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止痛藥,還能不能放心吃?

    頭疼、牙疼、胃疼,甚至妹子的姨媽疼,疼痛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癥狀。大多數人都是通過一忍再忍來應對。有沒有好的藥物,能幫我們緩解疼痛呢?當然有,止痛藥,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止痛的。經常看美劇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與中國相反,美國醫生特別愛開止痛藥。這確是符合美國國情,以致于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全美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以抵制嚴重的阿片類止痛藥物泛濫。

    根據美國相關報道,“2016年,美國芬太尼致死人數三年增長了四倍。”從報道中的數字看來,以芬太尼為代表的阿片類止痛藥物在美國確實成了一大危害。眾所周知,美國的止痛藥應用非常普遍;而縱觀國內,一方面政府對阿片類藥物的管控較嚴,另一方面,人們對成癮性藥物的恐懼遠大于美國,幾乎已經到了談止痛藥色變的地步。不管哪種情況,都可以算是止痛藥的傷心事了,畢竟人家的本意是好的。

    止痛藥真的都會成癮嗎?從日常疼痛到分娩麻醉,寧愿忍著疼也最好不用嗎?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身體如何感覺到疼痛?

    疼痛是機體向大腦報告受損后的生理反應,旨在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感受不到疼痛,我們的身體健康將得不到保障。但過分的疼痛,會造成生理和精神上的極大痛苦,甚至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是臨床關注的要點。

    肚子疼(圖片來源:千圖網)

    疼痛在病理學上,分為傷害性痛、神經病理性痛及混合性疼痛。傷害性疼痛指機體組織損傷帶來的疼痛,比如感染、骨折、關節炎或術后內臟疼痛等,神經病理性疼痛比如坐骨神經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痛等,混合性疼痛比如癌痛、腕管綜合征等。其中傷害感受性疼痛最為常見。

    體表的外傷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見病和多發病都會發生炎性反應。炎癥是身體的一種抗病反應,對身體的恢復有利。但損傷的組織會向細胞外液中釋放一些能引起疼痛的內源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要么直接興奮傷害感受器;要么能改變生理環境,間接提高傷害性感受器的興奮性,產生疼痛。

    炎癥部位變化(圖片來源:搜狗圖片)

    這些物質包括激肽、三磷酸腺苷、5-羥色胺、組胺和前列腺烷類等。其中激肽可使前列腺烷類、細胞因子和自由基從細胞中釋放出來,激肽是強有力的致痛物質,可刺激傷害感受器,使之對熱和其他機械刺激敏感。前列腺烷類包括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羥酸類,在環氧合酶(COX)和脂氧合酶作用下由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能使神經元更敏感,降低其興奮閾值,增強對刺激的反應性,且能與許多受體結合發生作用。前列腺素通常由COX-1催化生成,但炎癥期間COX-2能促進前列腺素的生成。低濃度的組胺引起瘙癢,高濃度引起疼痛;免疫細胞釋放的炎性介質,能引起強有力的痛覺過敏。

    5-羥色胺能直接興奮感覺神經元。當周圍組織受損時,5-羥色胺從流出的血液中解體的血小板釋出,低濃度即可致痛,它主要參與血管性疼痛和損傷性疼痛。但在中樞神經系統中,5-羥色胺可以介質形式抑制疼痛。這些疼痛信息經由神經元傳遞到大腦,引起我們的感知。

    如何抑制疼痛?

    知道了疼痛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疼痛進行抑制。大體來說,抑制疼痛,要么阻斷上述致痛因子的形成,要么阻斷痛感向大腦傳遞,或者直接迷惑大腦,讓它以為我們不痛。

    非甾類抗炎藥(NSAIDS)的止痛方式,就是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通過阻斷COX的作用,具有鎮痛和抗炎特性。選擇性抑制COX-2的化合物具有鎮痛作用,且不良反應很少。阿司匹林可阻斷前列腺素在全身組織中的合成,因而可緩解前列腺素引起的疼痛。阿司匹林屬于非甾類抗炎藥。其他的非甾類抗炎藥還有撲熱息痛、保泰松、布洛芬、雙氧滅酸、美洛昔康等,它們的區別在于化學結構不同,藥效有些微差別,但都屬于常用止痛藥。

    這類藥物藥性較弱,應對日常的頭疼腦熱和痛經等,作用足夠了。最重要的是,它們不會引起成癮性,相對安全。痛經的妹子可以放心使用。但老話說“是藥三分毒”,也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它們對胃腸道等有潛在風險。

    止痛藥,如何對癥下藥?

    各種止痛藥(圖片來源:全景網)

    我們常說的止痛藥,一般指非甾體抗炎藥、中樞止痛藥和麻醉性止痛藥。非甾類抗炎藥如前文所說,止痛效果較弱,若想止住強烈的疼痛,還需要中樞性止痛藥。中樞性止痛藥主要抑制神經遞質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同時還促進5羥色胺的釋放。比如曲馬多,它是一種阿片類結構類似物,對阿片受體有一定的選擇作用。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有成癮風險。

    解熱鎮痛藥作用機制(圖片來源:搜狗圖片)

    麻醉性止痛藥包括阿片生物堿類鎮痛藥比如嗎啡、可待因,以及人工合成鎮痛藥比如哌替啶和芬太尼。這類藥物能阻斷痛覺傳導,產生鎮痛作用。這類藥物雖然有成癮性,但如果在常規劑量規范化使用,患者出現成癮性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一般臨床手術使用,形成藥物依賴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那些為獲得欣快感而使用這些藥物的癮君子,那另當別論。

    雖因為人類使用不當或認識有誤,對人類自身造成了傷害,讓費盡心思甚至賠上健康研究止痛藥的那些大師們,枉費心思。但止痛藥的本意仍是為我們止住身體的疼痛,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好。

    參考文獻:

    《關于各種鎮痛藥的使用歷史、分類以及作用機理,有誰能全面解答一下?》知乎回答

    《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簡介》,百度文庫

    《疼痛的炎性介質》,楊又春,涂小文,《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7年第18卷第5期

    《關于炎性致痛物質的認識》,百度文庫

    《外殼術后疼痛及止痛研究新進展》,談宜斌,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第21卷第4期

    • 發表于 2017-12-08 00:00
    • 閱讀 ( 69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