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是一種藥品,有它特定的治療范圍,健康人使用沒有任何益處還可能有潛在風險。拿它來提高抵抗力更是無稽之談,和對海參的迷信一樣屬于中國特色。
提起白蛋白,就讓我想起剛參加臨床工作時遇到的一個奇怪的病人。這人本沒有什么疾病,住院就為了打一瓶人血白蛋白。但我看病人的化驗單,白蛋白水平完全是正常的,沒有任何輸注白蛋白的指征,所以拒絕了病人的要求。病人比較執著,甚至不惜動用熟人關系讓我下醫囑。被我拒絕后,病人托人偽造了一張低蛋白血癥的化驗單,越過我這個小大夫,通過我的上級如愿以償的打上了那一小瓶淡黃色的液體。
當時那個病人的心里,一定把白蛋白當成了某種返老還童的神藥了,至于為什么那么急切需要輸注,聽了誰的蠱惑不得而知。其實,就連國內醫務界內部,也有很多人對白蛋白存在誤解,認為是一種營養補充劑。因為是從人血提取出來的,未必沒有中醫思維的人把它當作所謂固本培元的寶貝。
其實理解生物化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知識就明白,白蛋白的藥理作用非常有限,營養價值更是可以忽略。
白蛋白是由肝臟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大概是人體里含量最多的一種了。白蛋白和其他蛋白質一樣,在肝細胞里使用各種氨基酸裝配完成,釋放到血液當中。這個白蛋白是一種終產物,不會再參與其他器官組織的結構。它在血液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保持血液中的水分,二是與其他物質結合,充當血液中的轉運工具。臨床上使用白蛋白主要是看中它的第一種作用,也就是保水功能。
人體要維持正常功能必須保證一定的血壓,而保證血壓就需要血管里有足夠的水分。人體雖然有60%是水,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血管里,這部分叫做有效循環血量。一般人認為水分丟失是丟失到體外,比如出血、腹瀉、出汗等等。但實際上,血管內的水還會“丟失”到體內。盡管還在體內,但不參與血液循環。具體可表現為各個部位的水腫:腹水、胸水等等。平時血管內的水和體內其他部位的水處于精確的平衡當中。而白蛋白就是參與調節這個平衡的主要力量之一。水是逆蛋白濃度而上的,當血液中白蛋白含量減少的時候,水就離開血管進入組織間隙和體腔,產生水腫。這個時候才需要補充外源的白蛋白,以留住水分。否則只補水而不補充白蛋白,水腫只會越來越重。
在正常進食情況下,人體能夠產生足夠的白蛋白,前提是有足夠的生產白蛋白的工廠,也就是肝細胞。所以肝硬化的病人往往白蛋白偏低,這也是肝病病人容易出現水腫的主要原因之一。白蛋白的平均半衰期的19天,所以開頭那位老兄即便真有什么需要白蛋白救治的疾病,效果也不會維持多久。更何況很多低白蛋白的病人,本身還在不斷丟失中,比如燒傷、感染、腎病等等,維持時間更短。
白蛋白正常的人,補充白蛋白沒有任何益處,反而存在不必要的風險。比如增加血液中的水分,會引起血壓增高,心臟負荷增大。血液制品目前來說比較安全,但理論上通過血液制品感染傳染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使用白蛋白有嚴格的適應癥,使用時要權衡利弊。更何況血液制品的價格不低,受獻血等因素的影響,供應經常出現緊張,偶爾會出現急需用白蛋白的患者無藥可用的情況。
對于白蛋白還有一種說法是提高免疫力。首先提高免疫力本就是一個很模糊,沒有清晰概念的偽臨床術語。其次白蛋白也沒有提高免疫力的能力,它的作用就是保水和轉運。對它的誤解可能是由于將其與另一種蛋白制劑搞混了,這種制劑屬于球蛋白。作用類似于人體的抗體,和特定的抗原結合,可以抵抗感染和某些特殊的抗原。僅僅對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有一定效果,但不推薦定期注射來提高免疫力。
總之,白蛋白是一種藥品,有它特定的治療范圍,健康人使用沒有任何益處還可能有潛在風險。拿它來提高抵抗力更是無稽之談,和對海參的迷信一樣屬于中國特色。
(作者:lw56102;健康中國人網總編、科普作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