁榮的泡沫破碎,整個30年代都被籠罩在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陰影之下。

    30年代的裙子長度如華爾街的股票指數一樣驟然下跌,中長和及踝的裙裝潮流回歸。歷史上也第一次出現了裙子的長度在一天中因時間不同而變化。一方面越來越多忙碌于職場的女性追求更便于工作的服裝款式,另一方面,強調女性柔美嫵媚的晚間裙裝應運而生,斜裁大師瑪德琳·維奧內(Madeleine Vionnet)的女神裙也正是這一時期夜禮服的代表。

    經濟危機所衍生的低迷蕭條并沒有成為時尚的絆腳石,反倒使捉襟見肘的女人們更希望通過精致的外表忘卻窘境。生活還在繼續,穿著時髦的女人并非將世事拋諸腦后,而是經歷了世事的磨練后,一切都沒有什么大不了。”Fashion as usual”(時尚依舊)成為前承經濟危機、后啟世界大戰30年代的時尚信條。

    40年代

    裙長:過膝

    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帶來了“戰爭經濟”短暫的繁榮假象。1945年二戰后,世界局勢趨于平穩,也真正開始了復蘇的步伐。

    還記得電影《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里的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最后告別時的簡約套裝么,那正是40年代的經典寫照。二戰中與世隔絕的巴黎失去了世界時尚中心的寶座,服裝前所未有的強調功能化和樸素外觀,實用及膝裙組合出的軍裝式套裝隨處可見。

    物資短缺讓服裝面料也變得捉襟見肘,連裙子的褶裥數量也收到限制。刺繡、皮革和皮草更是被禁止。厚厚的墊肩撐起了方形的硬朗肩部,仿佛飽受戰爭磨礪的女人們能因此而扛起世界的重任一般,唯一幸存的女人味就只剩收緊的腰身。不過這一切都會在1947年被New Look扭轉,“從二戰的廢墟中盛放出的,是溫室中的‘女人花’”,Christian Dior 這樣寫到,也正是他把女人們從時尚廢墟中拯救出來的人。

    50年代

    裙長:中長

    經濟:經歷了戰后復蘇的世界經濟開始了增長的步伐,大量中產階級涌現。美國成為不可比擬的全球經濟霸主。

    Dior重新定義的女性化輪廓以及曼妙的中長裙幾乎風靡了整個50年代。盡管New Look在40年代末震撼了時尚界,但戰后困窘的歐洲根本消受不起這種耗料多達20碼的奢侈裙擺,反倒在闊綽的美國率先流行起來,幾年后才形成世界性的潮流。有人說50年代是西方現代服裝史上最優雅的時代,不過這種優雅其實建立在戰后倡導女人回家“帶孩子”的主流觀念上,精致花瓶一樣的女性形象成為時代定義。

    束身胸衣與寬大裙撐的復興,讓女人們一夜間又回到十九世紀。這是奢華審美的最后10年,也孕育了一批包括Balenciaga, Saint Laurent, Givenchy在內的時裝大師,以及Audrey Hepburn, Grace Kelly這般的傳奇ICON,更成就了時裝史上“黃金年代”。

    60年代

    裙長:迷你

    經濟:第三次科技革命帶動經濟的迅速騰飛。戰后出生率的激增使得被稱作“年輕風暴”的新生代在60年代成為時尚消費主力。

    時尚界開始將全部的焦點集中在年輕人身上,“潮流”前所未有的迅速傳播,顛覆傳統限制與禁忌的迷你裙在此時應運而生,長度短至膝上5cm的裙長款式瞬間風靡全球,同時也開創了服裝史上最短裙長的新紀錄。然而迷你裙并不是60年代的全部,時尚發展已經進入了全新紀元。搖滾樂、波普藝術、太空科技、女權主義等各式新思潮翻天覆地的影響著時尚趨勢。

    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蒙德里安裙、吸煙裝、太空裝等無數時裝經典,都誕生于60年代。從這時開始,再沒有一種時尚風格可以統領所有人對時髦的認知。“年輕風暴”也結束了高級時裝一統天下的流行模式,更適合年輕人消費的成衣變成主角。

    70年代

    裙長:及地

    經濟:石油價格暴漲直接導致了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通貨膨脹也到了不可收拾局面,二戰后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爆發。

    波西米亞風格的及地長裙在嬉皮文化的影響下盛行,由Beatles倡導的Love&Peace理念使得很多年輕人開始反對社會固有的“制服式”時尚觀念,崇尚自由解放、張揚自我的著裝方式,艷麗的民俗印花、夸張的闊腿褲、印第安式的流蘇都是嬉皮風格的代表,古著也隨之興起,跳蚤市場和二手店成了年輕人新的購衣場所。

    此外作為70年代搖滾樂核心的倫敦,也以街頭文化為背景為世界掀起了朋克風潮。此時此刻,“奢華”幾乎被從人們時尚詞典中消除,時裝風格也越來越走向多元化,流行的概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無論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都不再像從前那樣,在裙子長短和樣式的基本心態中尋求一致了,個性化成為絕對的流行因素。

    80年代

    裙長:及膝

    經濟:走出通貨膨脹的陰影,經濟開始全面恢復并穩定增長。股票市場讓一夜暴富司空見慣, “87股災”又讓百萬富翁露宿街頭。

    及膝鉛筆裙加上寬大的墊肩成為80年代職業女性的著裝標志,這似乎更像是女人表達獨立強勢、要與男人平等競爭的宣言。事業與家庭,她們都要擁有!1988年的經典電影《上班女郎》(Working Girl)中正刻畫了那時“Want-It-all”的女性形象。此外,隨著流行音樂成為主流,麥當娜(Madonna Ciccone)成為領軍式的時尚ICON,帶動了如Disco風、蓬蓬裙加Legging、內衣外穿、蕾絲露指手套等一系列的流行元素。

    當然健美操盛行,也讓如彈力褲、護腿套這類如今被嗤之以鼻的單品紅極一時。不得不提的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也逐漸開始加入了流行時尚的舞臺。

    90年代

    裙長:超短

    經濟:冷戰結束,信息化時代來臨,世界經濟格局向著多極化趨勢發展。能源危機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環保意識。

    這是一個沒有人再會因為短的不能再短的裙子而驚異的年代。中性風潮的盛行也使人們徹底淡化了性別的差異,長還是短、裙子還是褲子,早已經不再是問題,潮流瞬息萬變。極簡主義、前衛風潮、嘻哈文化、Grunge風、環保主義……Gianni Versace、Jean Paul Gaultier、Tom Ford、Marc Jacobs、John Galliano、Martin Margiela……太多值得在90年代記憶的時裝時刻,甚至已無法讓我們用只言片語來一一歷數。

    隨著“Supermodel”(超模)這個新詞的誕生,90年代也成為群星閃耀的超模時代,包括Noami Campell、Cindy Crawford、 Christy Turlington、Linda Evangelista在內的大批超模涌現。而如今,潮流的記憶再也不以時代為節點,每一天都有可能早就新的時尚傳奇。

    只要看看走在你身邊的中國姑娘們多愛超短裙,就該明白中國節節攀升的GDP指數早已反映在我們的裙邊尺度上了。美國GDP增長的放緩、歐洲經濟的艱難窘境,是否也正是近幾年四大時裝周秀場上長裙盛行的“元兇”?難道GDP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設計師們對裙長的偏好?當我們分別以2014春夏季各地時裝周的裙長趨勢為例,對比當地國家2013 GDP增長率,似乎更可以窺見這其中微妙的關聯。

    注:GDP數據來自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ww.cia.gov)

    (作者:VOGUE時尚網)

    • 發表于 2015-05-15 00:00
    • 閱讀 ( 887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