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盤(Frisbee)是一種老小皆宜的休閑活動。不單弄法簡潔,有趣,并且飛盤的價錢廉價,人人玩得起。當然,最年夜的益處是,這種活動跟誰玩都可以,甚至你家的狗也可以。 英文中,飛盤被稱為“Frisbee”。這個怪怪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

德國卡爾斯魯厄進行的小狗飛盤冠軍賽
在19宿世紀,美國有一位名叫威廉?阿瑟?福瑞斯比(William Russell Frisbie)的面包師。他開辦了一家餡餅公司,并以本身的名字冠名為 “福瑞斯比派餅店”(Frisbie Pie Company)。相傳,這家店的餡餅在耶魯年夜學廣受學生們的接待。不久,年夜學宿舍就堆滿了Frisbie Pie的金屬包裝盒。伶俐的學生們發現,若是將這些碟狀的包裝盒拋標的目的空中,并使它扭轉,它就可以在空中平穩地飛翔。因為這些包裝盒是金屬的,為了避免受傷,拋的人會年夜叫一聲“Frisbie!”以提醒籌辦接的人。于是,這項新式活動被稱為了“Frisbie”。 隨后這項活動逐漸風行開來,并散播到新英格蘭地域的各所年夜學。然而,那時這項活動僅僅是學生們餐后的余興節目,與現代飛盤及飛盤活動并無直接相關。

福瑞斯比餡餅告白
1937年,出生于猶他州的華特?莫里森和女伴侶在海灘上游玩。無聊之中互相丟擲錫制的蛋糕烤盤,他突發奇想:若是這種錫盤拿來改良,也許會是個別致、有趣的玩意兒。1940年他起頭著手設計和建造這一有趣的發現。一起頭,莫里森選用的材料是金屬。可是金屬飛盤飛翔起來不敷流利,并且玩它的人需要半斤八兩的勇氣,因為要穿戴上特制的頭盔和衣服才能避免被砸傷。1948年,顛末8年的改良后,莫里森找到威廉.范休心猿意馬合股,以塑膠為原料當作功地研制出生避世界第一枚現代飛盤,并稱之為“飛翔淺碟”(Flying Saucer)。1955年,莫里森開辟出新型飛盤,因為那時外層空間不明飛翔物之說極為流行,就將它定名為“冥王星淺盤”(Pluto Platter)。

莫里斯在測試飛盤
這項發現引起了制造商Wham-O公司的樂趣,1957年,他們標的目的莫里森買下制造權。顛末企劃,1958年,在格福瑞斯比面包公司遏制營業的一年后,Wham-O公司在美國加州為他們出產的飛盤注冊了“Frisbee”一名。因為這個名字是來歷于那時新英格蘭地域年夜學生對這種玩具的昵稱,所以很討巧,人們已經逐漸淡忘了它的本意--那種廣受接待的餡餅。Wham-O公司不單年夜量出產“Frisbee”飛盤,還將林林總總的擲接方式開創出來。從此,飛盤活動日益風行起來。
1964年,艾德?黑德里克(Ed Headrick)開辟出第一個職業活動級的新飛盤 Professional 110g,并由 Wham-O 公司制造發賣。1967年,黑德里克在洛杉磯當作立了國際飛盤協會(International Frisbee Association,IFA),隨后又本家兒導確立很多飛盤活動項目標法則,因而被譽為“飛盤活動之父”。

飛盤角逐
在今世,飛盤的弄法和角逐都半斤八兩多,估量全宿世界共有700多萬人加入這一勾當。而早在2001年,飛盤活動就已被列為宿世界活動會(非奧運項目標國際角逐)的正式項目。擲遠 、擲準、收受接管計時、投跑接、飛盤高爾夫、飛盤越野賽、雙飛盤、花式飛盤、飛盤狗、勇氣賽、爭奪賽等等令人目炫狼籍的角逐項目讓全球飛盤快樂喜愛者樂此不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