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百度發布了2017財年第四時度及全年財報。據報道,當季營收236億元人平易近幣,同比增加29%,此中移動營收占比76%;2017年度總營收為848億人平易近幣,同比增加20%。
財報顯示,信息流營業每日分發量環比增添20%以上,百度App用戶總利用時長同比增加約30%。
財報利好、股價上漲,李彥宏和百度在這個春節應該過的很高興。
若是說2016年年末,百度還只是初露元氣恢復的征兆,那么2017年再看這種蘇醒的速度仍是難免令人受驚。如斯增加速度恰是百度和頭條苦戰正酣的本家兒要啟事,并且不止是頭條,BAT內容財產競爭的形勢,生怕也有可能跟著爭奪信息流而就此發生巨變。
馬太效應之下,內容范疇依舊難逃BAT的本家兒導地位
稀有據顯示,今朝內容行業內,年夜巨細小的建造團隊在20,000到25,000家,此中跨越23,000家內容團隊處于金字塔底層,而綜合能力凸起,且在新媒體內容行業領跑的內容團隊僅10余家,塔尖的新媒體內容團隊尚少。由此可見,整個行業呈現較著的金字塔布局。
而比內容創業“層級”固化更為較著的,則是內容分發和辦理平臺的集中趨向。而這種馬太效應正在日益增強。
騰訊研究院客歲發布的“內容財產全景陳述”,解讀了互聯網內容財產五年夜趨向。縱不雅互聯網內容財產曩昔十年的成長,在內容集中度上呈現出海浪式上升的特點,簡單點說,優質內容老是在某一平臺上趨于集中化,直至新平臺帶來傾覆,周而復始。
其實從客歲第二季度起頭,百度信息流的強勢增加,必然水平上已經預示了2017年百度財報的整體走勢。那時百度信息流上線整整一年,今日頭條已經走過五年。當截至Q2季度,兩邊官方公開數據顯示,百度信息流日活過億,今日頭條同期日活7000多萬。
隨后的百度Q3財報顯示,百度信息流告白年化收入10億美金,已經與今日頭條客歲一全年預期收入程度半斤八兩。可以說,手機百度僅僅用了一年時候,就走完了今日頭條5年的路。
在互聯網范疇,良多行業,最終城市面BAT三座年夜山或者此中之一。而縱不雅這兩年的內容財產,非論是頭條仍是其他新生內容平臺,一度成長迅猛,甚至呈現了抵御BAT的滲入而自力崛起的但愿。但百度對于內容的發力,仍是打破了這一假設。
連系最新的百度Q4財報中信息流營業的亮眼表示,再回首整個2017年,可以說,我們一度覺得可以或許沖破BAT三巨子的內容財產,最終仍是被百度掌控了節拍。正現在日頭條在新生內容平臺中敏捷崛起的馬太效應一樣,百度發力內容范疇所帶來的馬太效應更為強勢,對整個內容行業幾乎發生了傾覆性的影響。
逐鹿內容范疇,為何百度會當作為BAT中最強勢的巨子?
百度2017年度總營收為848億人平易近幣,同比增加20%。這一數據徹底打臉百度唱衰論,讓行業又一次感觸感染到了百度的強勢成長,而百度在內容范疇的優勢逐漸擴年夜,恰是其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國內權勢巨子數據公司QuestMobile此前發布的2017年度陳述也指出,從2017年7月到12月,百度App的月均利用人次從71.3晉升至78.9,增幅10%以上,App用戶粘性顯著晉升。而百度CFO余正鈞也在此次財報闡發師德律風會中指出,信息流告白營業是公司四時度營收增加的本家兒要驅動力之一,環比增加20%,估計今年度中每個季度的環比增加也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那么,在BAT三巨子中,為什么最終是百度當作為了內容范疇最強勢的巨子?
BAT三巨子中,其實百度在內容生態結構上具有自然優勢,因為搜刮最起頭就是內容呈現的最年夜進口。在此根本上,百度也打造出了貼吧、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一系列自有內容,即使此刻內容分發從“人找信息”進化到“信息找人”,這些內容產物依然能為百度的生態供給海量優質內容。
不外在內容轉移到移動端的機會上,三者裂變由此起頭。
騰訊誤打誤撞靠微信站穩了市場,阿里和百度則都選擇了操縱本錢的力量快速追趕,前者經由過程年夜規模并購構建內容系統,后者則形當作了自家產物為本家兒、投資為輔的內容生態結構。但2016年前后騰訊、微博等“圍剿”頭條之時,百度的短暫缺席不免難免錯過了狙擊頭條的最佳機會,但顛末2017年的結構,百度卻已經當作了頭條最強的敵手。
內容范疇之爭再次回歸到百度的本家兒場上,是因為百度生成的內容基因正被智能分發、信息流及這場信息革命從頭激發。
現實上,一起頭BAT接踵結構本身的內容生態,不僅僅是起點或根本分歧,焦點目標的截然不同。
好比阿里經營內容,追根究底仍是為了賣貨,而騰訊看著龐大的流量池和一個閉環系統,不善加操縱反而奇異,至于百度,天然不克不及忽略內容背后復雜的告白市場。
然而今日頭條和信息流的呈現改變了這種“息事寧人”的狀況,BAT都看中了這個內容分發帶來的增量市場,而不再拘泥于過往門戶時代的存量市場。是以,BAT之間的這場內容較勁正在重回起點,百度在信息流上的急速成長,可能預示著一個新的收割者降生。
騰訊和阿里的內容搭建,一個以社交為焦點,另一個電商好處至上,這就決議了其內容做得再強,也不克不及掉臂根本生態的良性輪回。張小龍一句“不懂信息流”,恰是微信的底線。所以,騰訊和阿里擴張而當作的凡是是產物矩陣,在防御上看似壯大,可因彼此間缺乏互通、協助而相對松散。
而百度分歧,其搜刮和保舉能在統一個產物中組成雙引擎,不僅避免了信息繭房的困擾,并且兩者的連系幫忙百度從單標的目的的流量生態,改變為雙標的目的的用戶生態。這也是為什么百度不竭為移動端產物注入內容,能取得立竿見影結果的原因。
不像騰訊本身孵化的微博、短視頻等產物往往以掉敗了結,而并入阿里的行業巨子再強,也會當作為棋子。百度的內容生態結構,已經當作為其焦點營業之一。
從這個角度看,百度的開放或許才是內容生態良性運行的最佳情況。
信息流將當作互聯網內容本家兒流形式,決議行業競爭走標的目的
非論是網站、App仍是信息流,其素質均是承載內容(信息、辦事、商品),信息流的益處是更適合移動設備,對用戶移動端的內容消費加倍友愛。跟著深度進修手藝的日益精進,信息流也可以更好地輿解用戶的樂趣,進而智能化保舉。所以,信息流將是將來互聯網內容的本家兒流形式,并且市場空間廣漠。
艾瑞數據顯示,2016年信息流告白市場規模達325.7億元,將來三年仍將連結50%以上的增加,到2019年信息流告白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多億,最終與搜刮市場比肩。所以,囊括了信息流告白和搜刮告白的百度,無疑有可能當作為內容之爭的最年夜受益者。當然,騰訊、頭條及微博正在進一步加速對信息流的爭奪,這個賽道最終還將是巨子的博弈。
今朝來看,頭條和百度最為有利,但年后這段時候頭條面對的政策風險愈加較著,這就像是一個按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激發一系列危機。而百度因為“搜刮+信息流”的雙引擎,避免了不少麻煩。
從搜刮到信息流,這現實上也是百度內部的一次進級。它意在打造一個本家兒動搜刮+被動搜刮連系的新型移動搜刮,來知足用戶移動端獲取內容的習慣。
回頭再看百度2016年的抉擇,它確實是選出了一條頗為當作功的路徑,不僅是因為信息流可能會為百度再造一個“鳳巢”,更是因為它毗連了AI,這可能會是百度將來的重頭戲。
也許,內容財產的下半場早在那一刻就已經起頭了,現在,正在進入最終的倒計不時間,百度可否拿下這一場至關主要的勝利,值得等候,而最新財報則申明本年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開首。
歪道道,自力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不雅察者。同名微信公家號:歪道道(wddtalk)。回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