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濟慈是一位生活在1795年至1821年的英國著名詩人,盡管他生命短暫,但卻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被收錄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書籍和教育文本中。 約翰濟慈與浪漫主義運動有關,一場強調情感和激情而非理性思考...
約翰·濟慈是一位生活在1795年至1821年的英國著名詩人,盡管他生命短暫,但卻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被收錄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書籍和教育文本中。

約翰濟慈與浪漫主義運動有關,一場強調情感和激情而非理性思考的文化運動。
濟慈出生于倫敦,自幼經歷了一系列重大悲劇。他的父親于1804年從馬上摔下身亡;母親僅6年后死于肺結核。濟慈年僅15歲,但當時他成了弟弟湯姆的主要照顧者。不幸的是,湯姆也患有肺結核,并于1818年死于此病。兩年后,濟慈被診斷出患有肺結核。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從倫敦搬到意大利,希望這能幫助他恢復健康。不幸的是,他沒有從疾病中康復;1821年死于肺結核。

拜倫勛爵是約翰·濟慈的同代人。
雖然約翰·濟慈去世時只有25歲,但他留下了一批復雜而龐大的作品。他深受16世紀英國詩人埃德蒙·斯賓塞的影響;斯賓塞的《仙后》是他最喜歡的作品。濟慈的作品與浪漫主義運動有關,浪漫主義運動強調情感和激情,而非理性思考浪漫主義運動包括了其他作家,如拜倫勛爵和珀西·比什·雪萊,以及畫家和作家威廉·布萊克
約翰·濟慈的主要作品之一是一首名為"Endymion"的史詩,它是根據希臘神話中關于牧羊人對月亮女神的愛而創作的。這首詩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雖然顯示出了他的才華,但卻受到了普遍的冷遇。他在這首史詩之后又寫了一系列"頌歌"濟慈寫于1819年的《希臘甕頌》常被認為是英國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濟慈去世后,對許多作家和創作人員都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包括奧斯卡王爾德和威廉·巴特勒·葉芝,他的影響甚至蔓延到了音樂界;史密斯的歌手莫里西在樂隊的歌曲《墓地之門》中提到了約翰·濟慈。