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類會變得越來越笨嗎?

    在丹麥,年滿18歲的男子應召入伍前,需要接受包括智商測試在內的評估考核。哥本哈根大學的心理學家托馬斯·蒂斯代爾說:“結果讓人十分驚訝。過去幾十年來,丹麥男性的平均智商高速增加。20世紀50年代的平均分值已經變成了現在入伍的最低標準線。”但是,歡快的樂章似乎要接近尾聲了。丹麥人的平均智商1998年達到頂峰,此后以每十年減少1.5分的速度下降。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那么,為什么全球范圍智商普遍提升?更重要的是,為什么現在看來上升趨勢似乎要終止了?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一變化表明人類的智力潛能已經到了極限,未來人類的智商將不斷下降。這是真的嗎?

    墊底的人成績變好了

    從大約100年前智商測驗第一次正式使用以來,所得到的分值就不斷高速增長。1932~1978年,美國人的平均智商每十年提高3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人們的智商增速驚人,每十年增加7.7分。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詹姆斯·弗林最早記錄了人類智商穩步上升的現象,該現象因此被稱為“弗林效應”。

    弗林效應也許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電視機、電腦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人類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例如,視覺空間感就是增幅最大的能力。另外,人們對智商測驗的了解也促進了成績的提升。

    更普遍的觀點認為,弗林效應與環境有關。一旦社會環境得到改善,人們擁有充足的營養、更好的教育以及豐富多彩的童年,弗林效應就會發生,人們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更好的營養和教育水平確實可以提高智商,智商提高最明顯的應該是那些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孩子。事實證明了這一點。以丹麥為例,最聰明的人(智商位列前10%)的智商和20世紀50年代的差不多。“平均智商的提高應該歸功于墊底的人成績變好了。”蒂斯代爾解釋道。

    500年后最聰明的人

    如果弗林效應背后的原因是社會進步,那么隨著各個國家的教育和營養水平不斷提高,智力爆炸現象應該會逐步消失。一些發達國家確實出現了弗林效應即將結束的兆頭。與智商相似,人類平均身高的增速也在逐步放緩,但智商變化曲線似乎并沒有保持平穩的狀態,而是呈現下降的趨勢。2004年的研究發現,挪威軍人的平均智商增速放緩,并且開始下降。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如澳大利亞、丹麥、英國、瑞典、荷蘭和芬蘭,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

    我們應該為此擔心嗎?弗林和蒂斯代爾認為,目前來看證據不足,也許一切只是偶然。而且,收入下降、教育質量變差,這種社會環境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影響智力水平。還有少數研究者顯然沒有這么樂觀。他們認為,弗林效應掩蓋了一種可能:盡管越來越多的人開發了自己的潛能,但人類的智力潛能正在下降。

    大多數人類學家認為,過去150年來,西方國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生育率已經低于平均水平。一直以來,受教育水平越低的人生育速度越快。因此,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人類已經變得越來越蠢了。2006年的美國電影《蠢蛋進化論》就反映了這種論調。影片中,一名資質平庸的士兵自愿接受人體冬眠實驗,500年后他醒來,發現自己成了地球上最聰明的人。

    英國烏爾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林恩力圖根據智商數據來測算人類智力潛能的下降速度。他的研究表明,1950—2000年,全球范圍內智商的下降略小于1分。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到2050年人類平均智商將會再下降1.3分。即使他的預測正確,和弗林效應相比,這也是一個很細微的變化。這樣微小的變化真的重要嗎?

    “是的,很重要。”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邁克爾·伍德里認為。他聲稱,這種進化方向將會改變人類智商分布的曲線,而曲線上一點小小的下降就會引起高智商人數的大幅減少。比如,如果平均智商從100降到97,那么智商在135以上的人數幾乎會減少一半。

    人的反應變慢了

    明確智商變化趨勢的方法是檢驗那些與高智商相關的基因突變是否越來越普遍。麻煩的是,到目前為止,盡管科學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依然沒有在健康人群中發現任何與高智商相關的基因突變。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家羅納德·楊說:“并不是說基因完全不重要,而是起作用的基因太多了,但每個基因只起很小的作用。”

    伍德里認為,他的團隊發現了遺傳潛力下降的確鑿證據。他同時聲稱,智商下降的速度遠超過林恩的估算。伍德里考察了一個簡單的因素——反應時間。聰明人一般反應敏捷,這很可能因為他們對信息的加工速度更快。19世紀80年代,博物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曾經測量了數百人的反應時間。幾年前,美國鮑靈格林州立大學的歐文·西爾弗曼注意到,高爾頓測量到的反應時間比現代測試的結果更短。在高爾頓時期,人們看到信號并按按鈕所需的時間平均為185毫秒;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研究中,人們平均需要250毫秒。

    伍德里團隊把智商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加入西爾弗曼的數據中進行重新分析。他發現,過去一個世紀,人們的反應確實變慢了,相當于智商每十年降低1分。換句話說,從19世紀80年代至今,人類的平均智商已經降低了13分。

    該研究很快招致反對的聲音。反對者認為,高爾頓和現代研究者用的測量設備并不一樣。更重要的是,西爾弗曼指出:“如果伍德里的假說正確的話,1940年之后測量的數據也應該有反應變慢的趨勢,但事實上這樣的趨勢并不明顯”。

    伍德里堅持認為,即使考慮了所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今人們的大腦反應也確實變慢了。但即使如伍德里所說人類的反應變慢了,也不太能說明問題,因為反應時間與智商之間沒有特別緊密的關系:反應時間僅能解釋10%左右的智商差異。“也許,每一代人都會抱怨下一代變蠢了。”愛爾蘭圣三一學院的神經遺傳學家凱文·米切爾說,“但是我并不覺得有證據支持這一說法。”

    未來的憂慮

    究竟人類是否真的正在變笨,未來會告訴我們明確的答案。如果丹麥等發達國家發生的情況僅僅意味著弗林效應的結束,那么幾十年后這些國家人們的智商應該保持穩定;如果伍德里是對的,那么這些國家人們的智商就會持續下降。

    長遠來看,情況或許不容樂觀。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邁克爾·林奇認為,人類的變異速度很快,個體會發生50~100個新的基因突變,其中一些可能是有害的。過去,有害變異可能剛出現就被消滅了,因為這些有變異的人往往還沒有生孩子就英年早逝了。但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例如在英國,胎兒的死亡率與16世紀相比下降了99%。這意味著有害變異的遺傳概率增加了。

    發達國家的人口正在集聚著有害變異。林奇的計算表明,在幾十代人之內,這將會導致基因健康度的大幅下降。因為有大量的基因影響大腦的活動,基因變異也許會導致人類智力的下降。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改變基因組。鑒于人類對智力遺傳機制知之甚少以及相關研究的倫理問題,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就近期來看,努力的方向十分明確。“答案是教育。”米切爾說,“想要把人變聰明,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吧。教育不能讓人人平等,但它能讓人人受益。”

    萎縮的大腦

    人類進化得越來越笨?一些研究者認為,在過去100年左右確實是這樣的,而且這一現象有可能在更早時候就已經發生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人類大腦至少從1萬年前就已經開始萎縮了。現在一個普通歐洲女性的腦容量要比距今最近一次冰期的女性小15%左右。

    有觀點稱,隨著農業化和城鎮化的興起,勞動開始出現分工。人們可以憑借一門手藝生存下來,不再需要像老祖宗一樣狩獵采集“十項全能”。“小并不一定等同于弱。”美國麥迪遜大學的人類學家約翰·霍克說。大腦的工作過程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因此進化時可能會傾向于提高效率。人類大腦與手機的進化史相似,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全。

    (翻譯:周曉林,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via 《科學畫報》

    • 發表于 2015-06-26 00:00
    • 閱讀 ( 80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