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和水生動物是唯一不吃胎盤的哺乳動物。
對大多數哺乳動物來說,胎盤作為在妊娠期發育起來用于給胎兒供給氧氣和營養的器官,會在胎兒出生后被母親迅速吃掉。人類和水生動物是唯一的例外。
但過去十年間,選擇吃胎盤的婦女人數有所增加。
處理胎盤最常見的方法是將其制成膠囊--將胎盤蒸干,然后磨成細粉。產后膠囊在產后期間每天服用數次。一個胎盤通常能制成100-200個膠囊。
吃胎盤有益嗎?
支持吃胎盤的人認為,這可以促進泌乳,減少產后抑郁的風險,且補充重要的營養成分。

明星們聲稱吃胎盤有助于減緩產后抑郁。[圖片來源:instagram]
迄今為止,沒有有關人類的研究能提供證據支持這些說法。大多數號稱的好處都是基于消費胎盤的婦女的軼事報道和動物研究。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非人類哺乳動物會吃掉他們的胎盤。一些可能的解釋被提出。一些科學家認為,攝入胎盤是為了確保捕食者不會那么容易察覺到脆弱的新生兒的存在。
也有人認為,胎盤中的有益營養物質和激素對新媽媽有益。這個說法也得到倡導食用胎盤者的青睞。
胎盤產生的兩種激素--前列腺素和催產素已被確定為胎盤膠囊中的潛在活性成分。前列腺素引起子宮收縮,有助于使子宮恢復到產前狀態。催產素是促進哺乳期泌乳的重要激素。
然而,還沒有任何研究可以確定胎盤膠囊中這些激素的含量是否足以促進這些有益的生理效應。
在封裝成膠囊的過程中,許多生物活性物質會丟失。在為數不多的調查胎盤膠囊成分且已發表的研究中,一篇報道稱,測量的17種激素中僅有3種的相關生理水平足夠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激素中的兩種--雌二醇和黃體酮實際上可以抑制泌乳。顯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胎盤膠囊真的能夠發揮激素有益功效。

胎盤被蒸干,磨成粉末。[圖片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大鼠研究報告顯示,攝入胎盤可以增強人體自身產生的阿片類藥物的功效,這是在分娩過程中激活的疼痛緩解系統的一部分。
緩解疼痛的特性來自胎盤產生的一種獨特物質,它被稱為胎盤阿片增強因子。像大鼠一樣,人類胎盤也被認為含有阿片類藥物增強因子。
但這種增強因子暴露在40°C或更高溫度下時會被破壞。在封裝過程中,人體胎盤通常會被加熱到70°C左右。所以胎盤膠囊不太可能得以保留任何止痛特性。
大鼠在分娩后立即攝食整個胎盤,這對于確保攝入足夠阿片樣物質增強因子以獲益來說很關鍵。
一些微量元素,如鐵,在封裝期間得以保留。但即使胎盤膠囊含有高含量的鐵,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在服用胎盤膠囊的婦女和接受安慰劑的婦女之間,鐵含量沒有差異。
食用胎盤安全嗎?
胎盤也可能是潛在有害物質的來源。
在懷孕期間,胎盤調控母親和嬰兒間的物質交換。因此,潛在有毒物質可能在胎盤中積累。迄今為止,只有少數研究涉及胎盤膠囊毒性的檢測。

胎盤會過濾掉嬰兒血液中的廢余物質,這意味著它可能含有毒素。(圖片來源:www.shutterstock.com)
令人欣慰的是,鉛,汞,砷等毒素的濃度很可能在安全范圍內。但是目前的數據只涉及小部分的經挑選的元素。還沒有任何研究來測量胎盤中可能存在的有機污染物或其他潛在有害物質的含量水平。
另一個問題是胎盤膠囊可能被有害細菌污染。今年年初,美國的一名嬰兒被診斷為由B群無乳鏈球菌引起的遲發性敗血癥。嬰兒母親食用的胎盤膠囊的細菌檢測結果呈陽性,被確認為潛在的感染源。
盡管胎盤膠囊污染導致的感染報告很少,但這些病例值得讓婦女了解潛在風險。普通的報告只涉及輕微的副作用,例如頭痛,或對膠囊味道不適。
因此,鑒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胎盤膠囊對人體有好處,并有一些潛在危害的證據,醫療機構應該建議女性不再食用胎盤,而是采取其它正確方式處理好胎盤。至少,給所有考慮食用胎盤的女性提供清晰的、有根據的信息,幫助她們做出明智的決定。
作者簡介:Bryony McNeill是迪肯大學生殖與發育生物學講師。Bryony在新西蘭林肯大學完成了生殖生理學博士學位。她目前在迪肯大學的BMBS項目中為臨床前學生教授生殖生理學、發育生物學和內分泌學。她的研究興趣包括胎盤和母乳中的分子信號傳導途徑。
翻譯:周盈宵 審校:么宇輝
文章來源 科學美國人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