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1753年11月20日生于凡爾賽,其父讓-巴蒂斯特·貝爾蒂埃是一名軍團地質工程中校。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是家中長子,父母已經為他未來的發展規劃了方向,他將繼承父業。1766年,13歲的路易·亞歷山大加入了地質工程團隊,4年后在弗蘭德斯(Flanders)軍團擔任中尉。1777年貝爾蒂埃被升為中尉,兩年后轉至第2獵騎團任參謀副官。1780年4月26日貝爾蒂埃加入蘇索奈(Soinssonnais)步兵團,以羅尚博(Rochambeau)元帥參謀部臨時工的身份遠赴美洲。

1782年10月,他隨軍隊離開巴爾的摩(Baltimore),次年6月抵達法國布雷斯特(Brest)港。接下來的幾年中,貝爾蒂埃一直參與著屈斯蒂納(Custine)將軍學習“普魯士軍隊”的工作,而且他還致力于戰術研究。1789年7月11日,貝爾蒂埃被升為中校,任指揮巴黎周邊軍隊的貝桑瓦爾(Besenval)將軍的參謀長。1792年5月22日,貝爾蒂埃被升為旅級將軍并擔任羅尚博北方軍團參謀長。

1792年9月20日他被解除軍職,但被允許以志愿列兵的身份于西部軍團效命。1793年5月11日,人民代表委派貝爾蒂埃出任比龍(Biron)將軍的參謀長。1795年雅各賓政權倒臺,共和國軍隊重組,擔任戰爭部長的卡諾想起了貝爾蒂埃.3月2日,貝爾蒂埃恢復了他旅級將軍的頭銜并出任意大利和阿爾卑斯軍團參謀長。先后服務于克勒曼,謝雷(Schérer)的貝爾蒂埃也開始組建自己的參謀班子,待波拿巴接管意大利軍團時,貝爾蒂埃已將其組建完成。他的參謀班子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由他自己的軍官組成,負責重要決策;第二部分負責物資補給;第三部分負責打探消息和偵查;第四部分負責營地及治安。

1796年5月5日,洛迪(Lodi)戰斗中貝爾蒂埃親上戰場, 1797年1月14日里沃利(Rivoli)戰斗中他親自帶領了騎兵沖鋒。1797年戰役結束后,貝爾蒂埃結識了米蘭城的美女,威斯康提(Visconti)夫人,44歲的參謀長墜入愛河,但二人并未步入婚姻殿堂。【注:貝爾蒂埃一生愛慕威斯康提夫人,但夫人已嫁做人婦,丈夫老邁,而且拿破侖不許二人離婚】拿破侖離開意大利后,1797年12月9日貝爾蒂埃擔任意大利軍團司令,他占領了羅馬,宣布羅馬共和。1798年2月3日他將軍團交給了馬塞納。3月8日,貝爾蒂埃擔任東方軍團參謀長,啟程遠征埃及,而且幸運的與拿破侖一同返回法國。貝爾蒂埃沒有參與霧月十八政變,但2天后他被任命為戰爭部長負責組建共和國軍隊。1800年的戰役中,貝爾蒂埃證明了自己是出色的組織者和勇敢的戰士,并在馬倫戈戰斗中負傷。

1804年5月19日,拿破侖宣布恢復元帥制,貝爾蒂埃名列封帥名單榜首。1805年8月29日他被封為訥沙泰爾(Neuch?tel)和瓦朗然(Valangin)親王。1808年3月9日,貝爾蒂埃被迫【拿破侖安排】迎娶了瑪麗·伊莎貝斯公主。1809年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戰斗中,貝爾蒂埃為自己贏得了新頭銜——瓦格拉姆親王。

1810年他在維也納代表拿破侖正式向瑪麗·露易絲提親。1812年大軍遠征俄羅斯,最終以狼狽回國告終。貝爾蒂埃參與了帝國最后的抵抗,但在1814年4月與同僚一樣,接受了拿破侖必須退位的事實,拒絕向軍隊傳達皇帝的命令。波旁還朝,王室盡管對貝爾蒂埃沒什么好感,但還是封他為貴族并授予圣路易勛章。拿破侖重返法國后,貝爾蒂埃拒絕了老上司的邀請而是隨國王去了根特(Ghent),但他發現國王對他并不信任,于是收拾行囊去班貝格(Bamberg)與家人會合。

1815年6月1日,貝爾蒂埃在班貝格城堡三樓不慎墜樓,先后被窗臺板,柵欄彈開,很可能在著地前就已經死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