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兆偉(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在我工作的時候,經常有患者一進門就對我說“大夫,我積食了,肚子脹、沒胃口……”的確,很多人一出現食欲不振、厭食腹脹的癥狀,就認為自己是“積食”了,那么大家口中的“積食”在醫學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
事實上,“積食”是一個中醫概念。在中醫理論中,“積食”指的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主要癥候為不易消化、易吐、納差、納呆,中醫對這個癥狀的辯證治療主要是健脾調胃,消食導滯。
而現代醫學中是沒有“積食”這個概念的,但對應積食的癥狀表現,其實大致是與3種消化系統疾病類似。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組綜合征的總稱,患者的上腹反復出現飽脹、早飽、惡心、嘔吐等癥狀,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但經過檢查又可以排除器質性、全身性或代謝性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歐美國家平均患病率為30%,我國大約在20%-45%,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 病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但主要有胃腸動力障礙、胃腸高敏感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除了餐后飽脹、早飽、上腹痛、腹部燒灼感等癥狀外,還有焦慮、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癥狀。近來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還存在家族聚集現象。
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癥狀的疾病很多,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又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因此,作出功能性疾病的診斷,首先需要排除可以引起消化不良的器質性疾病,比如食管、胃十二指腸、肝膽胰腺疾病,還需要除外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右心衰、甲亢等其他疾病。
· 治療
鑒于其功能性疾病的特點,治療上主要以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為主。
首先應當正確認識理解這個疾病的特點,改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幾乎講過的所有疾病的治療原則都有這么一條。請記住:最簡單的,往往是最有效的)。
在藥物的選擇上,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比較多樣,病程中癥狀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依據癥狀選用不同的藥物:

1、抑酸:適用于以腹痛、腹部燒灼感為主要癥狀的患者,常用的有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PPI),有膽汁反流可用鋁碳酸鎂。
2、促進胃腸動力:適用于上腹飽脹、早飽為主要癥狀的患者,最常用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多潘立酮,還有莫沙必利、西沙必利、依托必利等。
3、輔助消化:餐后腹脹、腹部不適的患者,可以用一些消化酶和微生態制劑。
4、根治幽門螺旋桿菌:根治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消化不良癥狀。
5、精神心理治療:一般治療療效不佳且精神癥狀明顯的患者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藥,同時可以進行心理干預。
二、胃潴留
胃潴留,顧名思義就是胃內容物積存在胃里不能及時排出。正常情況下胃的排空時間是4小時左右,因此如果患者嘔吐出4-6小時以前吃下的食物,就表示有胃潴留的存在。
· 病因
胃潴留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
器質性胃潴留一般是由于消化性潰瘍、胃癌或者腹腔內鄰近器官的腫瘤壓迫引起的幽門梗阻。前面的文章里說過,這類梗阻用藥治療效果差,一般需要內鏡介入或者外科手術處理。
平時更常見的是功能性胃潴留,它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胃張力不足所致。
這里要簡單說一下胃的排空,胃排空的動力來自胃的收縮,阻力則來自幽門阻力和十二指腸內壓力。胃內壓力升高,幽門阻力和十二指腸壓力下降時,胃排空加速,如果胃內壓力降低,幽門阻力和十二指腸壓力升高,胃排空就會延緩,出現胃潴留。
腹部手術、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全身感染等情況都可以引起胃動力障礙,使胃蠕動的節律遲緩或失常,這些都可以引起胃內壓力降低從而導致胃潴留。
· 癥狀
胃潴留的表現一般為惡心、嘔吐、上腹部飽脹、腹痛等,其中嘔吐是主要表現,嘔吐出的是帶有發酵的酸臭味的宿食,嘔吐后癥狀可以暫時緩解。

急性胃潴留患者發病急,病程短,一般會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慢性胃潴留患者病程可長達3個月以上,往往還有營養不良和消瘦,反復嘔吐的患者,還會因為丟失了太多胃酸和鉀,發生代謝性堿中毒,出現手腳發麻或抽搐。
· 檢查與治療
如果有嘔吐宿食、空腹后上腹部仍能聽到振水音等表現,就要高度懷疑胃潴留,要是這時能用胃管抽出食物,就可以基本證實。除此以外,鋇餐和胃鏡檢查也都能明確胃潴留的存在。
胃潴留只是一個表現,很多疾病都可以導致胃潴留的發生,因此胃潴留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病的對因治療。在此基礎上可以做一些對癥處理,癥狀較輕的。可以用一點促胃腸動力藥物,較重的需要暫時禁食并插入胃管做胃腸減壓。
三、十二指腸壅積
胃往下就是十二指腸,既然胃會發生潴留,十二指腸發生壅積也就可以理解了。十二指腸壅積就是指的十二指腸發生堵塞,導致十二指腸近端擴張,食糜堆積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
· 病因
十二指腸壅積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是解剖結構異常、腹腔手術后粘連或是鄰近腫瘤壓迫。
· 癥狀
十二指腸壅積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壅積時間短,起病急,表現為急性胃擴張,患者持續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嘔吐后癥狀并不能緩解,隨著病情加重,全身狀況進行性惡化,出現脫水、堿中毒、感染甚至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死亡率很高。
好在臨床上慢性十二指腸壅積更常見,其癥狀相對緩和,典型表現為餐后上腹部脹痛或絞痛,疼痛性質有時和消化性潰瘍相似,其他癥狀還有呃逆、惡心、嘔吐,嘔吐物往往含有膽汁(胃潴留的嘔吐物一般不含膽汁)。
· 治療
十二指腸壅積的治療主要還是靠改善飲食習慣,少吃多餐,加強腹肌鍛煉,出現急性胃擴張時及時對癥處理,少數保守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圖片來源:123RF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