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企業隆重推出了一款“高端水”,專門針對嬰兒。在廣告宣傳中,他們聲稱采用了世界頂尖的無菌生產工藝,可以達到商業無菌要求,且號稱是國內第一個做到這一點的產品。
然而,無菌瓶裝水真的像廣告宣傳所說的那樣高端嗎?喂養嬰兒、調配嬰兒奶粉又是否需要無菌水呢?
無菌工藝并不高端
首先,無菌生產工藝并不是什么非常高端的生產方式,它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目前,食品工業界常用的方法是熱罐裝和冷罐裝兩種。
其中熱灌裝一般是在85℃~92℃的溫度下罐裝,微生物承受不了這樣的溫度。冷罐裝一般是通過超高溫瞬時滅菌(UHT)然后迅速降溫到室溫并罐裝,配合生產線的衛生控制,做到商業無菌并不是難事。
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是采用無菌工藝灌裝生產的,比如利樂包裝的牛奶(俗稱常溫奶)、純果汁等都是如此。


美國要求嬰兒用水達到無菌嗎?
該 企業聲稱,他們對“嬰兒水”的無菌要求參照了美國FDA的規定。事實上,美國FDA的法規確實提到“如瓶裝水的標簽上有說明或者暗示該瓶裝水是用于喂養嬰 兒的,而且沒有按規定進行商業滅菌,則產品標簽的主要展示面必須醒目注明:沒有經過殺菌,按醫生指導或標簽說明用于嬰兒配方食品”。但是,這一條文并不代 表FDA要求所有用于嬰兒的瓶裝飲用水都要符合商業無菌的標準。
這 一條款針對的實際上是“食品聲稱”,也就是對企業宣傳語的限定。普通瓶裝水并不要求標明“不得用于嬰兒”,因此上述條款的正確理解方式其實應該是:普通瓶 裝水用于嬰兒是可以的,但如果你要聲稱自己的產品是“高端”的嬰兒用水,那我就得給你提點更高的要求,而且整個條款都沒有說過需要無菌。
中國是否要求嬰兒水無菌?
中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液態嬰幼兒配方食品”要符合商業無菌的要求,但對嬰幼兒飲用水并未提出專門的要求。這是不是我們的國標太馬虎呢?
當然不是。控制微生物幾乎是所有食品都需要做的,但食品類別不同,控制的要求也會有所差異。
“無菌”這個概念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裝和儲存,避免食品在保藏過程中變質。液態嬰幼兒配方食品因為提供了微生物需要的水和營養,可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因此需要做到商業無菌來防止變質。
而嬰幼兒配方奶粉就不要求商業無菌,因為奶粉干燥的環境使微生物處于休眠狀態難以繁殖,這種情況下只要盡量避免致病菌污染,并將指示性微生物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即可。
那么,瓶裝飲用水有沒有必要無菌呢?瓶裝水里幾乎沒有營養物質,細菌在其中也是很難生長繁殖的。市面上絕大多數瓶裝水都沒有做到商業無菌,這不是企業不負責,而是根本沒必要。
正因為如此,現在實行的包裝飲用水新國標主要控制的是大腸菌群和銅綠假單胞菌,連過去的菌落總數標準都去掉了。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ICMSF)、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美國、澳大利亞和歐盟等相關標準法規中也沒有對包裝飲用水的菌落指標進行專門控制。
嬰兒需要無菌喂養嗎?
只要能保持衛生、防止致病菌污染,就沒有必要用嚴格無菌的水沖調奶粉。而且,即使生產時做到無菌,在打開瓶蓋、倒進杯子、喝到嘴里時,它也就不再是無菌的了。最值得提倡的母乳喂養也同樣不是無菌喂養。
嬰兒離開母親子宮的時候是無菌的,但他一旦降生,也就進入了微生物的世界。嬰兒通過吮吸母親的乳頭和手指將環境中的微生物吞進肚子,逐漸構建屬于自己的腸道菌群,這也是為身體構筑防御工事的一部分。過度強調無菌,反而會增加孩子日后對環境過敏的概率。
如何確保嬰兒喂養安全?
首先,在條件允許時,母乳喂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是最營養也最健康、最安全的喂養方式。而對于飲用水,世衛組織的建議翻來覆去就是一條,那就是“燒開水”。這不僅僅適用于嬰兒,也適用于孕婦、老人等人群。
如果需要用奶粉喂養,世衛組織的建議主要是:
·嬰兒配方粉應使用不低于70℃的熱水沖調(自來水燒開即可),并且沖調后應在2小時內盡快喂哺。
·如需預先沖調,沖調后應快速冷卻且存放在不超過5℃的冰箱內,并在沖調后24小時內飲用,喂哺前必須重新加熱。
·對于早產、體重低或免疫力低等高風險嬰兒,可以使用商業無菌的液態嬰兒配方奶。不過這種液態奶在國內市場上很少見,而且比較昂貴。買不到液態配方奶,用開水沖泡奶粉或徹底加熱處理都是可行的替代方案。
【參考資料】
[1]GB 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GB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
[3]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
[4]世衛組織飲用水指南(第四版).
[5]WHO嬰兒配方粉操作指南.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