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情侶要找性格相近還是互補?

    A:我們還是分手吧……

    B:為什么啊?我做錯什么了?

    A:你沒做錯什么,只是我們的性格不合適。你是個好人,再見!

    B:你等等!什么叫性格不合適啊?我不接受這個理由!

    大家可能在影視節目或者身邊的情侶間都曾聽見過類似的對話,甚至你自己就曾遇到同樣的情景。 對于這樣的情景,我們不禁要發出這樣的疑問:什么樣的性格才算合適,選擇另一半是找性格相近還是性格互補的呢?

    相似性原則

    社會心理學家 西奧多·紐科姆 在1961年進行過一個實驗。他們讓性格特征相似的學生住在一起,也讓特征相異的學生一起居住。紐科姆發現,性格特征相似的同學彼此更友善,而且容易成為好友;而那些特征相異的同學即使天天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依舊難以相互喜歡并建立友誼。

    除此之外,大量的實驗研究都證明了人際吸引的相似性原則,相似會導致人際之間的吸引,他們會更容易相互接納和喜歡。許多時候,正是因為那個人有著和自己相近的一些地方,才讓我們對對方的好感爆棚,產生了觸電的感覺。相似,往往是許多情侶不知不覺走近彼此的原因。

    社會交換原則

    雖然相似性可以加強人際吸引,但是社會交換原則發現,如果彼此的心理需求都能在對方身上得到滿足時,雙方的喜愛程度會增加。大量的心理學資料和事實都證明,現實生活中相當一部分人的婚姻是基于互補關系締結的。

    比如,一個支配型的男人往往娶了一個依賴型的女人,一個喜歡控制的高調女人恰好嫁給了一個被動型事事靠他人決定的低調丈夫。其中,最極端的例子就是虐待傾向和受虐傾向的人結合到了一起。試想,如果一個正常人和虐待傾向或受虐傾向的結為連理,而雙方都不愿意改變,最后很有可能以分居或離婚收場。

    心理學家克切霍夫等人研究了,「從朋友到夫妻關系的過程中,不同的人際吸引因素所起的作用」。結果發現,在初交時,距離因素、外貌因素等都是構成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結交后兩人三觀的相似顯得更為重要;在友誼和婚姻階段,雙方在人格特質上的互補在需求上的互補,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依戀理論

    萬事皆有因。依戀理論認為,我們從最初的撫養者(通常是父母)那里獲得的情感聯結經驗影響著我們對于戀人的選擇。依戀理論的提出者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他最初的實驗是針對12個月大的寶寶。 在陌生環境下,父母會離開寶寶一段時間再回到他們身邊。觀察統計后寶寶大概會出現如下三種依戀類型:

    1.60%的寶寶是安全型。當父母離開房間時變得心煩意亂,但當父母返回時,他們會主動尋找父母,并很容易在安慰下平靜下來。

    2.20%或更少是焦慮-抵抗型。他們開始會不安,在分離后會極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當重新與父母團聚時,他們難以平靜,并經常出現相互矛盾的行為,顯示出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懲罰"擅離職守的父母。

    3.約20%的是回避型。他們不會因分離而過于痛苦,并在重聚時主動回避與父母的接觸,有時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地板上的物體。

    在后來的研究中發現,戀人之間的依戀模式與嬰兒時期的依戀類型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如安全型的女生在等待伴侶到來時會焦慮地不停地打電話、發短信,見到伴侶后一切都平靜下來;焦慮-抵抗型的女生在伴侶很晚回家時,明明想和他親密,卻偏偏翻白眼,不理不睬以示抵抗和懲罰。回避型的男生會較為冷淡,好像伴侶在與不在他都是一個樣。

    回頭來看他們當初是如何選擇戀人的?一個嬰兒在成長中和撫養者建立了依戀關系,然后當長大的嬰兒在他人身上體驗到那種熟悉感和安全感,并恰好喜歡這種交往的感覺,希望延續小時候的依戀關系,TA就會選擇和撫養者性格相近的戀人。如果TA討厭延續小時候的依戀關系,就會選擇和撫養者性格不相符,甚至性格相反的戀人。更典型的案例是有戀父、戀母情結的孩子通常會選擇一個在各方面都很像父親、母親的伴侶,使得這種依戀情結得以持續。

    黑貓白貓,能抓耗子就是好貓

    如此看來,情侶之間不管性格是相似還是互補,都可能成為我們更愛彼此的理由。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戀愛的形式多種多樣,在情侶的選擇時不必太拘泥于性格是相似還是互補,不要被死的條條框框束縛住,只要對方給你的感覺足夠好,為什么不開開心心去愛呢?

    至于情侶相處過程中的沖突爭執永遠是在所難免的,大部分的情侶隔三差五都會有沖突,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每5次積極的互動就要沖突1次。而許多時候,男女雙方彼此爭吵的原因也并不真的在于性格是相似還是互補,而在于男女性別造成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引發的沖突,卻讓性格成了替罪羊。

    選擇合適的人的確很重要,但是愛情的成功根本上并不在于遇到了那個“王子”或者“公主”,而是通過戀愛雙方為了維持愛情的共同努力,彼此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在相互磨合中得到甜美的愛情。

    所以咯,性格相近的情侶和性格互補的情侶間并不存在好壞之分。但是,幾乎所有心理學家和情感專家都強調:雙方的價值觀必須相似或者相近,這是兩個人能更好相處的基礎。

    現在明白了吧,如果你覺得TA真的不適合你,分手時請不要說性格不合,而是說:

    你是個好人,但咱們三觀不合。

    (作者:李燁明、杜聰)

    • 發表于 2015-06-26 00:00
    • 閱讀 ( 75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