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引導
孩子都是天真可愛的,他們對于自己的情緒和思想還沒有學會如何正確的表達,家長可以積極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情和情緒。比如,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起來,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詢問孩子:“寶貝,你在學校里遇到什么事情了嗎?學習上遇到什么難題了嗎?可以和媽媽說說嗎?”
選擇時機
聆聽孩子的傾訴也要選擇時機,當孩子愿意向家長傾訴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仔細聆聽。但是當孩子怎么也不愿意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家長不應該強迫孩子對自己傾訴,孩子不想多說,那就不要多問。
專注聆聽
當孩子愿意對家長傾訴的時候,請家長們放下手上的事情,無論是在做家務,還是在看書,或者玩手機,請馬上放下,去專注地聆聽孩子的傾訴,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和愛護。如果家長一邊做事,一邊聽孩子傾訴,孩子會覺得家長不夠重視。
耐心聆聽
孩子在向家長傾訴的時候,可能表達的不是很有條理,甚至有些亂,或者是前后重復,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即便孩子說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家長也不能隨意的打斷孩子的傾訴。家長耐心聆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家長的關注。
表達共鳴
當孩子在傾訴的時候,家長可以點頭,或者微笑,表達家長的共鳴。共鳴意味著家長對孩子的認可和理解,孩子看到家長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的時候,會感受到一種親切感,隨之,更加愿意向家長傾訴。
恰當提問
在孩子傾訴完之后,家長可以恰當地提問,讓孩子從家長的問題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比如,一個孩子在學校里,和同學不開心,家長可以提問:“寶貝,你的同學是不是很喜歡看你的書,你和他之間的關系之前是不是很好,那么,今天,是為什么不開心的呢?”這樣的提問,可以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去了解自己身上的問題。
簡潔回應
孩子在傾訴的時候,家長可以做一些簡潔的回應。當孩子向家長提問,比如:“媽媽,我這樣說對不對?”或者“媽媽,對待這樣的情況,我該怎么辦?”家長可以用很簡單的話語來回應孩子,不要指責或者批評孩子,盡量站在中立的角度。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