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黨,專指沉溺于網絡購物的人群,以女生居多。這些人每日游蕩于各大購物網站,興致勃勃地搜索、比價、秒拍、購物。周而復始,樂此不疲。結果往往是看似貨比三家精打細算,實際上買回了大量沒有實用價值的物品,造成大量時間、金錢的浪費。這類人自己在冷靜之后也會意識到問題所在,甚至有痛定思痛、剁手明志的沖動,但購物癮一犯即把決心忘得一干二凈,故而得名。
“再買就剁手?先買了再剁!”成了很多剁手黨的真實寫照。購物的欲望是無限的,而銀行存款是有限的。為什么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不理智的,但仍然無法控制地要買買買呢?

一、購物強迫癥
何為購物強迫癥?簡單地說就是如果不買東西,患者內心就會感到焦慮、空虛,甚至會覺得痛苦。不少女性走進大商場便不能自控地購物,買衣服、鞋子、皮包,常常這些東西都不是自己需要的,造成了資金的浪費。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網購更是催生了一批"網購強迫癥"患者,網上商品價格優惠、品種齊全,更時不時地有秒殺、低價、限量等優惠吸引著人們的眼球,網購逐漸變成大多數人的一種習慣,一有時間就瀏覽購物網站,一看到打折優惠就興奮。
造成購物強迫癥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自身因素,購物強迫癥的人大多是一些精神孤獨、身心受損或是妄自菲薄的人,自身對商品有著病態的占有欲,部分女性當她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就會激發內心特別的沖動,哪怕是對自己來說毫無用處或者是重復購買的商品,都會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通過瘋狂采購的方式來填補心靈的空虛。也有部分感情脆弱、富于幻想、比較浪漫的群體,比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購買決定。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商家的心理戰術,現在的商家越來越精于把握消費者的心理,采用的一些促銷策略很容易讓人產生“不買我就虧了”的心理感受,自然而然消費者們就開始爭相掏腰包了。
以上我們所說的這類購物強迫癥是為了逃避痛苦而發生購買行為,下面還有一類則是相反。
二、購物帶來的快樂我實在不想拋棄
當你瀟灑地刷完卡,看著營業員殷勤地用雙手將購物袋遞到你手中,滿含笑意地對你說"歡迎下次光臨"時,我想你一定可以忽略剛剛遞出卡時心里的小肉痛,而非常開心滿足地繼續逛街去了吧。沒錯,購物給人帶來的這種心理上的愉悅感和滿足感相信大多數人都很難拒絕,特別是當我們的心理“代價”越來越小的時候。如果你支付的是大把的現金,也許你感覺到的代價就會比較大,這時候這種痛苦感就會抵消你的滿足感,從而降低你的購物欲望。然而當今社會,消費越來越趨向刷卡,因為我們所需要承受的心理代價越來越小,愉悅感占據了大部分,因此越來越無法抑制這種快樂的感覺。
而針對網購來說,能帶來滿足感的頻次則會更高。當你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挑選出心儀的商品,點擊一鍵支付,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坐等快遞,收到快遞拆開包裹的那一瞬間,又得到一次愉悅的洗禮。另外,網購的支付方式更便捷,你甚至不需要拿出你的卡,只需動動手指。所以這種快樂的感覺我不想輕易拋棄。
三、平淡的生活需要刺激
大多數沉迷于購物的人平常生活比較平淡,精神生活比較空虛,以宅男、宅女居多,長期生活在刺激較少的環境中時,就需要一些刺激來調劑乏味的生活。“今天好開心,要買點東西慶祝一下”、“今天好無聊,逛逛某寶,買點東西吧”、“今天心情不好,要好好愛自己,買點東西犒勞一下吧”……就在這樣的自我催眠下,東西越買越多,錢包越來越癟。然而當短暫的“賬單陣痛”后,又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剁手之路,因為“千金難買我高興”。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